摘要:5月20日,在今日开幕的微软Build 2025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将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项目正式开源,开发者现可通过GitHub访问其源代码,并参与构建和改进。这一举措标志着微软进一步拥抱开源生态,旨在让Wind
5月20日,在今日开幕的微软Build 2025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将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项目正式开源,开发者现可通过GitHub访问其源代码,并参与构建和改进。这一举措标志着微软进一步拥抱开源生态,旨在让Windows成为开发者更友好的平台。
WSL最初于2016年推出,允许用户在Windows系统中直接运行Linux环境,无需双系统或虚拟机。其演进分为两个主要阶段:WSL 1:基于轻量级进程模拟(如`lxcore.sys`),通过Windows内核实现Linux系统调用,支持运行ELF二进制文件。WSL 2:引入完整Linux内核,大幅提升兼容性和性能,支持Docker等依赖内核特性的工具。
近年来,微软对WSL进行了大规模重构,使其从Windows核心中解耦,成为独立应用程序。在Windows 11 24H2更新中,WSL已改为通过应用商店分发的独立包,而非系统内置组件,为此次开源奠定了基础。
微软表示,开源WSL是为了响应开发者社区的长期需求,未来将更灵活地集成新功能。Windows与设备部门副总裁Pavan Davuluri强调:“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Windows成为开发者的理想平台。”
WSL的开源迅速引发开发者社区热议。许多用户认为,此举将推动WSL更快适配前沿Linux工具(如Kubernetes、Wayland等),并可能吸引更多Linux生态软件原生支持Windows环境。 GitHub仓库已开放访问,微软鼓励开发者提交Issue和Pull Request,共同推动项目发展。随着开源协作的深入,WSL有望在性能、稳定性和功能丰富度上迎来新一轮提升。
来源: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