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的焦点在于校园内两家超市——济大超市和六食堂超市,因煮泡面业务的价格差异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六食堂超市老板被迫撤场,济大超市也停业整顿。
近日,山东省济南大学舜耕校区(东校区)的一场“校园超市纷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事件的焦点在于校园内两家超市——济大超市和六食堂超市,因煮泡面业务的价格差异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六食堂超市老板被迫撤场,济大超市也停业整顿。
在济南大学舜耕校区,紧挨学校小吃街的济大超市和六食堂超市都经营煮泡面业务。然而,二者在泡面加工费以及青菜、鸡蛋等配菜的收费上却存在明显不同。约 3 个月前,济大超市推出泡面加工服务,定价为只加青菜 2 元、8 种配菜 5 元、泡面 10 元。相比之下,六食堂超市的收费则更为亲民,菜仅 0.5 元/份、鸡蛋 1 元/个、煮方便面加工费 1 元/包。这种价格优势使得六食堂超市老板深受学生喜爱,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泡面大叔”。
但这种价格差异却引发了济大超市的不满,济大超市要求六食堂超市提高收费,以保持一致的价格水平。六食堂超市老板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便遭到了威胁。
据六食堂超市窗口老板在 12 月 13 日通过个人微信号发声,济大超市多次找他,要求其卖的东西必须和济大超市价格一样,在遭到拒绝后,济大超市甚至多次公开宣称学校将取缔六食堂和七食堂与他经营相关的项目。最终,六食堂超市老板被告知若不在 12 月 8 日撤出,将被断水、断电。无奈之下,六食堂超市在 12 月 8 日开始清仓处理,当晚货架全部清空,老板黯然离开校园。
这一事件在校园内迅速引发热议,学生们纷纷对“泡面大叔”的遭遇表示同情与惋惜。事件经网络传播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济南大学后勤管理处综合管理科一名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六食堂超市离开是历史遗留的经营问题,系个人原因,同时表示济大超市也在进行一系列整改。然而,这种回应并未平息舆论的质疑声浪,反而遭到了六食堂超市窗口老板发声的打脸。
无独有偶,近年来其他高校也发生过类似的学校超市事件,这些事件都曾在当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出校园超市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2021 年 5 月,北京某大学的校园超市被曝光存在商品价格虚高的问题。有学生反映,同样品牌和规格的零食、饮料,校园超市的价格比校外超市高出 20% - 50%不等。例如,一款常见的罐装可乐,校外售价 2.5 元,而校内超市却卖到 3.5 元。学校后勤部门在接到学生投诉后展开调查,发现该超市在租赁校园场地时与学校签订的合同中,对于商品价格监管的条款不够明确,导致超市在运营过程中有机可乘,自行抬高物价。此事引发了学生对校园超市物价监管不力的强烈不满,学校最终不得不重新修订与超市的租赁合同,加强对商品价格的管控,并要求超市对部分高价商品进行降价处理。
2022 年 9 月,上海某高校的校园超市发生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部分学生在购买了该超市销售的面包后,出现了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经卫生部门调查,发现该超市在面包的采购、储存和销售环节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超市的面包供应商资质不全,部分面包在储存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存放,且销售货架未及时清理,导致面包受到污染。这一事件导致多名学生就医,学校声誉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学校立即责令该超市停业整顿,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加强了对校园超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引入了更为严格的食品供应商准入制度。
2023 年 3 月,广东某大学的校园超市因与校内新开的便利店产生竞争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纠纷。校园超市认为便利店的开设影响了其正常经营,便向学校后勤部门投诉,要求限制便利店的经营范围。便利店则表示自己是按照学校的商业规划合法入驻,且在商品种类和服务上与超市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并未违反规定。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级,甚至出现了超市员工在便利店门口阻拦顾客的情况。学校后勤部门介入调解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在校园商业布局规划时,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商业业态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双方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利益冲突。最终,学校重新调整了校园商业布局规划,明确了超市和便利店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则,引导双方通过合理竞争共同服务师生。
回到济南大学的事件中来,此次济大超市与六食堂超市的纷争,其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济南大学的校园超市风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看到了校园商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只有学校、超市经营者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公平的校园商业环境,让校园商业真正成为校园生活的有益补充,为师生提供便利与服务的同时,也促进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来源:天天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