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州这届县域治理团队,有9位主官挑大梁。他们当中5人是硕士,6人70后,3人80后,个个都是实打实干事的能手。今年上半年就落地了42个大项目,数字经济增长近三成,成绩单亮眼得很。
台州这届县域治理团队,有9位主官挑大梁。他们当中5人是硕士,6人70后,3人80后,个个都是实打实干事的能手。今年上半年就落地了42个大项目,数字经济增长近三成,成绩单亮眼得很。
先说产业发展的门道。玉环市长陈彬带着大伙搞海洋经济,在港口物流上动脑筋。今年和台湾省经贸合作区一口气引进12个项目,两岸贸易额半年做到24个亿。椒江区长马骏专攻临港产业,开通了直达RCEP国家的冷链航线,生鲜通关6小时搞定,一年能运15万吨货。温岭市长马厉财盯着泵阀机电行业搞数字化,现在重点产品合格率排全省前几名,专精特新企业扎堆发展。
生态保护这块也有新招。三门县长沈洪峰把红树林湿地和清洁能源结合起来,搞碳汇交易卖了12万吨,还帮47个渔民转行当生态管护员。仙居代县长马奇华在神仙居景区搞AR导览,高山有机农业带着47个村每户多挣1万2,绿水青山真变成金山银山了。
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临海市长蔡建军修了23处明清老建筑,宋韵街区今年来了300万游客,晚上逛街的人多了四成。黄岩区长徐礼辉用区块链技术给蜜橘溯源,深加工产值做到18亿,橘子价钱涨了三成半。路桥区长牟傲野搞的市场采购新模式,让物流成本直降28%,做生意的都说实惠。
治理创新方面,这帮干部点子多。天台县长王欣东开发"唐诗之路"AR导览,27处古迹活起来,旅游收入涨了六成多。椒江的海洋经济总部大楼聚了23家企业,一年产值58个亿。玉环推的"机器换人2.0",关键工序近八成用上自动化,生产效率蹭蹭涨。
这届班子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老中青搭配合理,70后挑大梁,80后敢闯敢试;二是专业人干专业事,硕士们牵头搞了14个省级数字化项目。最年轻的牟区长82年的,把物流成本砍掉近三成,年轻干部确实有冲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等不良引导。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并做出整改。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