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都要走了,还非得套那层老古董?"王师傅扯开寿衣店仓库的塑料布,抖出一件绣着仙鹤的缎面袍子,上头还粘着2008年的价签——标价1888元。"这玩意儿现在年轻人看都不看,上个月有个姑娘拎着Zara连衣裙来找我们改寿衣,说这是她妈跳广场舞的战袍。"
"人都要走了,还非得套那层老古董?"王师傅扯开寿衣店仓库的塑料布,抖出一件绣着仙鹤的缎面袍子,上头还粘着2008年的价签——标价1888元。"这玩意儿现在年轻人看都不看,上个月有个姑娘拎着Zara连衣裙来找我们改寿衣,说这是她妈跳广场舞的战袍。"
干殡葬二十年的老周讲了个真事:去年接了个教授的单子,老爷子弥留之际死活不肯穿儿子买的唐装寿衣,非要套那件穿了三十年的破洞羊毛衫走。儿子觉得丢脸,闺女支持老爹,一家子在ICU门口差点动手。最后殡仪馆的人出了个主意,把羊毛衫穿里头,外头象征性披了件寿衣,这才平息"战火"。
您别说,现在寿衣店也跟上网购潮流了。城西那家"百年老店"的老板娘吐槽:"以前都是五件套七件套地卖,现在年轻人专挑纯棉T恤,还要求印上王者荣耀段位。"她手机里存着张订单截图,00后小伙定制了件带LED灯带的卫衣,说是要"照亮黄泉路"。
要说讲究,真正的门道在面料上。寿衣为什么多用绸缎?真不是为显贵气。李师傅掀开停尸间的冷柜给我看:"人走后身子会渗液,棉麻衣服容易粘身上,绸子滑溜好打理。"他见过最离谱的家属非要给老爷子穿羊绒大衣,结果整容时衣服和皮肤黏在一起,最后连衣带皮撕下来半块。
少数民族的规矩更让人开眼。云南来的入殓师小玉说,她们寨子里老人要穿全套银饰下葬,耳环得现捅个耳洞戴上。有次遇到个海归博士非要按族规办,结果遗体耳垂被扯豁了,最后还是用502粘住的。相比之下,沿海那些把寿衣改成潜水服的简直弱爆了——真有家属要求把骨灰装进潜水氧气瓶沉到马里亚纳海沟。
民政局管殡葬的老刘透露,现在三成家属选择自带衣服。有次检查时发现,某殡仪馆的寿衣间早改成了更衣室,架子上挂满各种奇装异服:电竞战队服、汉服、甚至还有女装大佬的洛丽塔裙子。最绝的是个摇滚老炮儿,临终前快递来件镶满铆钉的皮夹克,嘱咐必须搭配破洞牛仔裤火化,说要在下面组乐队。
当然传统派还在坚守。河北的寿衣非遗传承人老赵,至今坚持手工缝制"五领三腰",针脚密得能防雨。他说现在年轻人不懂,古人设计七件套是有讲究的——里外三层的盘扣能锁住魂魄。可转头他就接了个急单,客户要求把寿衣改造成连体太空服,说老爷子毕生梦想是当宇航员。
所以啊,穿不穿寿衣这事,早不是孝不孝的问题了。殡仪馆的九零后入殓师说得好:"有人穿着龙袍也不安心,有人套个塑料袋照样走潇洒。重要的是尊重本人意愿,活人别跟死人较劲。"这话在理,您说是不是?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