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下午,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为主题的交流盛会,不仅展示了行业的前沿成果,更搭建了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的桥梁。
港湘新闻网5月19日讯(记者 龙敏 孙慧)5月18日下午,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为主题的交流盛会,不仅展示了行业的前沿成果,更搭建了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的桥梁。
这是一场全球客商“双向奔赴”的机甲盛会。本届展会有3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806家中外企业齐聚((较上届增加304家,增长20%),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携尖端设备登场,展览会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展品,其中1000多台(套)尖端设备亮相展会。共有来自国内外超10万人注册专业观众观展参会,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5000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和洽谈;55个国家驻华使节及非盟驻华代表、4家国际组织、38家国际商协会、200余家国际高端制造业企业、300多家国际贸易企业负责人参加展会各类活动。展会同期举办了4场主体活动、11场专题活动、4类配套活动、3场媒体活动、100场企业商务活动。尤为瞩目的是在本届主配套采购签约大会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润天智科6大主机企业现场采购配套件签约总额130多亿元,聚焦液压系统、智能电控等关键领域,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这是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集中呈现。本次展会举办新品发布会35场次,首发新品超过30个、新技术超过1500项,AI模型、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智慧矿山等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过60%,绿色化展品比例高达75%,超1/3展品国内首次展出,涵盖智能化无人机械(如三一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新能源设备(氢能源泵车、电动旋挖钻机)、应急救援装备(复杂地形灾害救援机器人)及矿山装备(百吨级矿用挖掘机)等。展会新增应急救援、矿业装备、运输装备三大板块,填补了工程机械展在应急装备和矿业领域的多个空白产品类别,推动工程机械与安全应急、矿业装备深度融合。此次展会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引领”的新阶段。
这是一例双循环加速贯通的长沙样本。国际之间,首次组织举办印度、俄罗斯、欧美中东拉美、一带一路、东南亚、中非等6场国际恳谈对接会,成功配对参展企业600余家,取得了中俄流动式起重机"黑盒子"海关联盟认证、中马工程机械标准接轨互认等标杆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提供了适配性解决方案,同时助力国际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省际之间,推动“湘浙鲁皖豫”5省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合作,签订《五省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组织召开中南8省(区、市)区域应急救援协作会议,签署区域应急救援协作协议,合力提升跨区域应急能力;联合13省区召开绿色矿业大会,推动新能源矿卡、智能掘进机等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湖南国重智联携手徐州共建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省内合作:省内8个市州打造特色展区,延伸商务考察、工业旅游路线,组织国际客商走进三一灯塔工厂、中联重科智造基地,直观感受“长沙智造”实力;开展经贸洽谈、招商引资20余次,实现展会资源共享,推动市州交流合作。
这是一个展城融合的成功实践。坚持“展会搭台、产业唱戏”,充分发挥展会“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一是以“机械美学+城市文化”为主题,设立5000㎡美食文化体验区,推出13条展会+企业看长沙工业线路,发布25条湖南知名景区景点线路,近2万个家庭集体观展,60位行业网红、大咖参与打卡推介,印度、东南亚等400多名国际采购商组团畅游橘子洲等景区,带动文旅等各类消费超2亿元。二是以“幸福长沙、机械之美”为主题,历时两年开展“全球十城百协千企品牌推广万里行”宣传推介,组织各类新闻发布20余场。展会期间,累计100多家境内外媒体超600名记者现场报道,引发超4亿次话题热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长沙良好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城市美誉度与国际影响力跃升新台阶。
下一步,长沙将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打造成全球机械装备企业展示产品技术、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工程机械领域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加速冲向世界舞台,助推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来源:港湘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