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俄罗斯对来自法国、丹麦和爱沙尼亚的五家水产加工厂突然“关上了大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刚刚,俄罗斯对来自法国、丹麦和爱沙尼亚的五家水产加工厂突然“关上了大门”。
一纸“暂停进口令”,直接将这五家欧盟企业排除在俄罗斯及其经济联盟市场之外。
讽刺的是,被封禁的企业中,有的连禁令都还没听说;而欧盟方面则选择“沉默以对”。
这场表面上的食品安全监管,实则暗藏地缘政治的角力:谁在借监管之名,行贸易之实?
俄罗斯联邦兽医与植物卫生监督局(Rosselkhoznadzor)于5月12日正式宣布:
暂停进口以下五家欧盟企业的水产品:
国家
企业名称
法国
Valofish
丹麦
Hav Line Processing
丹麦
Skagerak Processing
爱沙尼亚
Vimida
爱沙尼亚
Avektra
理由是什么?
俄方称,曾多次向欧盟提出希望在2024年5月对这些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以确保其符合欧亚经济联盟(EAEU)与俄罗斯本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欧盟未给予明确回应,也未组织检查。
欧亚经济联盟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俄罗斯主导下的重要贸易同盟。
Rosselkhoznadzor 表示:
“我们理解为这是对检查请求的拒绝,因此,为防止不安全商品流入,决定暂停进口。”
目前尚无公开说明禁令将持续多久。
Vimida 是唯一一家回应媒体的企业,其发言人坦言:“我们完全不知情,也未接到任何正式通知。”
表面看,这是一次“监管合规”行动;
但深挖下去,这是一场精准、带有暗示性的贸易信号释放。
近年来,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通道本就脆弱,能源、农产品、水产领域的摩擦频频升级。而这次“暂停进口”的触发点,正是围绕监管主权与透明度的博弈**。
一方面,俄罗斯通过“EAEU合规”这一理由,强化其对联盟成员国市场的主导权与安全控制;
另一方面,欧盟企业则陷入尴尬:是否配合俄罗斯主导的检查?是否接受其标准体系?
这场看似针对五家企业的行动,实际上是俄罗斯对欧盟释放的一个清晰信号:
“如果你不配合我设置的规则,那你将失去我主导的市场。”
这并非终点,而是开端。
未来,类似的“监管性封锁”还可能发生在其他敏感领域——水产只是第一张牌。
而对全球水产贸易商与供应链决策者来说,市场合规风险和地缘政治波动,将成为判断出口路径时不可忽视的硬性指标。
.xgxw p a{color:#0000FF;}.xgxw{padding-left:40px;}.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相关报道
欧盟食品快速预警系统知多少
日期:2025-05-19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