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注意到了业内朋友分享的云从科技财报,2024年亏了接近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2024年总营收为3.98亿元。
刚注意到了业内朋友分享的云从科技财报,2024年亏了接近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2024年总营收为3.98亿元。
从其2020-2024连续五年净利润与营收表现来看,营收越来越少,净利润亏得越来越多。从2020年到2024年5年总共亏损高达35.3亿元。
这样的经营结果,实在令人大跌眼镜。那么,云从科技现在到底咋滴啦?
据业内人士分析,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才到3.98亿元,亏损却高达6.96亿元,且亏损同比扩大8.12%,这一结果主要由多重内外因素叠加导致。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呢?
首先就是营收大幅下滑与毛利率也下降。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低,云从科技营收仅为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为近7年最低水平。
相关资料显示,这主要由于公司主动收缩低附加值业务并聚焦优质客户,导致新订单规模锐减。
那毛利率为什么还低于同行如商汤42.9%。2024年云从科技毛利率仅为35.81%,据悉部分标杆项目主动降低毛利率以维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其中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其技术转型滞后,以及来自外部因素的市场竞争加剧。
未及时转向大模型研发这可能是云从科技一大失落吧?生成式AI时代来临后,云从仍依赖计算机视觉单点技术,未能快速跟进大模型研发,来自同行的挤压使得竞争加剧。
并且随着AI行业进入低价竞争阶段,模型价格下降导致云从科技订单拓展受阻,收入进一步下滑。
不能在大模型上与时俱进,研发投入缩减与核心技术流失,让云从科技或许感到些许“体力不支”吧?
据资料显示,2024年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27%至4.72亿元,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研发裁员51%,可能直接影响了技术迭代能力。加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如副总裁兼AI平台负责人张岭的离职,导致CWOS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等关键业务发展受阻,技术连续性受冲击必然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张。
据相关资料透露,张岭出生于1973年,曾担任IBM中国研发中心的高级技术主管、传化智联智能化技术中心总经理、传化智联技术副总裁等职,此前公司2023年年报,张岭从云从科技获得的税前报酬为33.41万元。
此外,现金流持续恶化更令人堪忧。云从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2024年为-3.07亿元,业内人士有人指出其账面资金按当前亏损速度或两年内断裂。
更令人着急的事情,定增计划未成。2023年拟募资36亿元用于大模型研发,但多次调整后仍失败,反映资本市场对其持续亏损的担忧。
当然,云从科技的经营亏损严重,在AI行业并不是个案。AI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题,包括商汤、依图等同属“AI四小龙”的企业也持续亏损,依赖外部输血生存。
技术转型滞后、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不足、资金链紧绷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云从科技经营结果每况愈下。
如果未来无法在产品创新或战略融资上取得突破,可能面临进一步裁员、资产出售或引入战投的压力。其困境也反映了从资本驱动向现金流验证转型的AI行业阵痛期特点。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值得云从科技等AI四小龙深思。
阿明书法:深思
- END-
你怎么看?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科技明说|全球存储观察 |全球云观察|阿明观察】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阿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