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环境出现变化 豆粕供需转向宽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09:38 1

摘要:4月底至今,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现货价格跌幅较大,表现相对弱于期货市场。主要由于进口大豆通关后进厂数量增加,油厂豆粕库存自历史低位回升,且后期累库压力较大。

本报特约分析师李飞

4月底至今,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现货价格跌幅较大,表现相对弱于期货市场。主要由于进口大豆通关后进厂数量增加,油厂豆粕库存自历史低位回升,且后期累库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中美经贸会谈取得重大进展,使得中远期进口大豆供应忧虑缓解,豆粕利空氛围浓厚,市场主体大多看空后市,累及豆粕期现货价格下行。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国内豆粕期货2509合约收盘价2914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90元/吨,跌幅为6.12%;43%蛋白豆粕现货均价约为3075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385元/吨,跌幅为11.13%。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虽然总计23%的关税依然令美豆相对南美大豆缺乏出口至中国的竞争优势,但局势向好令市场情绪转为积极,CBOT大豆期价应声上涨。

虽然2025/2026年度美豆出口量由上年度的18.5亿蒲式耳下调至18.15亿蒲式耳,但压榨量由上年度的24.2亿蒲式耳上调到24.9亿蒲式耳,使得2025/2026年度美豆期末库存低于市场预期的3.62亿蒲式耳,报告影响整体偏多。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及美豆供需数据收紧,均为CBOT大豆盘面带来利多提振。截至5月14日,CBOT大豆期货7月合约收盘价1076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上涨25.75美分/蒲式耳,涨幅为2.45%。美豆盘面期价涨幅受限,主要由于南美大豆大量供应上市及美国新季大豆播种持续加速亦令CBOT大豆市场承压。

自新季美豆播种以来,天气持续利于播种工作展开及新豆早期生长。从目前天气预测形势来看,5月份美豆产区天气整体仍利于播种工作展开,短期CBOT大豆盘面依然缺乏天气升水空间。

但在中美经贸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及美豆新旧作供需数据收紧的支撑下,综合预计短期美豆期价将区间震荡运行,等待新消息的指引。

若后续中美贸易关系继续向好,加征关税不再实行,甚至达成采购协议,美豆新旧作库存可能进一步趋紧,CBOT大豆期价上行空间将会打开,若叠加天气炒作机会的出现,CBOT大豆盘面上行动力将再加码。不过,中美贸易关系若再生波折,或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变化,将对美豆盘面带来新的利空。

中美贸易形势缓和,阿根廷大豆上市量增加,进口巴西大豆升贴水报价承压转弱。截至5月14日,巴西大豆近月船期CNF升贴水报价13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下跌23美分/蒲式耳,近月交货的进口巴西大豆国内到港完税价359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40元/吨。

收获上市数量增加,南美大豆出货压力增大,加之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后中国自南美进口大豆份额存在减少预期,将使进口巴西大豆升贴水报价短期内继续承压运行。重点关注后续巴西大豆出口节奏,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5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为1426.8万吨,将高于上月的1347.6万吨及去年同期的1347.2万吨。

进口大豆通关进度加快,油厂进口大豆供应增量,五一之后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明显回升至50%之上,豆粕库存在经历连续五周下滑之后持续回升。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口大豆608万吨,环比增加73.59%,同比减少29.04%;1月至4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319万吨,同比减少14.57%。预计5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1300万吨,6月份到港950万吨。

后续进口大豆供应明显增量,油厂开机将加快恢复,豆粕供应压力加大。

虽然前期下游饲料养殖企业豆粕头寸普遍较低,在终端养殖刚性需求支撑及豆粕价格下跌刺激下,后期下游提货积极性预计相对较好。但在近年来豆粕行情波动较大的背景下,下游饲料养殖企业普遍持谨慎观望心态,多采取随用随采、低库存的经营策略,需求端的提振力度预期有限。在豆粕供应快速增量的情况下,预计后期国内油厂豆粕将进入连续累库状态,使得豆粕行情持续承压。

从后期走势整体来看,南美大豆供应压力增加,叠加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短期进口巴西大豆升贴水报价预期将偏弱运行。虽然美盘大豆期价震荡偏强,但5、6月份正处于南美大豆进口到港供应周期,叠加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后国内对于中远期大豆供应的忧虑减弱,整体来看,外部环境难以为国内豆粕市场带来支撑。

考虑到国内豆粕将进入供需明显转向宽松的阶段,短期豆粕市场利空氛围较浓,现货及基差预计仍有下行空间。关注后续中美贸易磋商进展、美豆产区天气变化、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通关节奏等可能对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