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丹心照征程:通川区关工委的一天与一个时代的深情对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09:33 2

摘要:2025年5月16日,晨光熹微中,通川区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已整装待发。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步履不停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宣扬,只有润物无声的奉献。从魏兴实验学校的法治讲堂到文理学院的抗战歌声,从蒲家五高小的红色传承到达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的精益求精,

2025年5月16日,晨光熹微中,通川区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已整装待发。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步履不停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宣扬,只有润物无声的奉献。从魏兴实验学校的法治讲堂到文理学院的抗战歌声,从蒲家五高小的红色传承到达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的精益求精,通川区关工委用脚步丈量着关爱下一代的每一寸土地,用银发丹心照亮着新时代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这一天,是365天中的普通一日,却也是通川区关工委集体精神世界的生动缩影。

当日上午,通川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刘国唐在魏兴实验学校刚刚做完生动形象、可触可感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便带领队伍匆匆赶回城区准备参加下午4点文理学院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千人大合唱活动第四次筹备会议。音乐演艺学院何院长的专业意见、冉明教授的音律指导、潘广宇教授的创意建议、舞蹈家协会主席龙成华的思路与关工委老同志们的育人智慧相互碰撞,激荡出思想的浪花,更为这场筹备会增添了厚度。第四次筹备会热烈地在文理学院音乐和演艺学院的会议室里进行,跨代协作、薪火相传的感人画卷徐徐展开。待到讨论暂歇,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征程未尽,老同志们又匆匆赶往达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验收节目,晚饭被抛诸脑后。冉明教授亲自为每个音符把关,龙成华主席不厌其烦地指导舞蹈的细节动作,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以七八十岁的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地参与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当最后一支舞蹈通过验收,时钟已指向22点,刘国唐主任还在挂念着如何安排留守儿童、优秀学生代表参与活动,如何让更多孩子感受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

这一天,通川区关工委的同志们诠释了什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展现了什么是"立德树人"的执着追求。上午的法治宣讲,法律条文被转化为家长听得懂、用得上的育儿智慧,为家长们送去了依法育人的法治阳光;下午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筹备,抗战精神被演绎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神成长的红色养分。通川区关工委深谙,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心灵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他们用法治守护成长,用历史照亮未来,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格局中,搭建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立交桥。

这一天里,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银发苍苍却精神抖擞的身影。这个有爱心、有智慧、有传承、有创新、有责任、有担当的班子,处处彰显着新时代的精气神。老大哥班长刘国唐先生八十多岁依然身体力行,工作起来忘记年龄,只记得肩上的责任,始终如一坚持把关爱当事业,更是特别注重思想和行为引领;邱昌海副主任不忘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提示指导;贾玲副主任忘记了身体的疲惫,只记得使命的召唤。这些本该含饴弄孙的老同志们,选择将余生奉献给祖国的下一代,用余热点亮无数孩子的未来。他们身上闪耀的"五老"精神,超越了简单的老有所为,升华为一种生命价值的崇高体现。

这一天的辛劳,折射出通川区关工委工作方法的科学创新。他们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深入学校、社区、乡村一线,把工作做到基层最需要的地方;他们不是简单说教、走过场,而是整合高校专家、文艺团体、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他们不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追求精益求精,一个节目反复打磨,一个细节再三推敲。这种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使关工委的工作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情感温度;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气息。在文理学院的筹备会上,专家学者与关工委老同志的思想碰撞,恰是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节目验收现场,专业艺术指导与育人目标的紧密结合,正是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这一天的奔忙,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不只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爱国课。关工委的老同志们深知,只有让青少年了解民族曾经的苦难与辉煌,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精心策划的每一个节目、反复推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抗战精神永放光芒。从蒲家五高小的"红色高小"挂牌,到抗战歌曲的千人大合唱,通川区关工委用红色资源滋养青少年心灵,用历史记忆筑牢精神家园。

夜幕深沉,通川区关工委的一天画上了句号,但关爱下一代的事业永无止境。这一天里,我们看到了法治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交相辉映,看到了"五老"风采与时代使命的相得益彰,看到了家国情怀与育人初心的水乳交融。通川区关工委用行动证明,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夕阳事业,而是朝阳工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感受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

这一天,是通川区关工委的平凡一日,却也是中国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精彩缩影。在这里,银发与红领巾相遇,历史与未来对话,小我与大爱交融。当我们回望这一天,看到的不仅是一群老人的忙碌身影,更是一个民族对下一代的深情寄托;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组织的工作热情,更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战略布局。通川区关工委的老同志们用他们的一天告诉我们:关爱下一代,就是守护国家的明天;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延续民族的血脉;弘扬法治精神,就是夯实社会的根基。(宋 娇)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期编辑:张春

来源:印象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