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波澜壮阔的海洋探索与开发征程中,海图犹如海洋上的“导航星”,为船舶航行、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等活动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持。长期以来,全球海图生产系统市场被国外企业主导,我国在这方面面临诸多限制与挑战。数据安全难以保障,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
在波澜壮阔的海洋探索与开发征程中,海图犹如海洋上的“导航星”,为船舶航行、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等活动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持。长期以来,全球海图生产系统市场被国外企业主导,我国在这方面面临诸多限制与挑战。数据安全难以保障,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海洋权益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国产化海图生产系统应运而生,其中,苍穹数码基于KQGIS平台打造的电子海图生产系统,利用国内自主研发技术,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该系统以多源数据整合、智能生产为“密钥”,解锁航海安全新可能,为我国海洋数据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推动我国海洋事业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突破边界:实现全链路信创适配
通过对海图生产软件产品的研究,结合国内海图生产的需求,在KQGIS跨平台技术支撑下,我们设计实现了一套国产海图生产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全流程的国产化适配,广泛支持国产软硬件环境如CPU、G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满足在信创环境下电子海图生产需求。
打破壁垒:实现全格式接入与转换
在海图生产领域,数据格式繁杂、标准不一成为效率瓶颈。苍穹电子海图生产系统,不仅支持S-57、S-101标准的(*.000)基础数据与(*.001)更新文件批量导入,还能兼容海图交换集的文本、图形文件。面对矢量数据(SHP、CAD)、测深点等多元数据源,系统均能无缝接入,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整合与价值深挖!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不同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工具,可一键实现S57转S101、测深数据转S102,并实时可视化呈现,为S100系列产品的支持提供基础。
精雕细琢:让海图编辑与关系处理更精准
在电子海图的绘制与优化中,细节的精准度直接关乎航海安全。苍穹电子海图生产系统以专业级编辑工具为核心,从属性编辑精准定义海图要素的特征参数,到几何编辑灵活塑造空间形态;从专题编辑满足多样化制图需求,到主从、集合、水深分组关系处理,深度梳理数据内在逻辑,让繁杂的海图制作高效流畅。
硬核质检:用1000+检查项守护海图质量
系统支持S-58标准进行验证检查,完全覆盖S-58要求的所有质检项,涵盖1455项检查项。系统提供批量检查与单项检查双模式,质检结果以列表形式分类呈现,按照规则项清晰划分关键错误、错误、警告三类,使得质检错误提醒更精准,支持提示到具体错误属性、节点,让制图人员对具体问题一目了然。质检规则还支持自定义规则扩展,确保质检功能具备较强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同时,系统还支持自动纠错功能,大量节省人工修改时间。
标准封装:一键输出高品质电子海图成果
在海图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输出的规范性与效率决定最终品质。苍穹电子海图生产系统的海图输出模块,支持EN文件、ER文件、样图等多样化格式输出,更具备批量制图功能,一键生成海量成品。无论导出基础数据还是更新数据,严格遵循IHO S-57/S-100规范,确保每份输出数据都是“国际通行证”。让您的海图从“合格”跃升为“行业标杆”!
成果校核:检验海图修编数据的火眼金睛
000文件智能比对功能,精准捕捉编辑前后的每一处数据变动,像探照灯般高亮显示差异区域,让制图人员一眼锁定。不再靠人工"找不同",系统自动高亮差异点。确保应修改的数据无一遗漏,保持原状的数据丝毫无损,修编结果清晰直观。从此彻底摆脱“是否改全、是否改对”的焦虑,全力保障每份海图数据零误差!
结语
在海洋事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苍穹数码基于KQGIS平台打造的电子海图生产系统,在国产海图生产系统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从底层架构到应用生态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更以跨平台兼容、多源数据融合、智能编辑与严苛质检等创新功能,重新定义了海图生产的“中国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9日至4月30日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由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福州市数据管理局、苍穹数码共同开发的闽江口S-100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为海洋经济、权益维护等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我国海洋事业朝着更高水平迈进,也为全球海图生产系统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与选择,未来将在海洋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国声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