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均摊的后果来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21:33 4

摘要:可能真的要见证一个全民觉醒的时代了,一个贯穿着咱们八零后、九零后一生的谎言彻底被撕开了。

可能真的要见证一个全民觉醒的时代了,一个贯穿着咱们八零后、九零后一生的谎言彻底被撕开了。

最近有句话很火,纸醉金迷不带我,地球没了全怪我。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掀起了咱们普通人对于罪恶转嫁的反思与反抗。

这期内容的起点是海关博物馆展柜里的一块动物皮。

某位短视频博主在拍摄时望着这张皮毛,情绪忽然泛滥,配上几句煽动情感的文字,说他哪怕静静的摆在那里,也能唤起人内心的震撼。

原本意图是唤醒大家对濒危动物的关注,结果评论区却翻了车。

有人直接留言反问,我又没吃,他也没批在身上?

我这辈子跟老虎最近的接触是虎皮鸡爪。

还有人自我解嘲地说,这种话题根本不是一个月拿三千块工资的人该操的心。

甚至有人调侃我吃着拼好饭,穿着合成纤维,冬天冷得像电母,还得被环保倡议喊去保护动物。

这些调侃之下,其实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逻辑陷阱,责任均摊的荒谬逻辑。

什么叫责任均摊?

打个比方就明白了,如果班上有个学生天天乱丢垃圾,结果老师罚全班一起留下来打扫卫生,说是为了培养大家的集体意识。

这种把个体错误转嫁成群体惩罚的做法,本质就是一种集体背锅机制。

在环保宣传中,这种情形屡见不鲜。

比如早前那则广为传播的北极熊公益广告说,因为全球气温上升,冰面融化,北极熊失去了栖息地,最终只能在海上漂泊,直到精疲力尽。

广告本意是触动观众的环保意识,许多人一开始确实被打动了,但接下来评论区的反应却显现出另一面,房价都翻天了,我自己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我不就是个现代北极熊,开不起空调,买不起车,也没本事远行,怎么就成了全球变暖的罪魁?

我连海边都没摸过一脚,海洋污染怎么也变成我的锅?

不吃鱼翅的呼吁我当然支持,可我唯一看到鱼翅的食客,就是那个公益广告本身。

于是大家开始追问,真正让北极熊走投无路的,真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吗?

还是说,我们只是被安排坐在环保审判席上的那群替罪羊?

类似的还有用水宣传,小时候听到耳朵生茧,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我小时候因此连洗脸水都要存着冲厕所,生怕浪费,可长大后才发现,我省下的那几滴水可能还不够富豪家泳池清洗一次。

比如二零二三年美国加州干旱,普通人被规定每日浇花不得超过八分钟。

可现实是,卡戴珊家一个月耗水达到七十八吨,相当于普通家庭几十年的用水总量,而他家的水龙头压根就不关。

更夸张的是,史泰龙这位好莱坞巨星,光是浇树每月就耗掉八百吨水。

整个社区所有住户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用的多。

这些超额用水者最后虽被点名批评,却依然该潇洒潇洒,该享受享受。

与此同时,普通人却被卷进环保压力之中,天天被叫到节能减排生活中,处处压缩成本,却要承担最重的环保心理负担。

而在碳排放这件事上,数据更是让人心寒,全球最富的百分之一人口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竟然高于最底层百分之五十人口的总和。

而那些碳排放最少、生活最简朴的人群,未来将是受气候恶化冲击最深的一批人。

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看全文和神贴合集,可以扣个六六六,我会一一回复。

更讽刺的是,那些站台环保、塑造绿色形象的公众人物,行为却常常南辕北辙。

例如哈里王子表面上为环保站台发声,背后却频繁乘坐私人飞机,一次航程的碳排放可能就是普通人半年生活碳足迹的总量。

于是你会看到一个个环保口号满天飞,实则背后却是你们节省,我来挥霍的剧本。

他们嘴上讲着气候正义,行动上却依旧高消费、高排放。

而真正被推上环保高台,被要求负起责任的,却是那些连泡面都吃得小心翼翼,连充电宝都要及时归还的普通人,这种从上而下的替罪式环保,比周扒皮还会算计。

如果你以为这种集体负担的逻辑只出现在环保领域,那就太天真了。

在职场,同样的剧本每天都在上演。

公司盈利时,分红进了高管的腰包,员工却连一口汤都没喝着。

等公司陷入亏损,刻要求大家共度时艰,减薪、裁员轮番登场。

这种富贵不共享,苦难要共担的逻辑,和环保领域的责任平摊论如出一辙。

但问题是,为什么这种模式能长盛不衰?

本质原因只有一个,权利和责任从来不是对等的。

全球范围内,百分之三的富人掌握并消耗着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的资源,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七人却被推出来承担各种结果导向的道德责任。

就拿象牙交易来说,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这辈子连象都没摸过,但保护大象的道义压力却平均落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环保绑架,并不是我们不愿意承担,而是太清楚那背后的分配机制有多荒谬。

不过,时代变了,随着信息传播壁垒的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知的环保破坏者,而是被安排集体买单的那一批。

于是,当再有人拿保护动物说事,我们也开始追问,全世界最常吃的动物对我来说就是海带了吗?

不是不环,而是早就看透了某些特权阶层披着绿色外衣玩转话语权。

就像有人一针见血地说,就算我不存在,这地球照样该热还是热。

倒是你少飞几趟私人飞机看看真正的环保,应该是富豪们少玩几次游艇,权贵少开几次喷气机,而不是天天盯着普通老百姓的节能灯、饭盒和步数看。

别忘了,再勤奋的蚂蚁也搬不动大象留下的烂摊子。

你说这话有理没理?

因大部分内容受限,更多深度好文请主页查看,或者加入刘哥的小圈子,带你慢慢变强,慢慢变好。

来源:盖世评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