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在这次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比亚迪与又一国际顶级盛世同框。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通过宋PLUS DM-i和腾势Z9GT两款车型的联动,展现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西方国家高端场景的渗透力和品牌文化输出的实践。
就在日前,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举办。
然而,在这种西方国家重视的活动现场,却出现了来自中国的品牌,以至于让西方媒体感慨万千。
因为在这次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比亚迪与又一国际顶级盛世同框。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通过宋PLUS DM-i和腾势Z9GT两款车型的联动,展现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西方国家高端场景的渗透力和品牌文化输出的实践。
可能很多人对此事不以为然,但在西方国家,媒体早已经坐不住了。
德国媒体直言:来自中国的电车已经驶向了全球。
日本媒体:中国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领先全球。
就连一向傲慢自大的美国媒体也感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开始领先美国,尤其是锂电池领域。
事实上,外媒的感慨并非空穴来风。
曾几何时,中国在燃油车时代,可谓是被美西方日韩牢牢封锁。
甚至德国《明镜周刊》在1983年就已经嘲讽过我们:“中国人能造好汽车的概率,等同于自行车厂商可以生产出航天飞机。”
但如今,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不仅能造出好车,更能造出豪车,甚至站在西方引以为豪的国际舞台上,惊艳全场。
因为在这一次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齐聚了国内外大多数明星演员、国际巨头企业CEO以及社会名流,而比亚迪作为此次活动的合作伙伴,为参加活动的人提供VIP接送服务。
以海豹、汉、海狮07EV、宋PLUS DM-i组成的车队吸引了全场,同时腾势Z9GT在万豪酒店外静展,更是吸引了不少明星前来打卡。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与Nespresso合作,为参加电影节的嘉宾提供红毯接送用车,18辆宋PLUS DM-i穿梭在南法街头,为电影节嘉宾出行保驾护航。
曾几何时,这种国际知名的活动现场,能看到的活动汽车品牌,不是美西方、德系车就是日韩系车。
但今天,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不仅可以参与这种国际知名活动,同时还能吸引不少明星前来打卡,这背后足以证明,国产车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为除了这次法国戛纳电影节以外,在上个月的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比亚迪就已经成为米兰活动的官方合作伙伴,携带智能豪华旗舰车型腾势Z9GT亮相。
以至于西方媒体《费加罗报》感叹:这是对欧洲百年汽车美学的东方解构。
事实上,比亚迪频繁在国际知名活动上亮相的背后,呈现出三点:
第一,动力革命,比亚迪通过DM-i混动车型展现出强大的续航实力,背后的易三方技术参数更是让不少西方工程师热议。
因为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系统实现了43%的热效率,比丰田THS混动油耗降低了30%。
以至于搭载该系统的比亚迪宋PLUS连续19个月蝉联全球插混销冠。
第二,电池突围。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使体积利用率提升50%,磷酸铁锂体系突破低温瓶颈,-30℃容量保持率超75%。
第三,平台进化。e平台3.0标配八合一电驱,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150公里。
海豹车型麋鹿测试成绩83.5km/h,超越保时捷Taycan。
当然,今天比亚迪登上世界舞台上闪耀四方的背后,不仅仅是比亚迪自身的强大,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
这相当于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造车从当年的追赶者,到今天的规则制定者,本质上就是制造业体系的重构。
产业链垂直整合:比亚迪自研自产车规级芯片、IGBT模块甚至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自制率超75%。标准话语权争夺:参与制定全球电动汽车安全法规(EVS-GTR),推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成为行业新标。全球化新范式:匈牙利工厂实现"整车+电池+研发"三位一体布局,慕尼黑设计中心吸纳前奔驰设计师团队。
当蔚来ET9在纽北赛道刷新中国量产车圈速纪录,当吉利卫星为全球百万辆智能汽车提供厘米级定位,这场始于技术突围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工业的权力图谱。
从戛纳红毯到底特律车展,中国汽车用硬核科技撕掉"廉价模仿"标签的过程,恰是当代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跃迁的生动注脚。
来源:讲者普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