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宰相、丞相是丞相,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02:46 2

摘要:咱老百姓平时看古装剧,总听人喊丞相、宰相的,乍一听好像都是大官儿,感觉没啥区别。可您要真细琢磨,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去了!就说曹操曹丞相、诸葛亮诸葛丞相,还有和珅和大人,他们到底算不算宰相?这俩称呼咋就差一个字,咋就能闹出这么多讲究呢?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看

老辈人常说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啥不一样?看完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咱老百姓平时看古装剧,总听人喊丞相、宰相的,乍一听好像都是大官儿,感觉没啥区别。可您要真细琢磨,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去了!就说曹操曹丞相、诸葛亮诸葛丞相,还有和珅和大人,他们到底算不算宰相?这俩称呼咋就差一个字,咋就能闹出这么多讲究呢?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看看这丞相和宰相,到底哪辈子结下的缘分,又为啥成了两码事。

要说这事儿,得从老早老早的时候说起。春秋战国那时候,各诸侯国蹦跶得欢,当官儿的规矩也乱乎。就说齐国吧,出了个管仲,大伙儿都叫他“华夏第一相”,这儿的“相”可不是丞相,是相国。啥是相国?说白了就是除了国君,他最大,军政大事一把抓,跟咱后来理解的丞相差不多。可那会儿还没有丞相呢,相国底下有个帮手,叫“丞”,“丞”就是辅助的意思,相当于相国的小跟班儿,这就是丞相的来头。

到了秦国那会儿,秦武王觉得相国一个人忙不过来,就给相国配了俩助手,左丞相和右丞相。您瞅这名字起的,“丞相丞相”,可不就是帮着相国成事的嘛。这时候的丞相,说白了就是相国的打下手的,没啥大实权。直到出了个吕不韦,这事儿才算翻篇儿。吕不韦是谁?秦始皇他爹的好兄弟,后来成了秦始皇的“仲父”。他刚开始当丞相的时候,虽说名义上是相国的下属,可人家跟国君关系铁啊,相国压根儿不敢使唤他,反倒得让着他。等秦始皇即位,直接把吕不韦提溜成相国(那会儿叫相邦,为了避刘邦的讳才改成相国),这时候的吕不韦,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上都得敬他三分。可惜后来犯了错,被逼着喝毒酒自尽了。吕不韦一死,秦始皇腻歪透了相国这职位,干脆就不设了,让李斯当丞相,从这时候起,丞相才算熬出了头,成了朝堂上的大拿。

汉朝的时候又变了样儿。西汉初年,相国又成了香饽饽,萧何、曹参这些大功臣都当相国,丞相又回到了副手的位置。可到了东汉,光武帝连相国都不设了,最高职位成了大司徒,丞相这头衔儿直接没了影儿。直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为了哄他高兴,才又封了个相国,可董卓压根儿不管事儿,丞相也没设立。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把司徒改成丞相,让曹操当,这才有了曹丞相的名号。再往后三国时期,蜀汉跟着学,诸葛亮成了丞相,天天累得够呛,刘禅啥都推给他,瞅着权力挺大,其实那时候汉朝都快没气儿了,丞相也就是个名头罢了。

到了唐朝,事儿更有意思了。唐朝基本不设丞相,偶尔设一回,还是给自家人的特殊待遇。比如唐玄宗他哥李成器,把皇位让给了他,为了表示感谢,唐玄宗封他当丞相,独掌尚书省。可李成器一死,这丞相职位直接跟着没了,压根儿没打算传给外人。唐朝真正厉害的是宰相,不过跟别的朝代不一样,唐朝实行“群相制”,宰相是正式官职,而且分三六九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头头都能当宰相,魏征、狄仁杰这些人都是一级宰相,手里头实权大着呢。不过安史之乱以后,这制度就乱套了,宰相也就没啥含金量了。

宋朝的丞相更是时有时无,有时候设俩,左丞相右丞相,互相盯着,皇上就是怕他们权力太大,不好摆弄。元朝跟着宋朝学,也设左右丞相,可到了明朝,朱元璋可忍不了了。左丞相胡惟庸太能作妖,惹得老朱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往后谁也别想当丞相!这一竿子把丞相这职位给撸没了,从那以后,朝堂上再没丞相这号人。

说完丞相,咱再唠唠宰相。您知道不?宰相压根儿就不是个正式官职,它就是个尊称,说白了,只要是皇上底下最高行政长官,都能叫宰相。春秋战国那会儿,齐国的相国管仲是宰相,楚国的令尹也是宰相。秦朝的吕不韦、李斯,汉朝的司徒王允,三国的曹操,他们都是各自朝代的最高长官,都能叫宰相。明朝没了丞相,内阁首辅就成了宰相,像张居正,那就是妥妥的宰相。清朝呢,大学士就算宰相,和珅、刘墉、纪晓岚,他们都算宰相级别的人物。

要说最特殊的还是唐朝,刚才说了,唐朝的宰相是正式官职,而且不止一个。三省的头头都是宰相,有时候皇上还特意给别的官员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让他们也当宰相。这样一来,朝堂上一堆宰相,互相制衡,皇上心里头踏实。可到了后来,这制度慢慢变了味儿,宰相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分散,也就没啥存在感了。

说了这么多,您该明白咋回事儿了吧?丞相是个实实在在的官职,有就有,没有就拉倒,从秦朝到明朝,蹦跶了一千多年,最后让朱元璋给废了。宰相呢,更像是个“职称”,不管你官名叫啥,只要你坐到了最高行政长官的位置,你就是宰相。就好比现在公司里的“一把手”,有的叫总经理,有的叫总裁,说白了都是头儿,宰相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啊,下回再看古装剧,听见有人喊丞相或者宰相,您可得留神:喊丞相的,那是在叫具体官职;喊宰相的,那是在夸这人官儿大。就像曹操,人家既是丞相,又是宰相,俩头衔都占了;可到了清朝,和珅没当过丞相,照样是宰相。别看就一字之差,里头的门道可深着呢!这就跟咱老百姓过日子似的,有时候俩词听着差不多,实际差老远了,得多琢磨琢磨才能整明白。

说到底,这丞相和宰相的事儿,就是老祖宗们在朝堂上玩的“权力游戏”。皇上想集权,就得琢磨着怎么把相权拆开;大臣想掌权,就得想法儿在制度里找空子。一来二去,就闹出了这么多花样儿。如今咱瞅这些事儿,就跟看老辈人下棋似的,一招一式都有讲究,看懂了,比看电视剧还热闹呢!

来源:秋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