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显然,特朗普是很喜欢中东的。第一任期第一次出访地就是中东,当时签了3000多亿美金的采购协议和投资协议,具体后来落实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美国民众似乎也不怎么较真、关心。
无上尊荣,最爱中东
显然,特朗普是很喜欢中东的。第一任期第一次出访地就是中东,当时签了3000多亿美金的采购协议和投资协议,具体后来落实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美国民众似乎也不怎么较真、关心。
第二任期,第一个出访地又是中东。
当然,严格来讲,第一个出访地是梵蒂冈,但那是参加教皇的葬礼,主角不是他,他得到的关注甚至没有泽连斯基多,不算。
这次中东行,特朗普绝对受到无与伦比的高规格接待。在沙特,特朗普下机的台阶上铺着最尊贵的紫色地毯,威武的马队为其座驾开道。在卡塔尔,马队更是升级为骆驼队。
在阿联酋,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打上了星条旗的灯光秀。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进入王宫时,两侧美丽的阿联酋姑娘倾情表演代表最高礼仪的甩头舞,又黑又长的头发甩来甩去。
卡塔尔则更是向特朗普赠送一架价值4亿美元、被称为“空中宫殿”的豪华波音747飞机,作为临时的“空中一号”,直到新的“空中一号”交付。
唯利是图,鼠目寸光
这次中东行,简单来讲,沙特买了武器,阿联酋买了芯片,卡塔尔买了飞机。按照特朗普的算法,签单金额高达10万亿美金,但是有据可查的数字一万亿不到。
其实没有必要纠结数字到底是多少,先签字报到,大家高兴一下就好。
然而,很多人高兴不起来,他们可能意识到为了这些利益,美国正在放弃多少道义。
在外交领域,有一个评判衡量外交政策的维度,就是实用主义 vs. 理想主义,或者说利益 vs. 道义。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一个族群认为是道义的东西,有利于这个族群的生存发展。
比如当今世界,进入了核武器时代,几乎所有国家都崇尚民主、和平,不然大家很可能同归于尽。所以,道义也可以看作是整体长期终极利益,不过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一点,更不要说知行合一了。
实用主义的极端,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奶便是娘”,完全不讲道义、理想、情怀;理想主义的极端,则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这个光谱上,极少有国家处在两个极端中的一个,绝大多数处于中间,有的靠实用主义近一些,有的靠理想主义近一些。
特朗普显然使得美国的中东政策大幅度地向实用主义移动。
拿沙特来讲,美国与沙特的关系非常紧密,美国给沙特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向美国提供石油并支持石油美元。沙特出口的石油以美元计价、结算,由于石油是全球刚需能源,这大大强化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沙特又将出口石油获得的美元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股票等金融产品,使得美元回流。本质上,沙特用石油换回来的是美国金融产品发行方对将来现金流的承诺。
沙特与美国的这种关系始于1974年。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三年后,美国与沙特达成协议,石油以美元计价结算,沙特用石油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提供军事保护。此后,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纷纷与美国签订了相似的合同。
沙特对于美国的利益十分重要,但是从道义的角度来讲,并不符合美国的理想主义。沙特不是一个民主制国家,是一个君主制王国,有时在人权方面的表现令现代文明世界的人们瞠目结舌。
比如,2018年10月2日,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遭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派出的15名杀手和3名后勤人员埋伏,被注射麻药,用塑料袋蒙死,肢解尸体。过程持续7分钟,凶手边肢解边戴着耳机听音乐。死者佩戴的电子手环全程录音并同步传至他在馆外的未婚妻处。
拜登在2020年总统竞选期间曾因卡舒吉案严厉批评沙特,并表示将追究其责任,将沙特变为“事实上的贱民”。2022年7月,在能源危机引发急剧通胀的形势下,作为总统的拜登不得不出访中东,缓和与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的关系。
白宫在拜登出访前以防疫为名,表示总统不会与沙特王储握手。拜登与沙特王储见面时,互相碰了一下拳头,代替握手。然而,这让很多人更为生气,因为碰拳比握手看起来更亲密,更像战友庆祝胜利。
尽管拜登事后解释,他在与沙特王储的闭门会议中批评了他,要求他注意人权问题,然而美国国内还是骂声一片。
5月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美沙投资论坛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特朗普发表了40分钟的演讲,大部分时间用来夸赞沙特与沙特王储。
他说,能够访问沙特是自己“莫大的荣幸”,沙特是“一个伟大的地方”,拥有“伟大的民众”,利雅得正成为“世界之都”,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更是个“不可思议的人”……
他对坐在听众席正中央的沙特王储说:“批评者曾质疑你改革的可行性,但过去8年,沙特用事实让所有质疑者哑口无言。”
特朗普说,“国家建设者”毁掉的国家远比建设的多,美国将终止国家建设与干预行动,不再“教导你们如何生活”,呼吁该地区民众“以自己的方式规划自己的命运”。
他说:“现在你们掌控一切。和我一起,美国将尊重你们的主权。”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实际上是在谴责美国二十多年的中东政策。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曾推出“大中东民主计划”,试图在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输出西方民主思想,塑造一个政治和经济体制西方化的大中东。
与谁做朋友?
最让人吃惊的是,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以及土耳其的撮合下,5月14日,特朗普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利雅得举行会晤,表示将取消对叙利亚长达14年的制裁,沙拉则表示将在首都大马士革建造一幢“特朗普大厦”。
艾哈迈德·沙拉是何许人呢?他是“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沙姆解放组织成立于2012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的第二年,是长期盘踞于叙利亚的伊斯兰极端组织。
2024年12月8日,经过11天闪电攻势,“沙姆解放组织”攻占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统治了叙利亚54年的阿萨德家族逃往莫斯科。叙利亚人民才出狼穴,又入虎口。
沙拉上台后,立马将数个被国际通缉的外国恐怖分子安插在国防武装部队的重要领导岗位上。还单方面解雇多名法官和总检察长。肆意血腥报复阿拉维派少数群体、阿萨德政权的残余支持者以及平民。
在妇女权利方面,2024年1月,“沙姆解放组织”就在其掌管的伊得里布省颁布了《公共道德法》,其中包括设立公共道德警察,12岁以上女孩必须佩戴头巾,禁止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禁止在工作场所性别混合等。
2025年3月13日,沙拉签署了“《2025年叙利亚临时宪法》宣言”,实行总统制,废除总理一职,所有权力集于总统一身。独裁之心昭然若揭。而且,沙拉曾因在伊拉克战争中屠杀美军士兵,被美军悬赏1000万美元。
如今,这个美国曾经的通缉犯被美国总统称为,“一个年轻的、有魅力的硬汉,是一位斗士,他有机会把国家团结起来。”
对这样一个人组织领导的国家取消制裁,让人震惊。当然,特朗普也提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求叙利亚与以色列签订《亚伯拉罕协议》,即2020年在特朗普斡旋下,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四国与以色列签订的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协议。二是要求所有外国恐怖分子离开叙利亚,要求叙利亚驱逐巴勒斯坦籍恐怖分子,帮助美国防止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死灰复燃。
然而这两点要求,沙拉政府恐怕是不会真正遵照执行的。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曾要求特朗普政府不要考虑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虽然沙拉政府向以色列示好,表示愿意和平共处,以色列以史为鉴,对叙利亚保持高度警惕。
特朗普似乎对以色列不再那么支持,这次中东行并未去以色列,此前与伊朗谈判、与胡塞武装停火、与哈马斯接触,都没跟以色列商量。这次解除对叙利亚制裁,也没跟以色列商量。
5月16日,美国脱口秀节目《每日秀》发布了一段特朗普在2016年参加辩论的视频,与他此次中东行后的言论一一对照。在2016年的视频中,特朗普指责美国不顾人权问题与中东交好,他说:“有些国家对待某些群体非常恶劣,为什么不把从这些国家拿的钱退回去?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姿态。”
而这次面对记者对于卡塔尔送他飞机一事的质疑,他说:“这不是给我的礼物,这是给国防部的礼物。你应该为你问这个问题感到尴尬……他们送我们礼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姿态……有人说美国国防部不应该收礼物,我想说这些人很愚蠢……”
在利益面前,特朗普的道义雪狮子,向火而去瞬间化了。而且,这次中东行,他把两个儿子都带上了。如果能够把道义卖了,换取家族利益,这包赚不赔的生意,特朗普是不会犹豫的。
不知他下一站将出访哪里。
来源:秦朔朋友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