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中国的头部白酒公司如茅台五粮液之类的,正在努力的开拓年轻人市场,希望跟上时代潮流不被未来抛弃,甚至还抱有着将自己公司规模做得更大的想法。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中国白酒公司,感觉非常恰当。
本来中国的头部白酒公司如茅台五粮液之类的,正在努力的开拓年轻人市场,希望跟上时代潮流不被未来抛弃,甚至还抱有着将自己公司规模做得更大的想法。
结果现如今年轻人市场还没有拿下,一道更进一步的限酒令,直接让中国的白酒公司当场坐蜡。
公款吃喝,这一典型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普遍存在。
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公款吃喝一度成为领导标配,在1990年赵本山出演的电影《来者是客》就形象的反映了这一情况。
电影《来者都是客》剧照
如果政府人员是为了公务,官方提供少量资金供与其基本的吃喝,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接受。
可现实却因为存在着大量随意找个由头就进行山珍海味般奢侈的公款吃喝行为。
导致了公款吃喝的名声在国内越来越臭,以至于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风气。
奢侈性的公款吃喝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成为了社会的沉疴。
终于,2012年,国家决定对奢侈性的公款吃喝重拳出击。
从过去公款招待餐桌上普遍存在的上千元以至于上万元的豪华白酒,到禁酒令明文规定,所有的公务招待采用的白酒价格均不能超过200元。
公务招待白酒限价令一发,国内的高端白酒市场当即遭受到重创。
除了少数如茅台五粮液这种拥有悠久历史和较高品牌价值的知名白酒品牌外,其他的很多新崛起的高价白酒品牌顿时一蹶不振。
甚至当时很多囤取高价白酒的供应商也因此吃了大亏。
可是好景不长,再严格的禁令也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上不来台面的操作在这里也不多说了。
就是说2012年所谓的禁酒令,具体的规定来看,根本就没有禁止公务招待不允许提供白酒,只是对于餐桌上的白酒价格作出了规定而已。
此后,特别是近几年因为互联网异常发达,信息传播异常迅速。
不少地方的公务招待传出,因为餐桌上的白酒,频繁出现喝酒去世的情况。
一时间给人的感觉仿佛公款大吃大喝的年代风气好像重返。
针对这种严重不良的现象,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严禁在公务招待上提供白酒的规定。
最终更是闹到了中央。
新华社5月18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条例直接明文规定了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允许上酒。
该条例甚至比禁止公务招待提供白酒还要严厉。
毕竟公务招待禁止提供白酒,还可以自己带,可是现如今直接要求公务招待桌上就不能出现白酒,从规定上直接杜绝了白酒出现的可能。
十几年前明文发表禁酒令之后,从明面上来看,公务招待占据中国白酒市场的比例越来越低。
这些年来,各大主力品牌也早就不再期望凭借着公务招待就能把自己旗下的白酒销量给带起来。
按理说这次所谓的进一步的禁酒令,仅仅从市场份额上来说,根本无法动摇现如今的中国白酒产业。
可是对于中国的白酒产业,不仅仅要算短期的经济账,更要算舆论账口碑账。
这次国家再次严格声明公务招待餐桌上就不能出现白酒,直接让白酒在国内本就恶劣的口碑进一步恶化。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当公务招待上不再提供白酒成为普遍现象之后,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对白酒的热爱?
这种对于白酒非常有可能成为现实的负面舆论环境,马上就反映在了市场。
截至5月19日收盘为止,作为龙头的贵州茅台,股价单日下跌了2.18%,市值蒸发了数百亿之巨。
国内仅次于茅台的白酒巨头五粮液,市值单日也下跌了1.36%。
泸州老窖则跌了2.62%,山西汾酒跌了2.39%,洋河跌了0.86%,古井贡酒跌了1.98%……
国内白酒公司一片惨淡。
来源:克莱恩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