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山:郑汴黄河段的节气表情(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23:16 2

摘要:小时候我站在老家的东山上远望,朝东南望郑州——这是重峦叠嶂之太行山逐步错落下降,落至山与平原相衔接之最外边的一道浅山,走向由西南到东北,村里人土话叫它东坡。山不高,也不算陡,仿佛一道堤堰,如果扒开一个口子,村里人就直接到焦作的百间房赶会。

新建的黄河大桥数不清

小时候我站在老家的东山上远望,朝东南望郑州——这是重峦叠嶂之太行山逐步错落下降,落至山与平原相衔接之最外边的一道浅山,走向由西南到东北,村里人土话叫它东坡。山不高,也不算陡,仿佛一道堤堰,如果扒开一个口子,村里人就直接到焦作的百间房赶会。

几十年来,我不时玄想老家的地势。南太行在焦作以陵川的王莽岭和修武云台山小北顶为背景,苍山横叠如巍峨大城。青少年学生时期,不知道高山北向远至五台山和北岳恒山,甚至北京西山。看山是山——假如坐飞机朝下看,老家的山势地形,或似干硬的阔叶一片,沟沟凹凹是它的脉络和不圆滑的叶缘;抑或是老天爷凌空伸出一架现代的钩机,从辽远的外边抓了一大兜土石卸下,成就了观摩沙盘一个。

修武县西村乡北洼村,下坡朝南二三里,紧邻宋代瓷器名窑之当阳峪村,一同处在那巨大土石方外溢褶皱之边缘。

“文革”期间,省卫生厅干部徐姓一家人下放到山村劳动,后来又乘着解放牌卡车搬家回郑州了。徐家的两姐弟都是我们的玩伴,伙伴们不时会上东坡,站在山岭上遥望郑州。大地苍茫,看见新乡至长治的火车冒着白烟突突穿行,仿佛是小人国里的玩具车。村镇原野若棋盘,黄河是一道远方横着的水光也是天际线。隐约有一道比我们东坡还低的山,酷似一道坎,大人说那是邙山,郑州就靠着邙山。

1973年吧,那年的春节,我和二哥新平到郑州串亲戚,二舅家在国棉三厂,第一次来到了郑州。后来不断去郑州,经过郑州去武汉上学,来回过郑州必须经过黄河大桥。坐汽车过黄河要在詹店黄河大桥排队,单边放行。还有军人站岗,北桥头放着高炮。如此一直梗阻好些年,河两边的武陟人和郑州广武人追逐汽车卖熟鸡蛋、烧饼和烧鸡的,是后来商品经济的先行者。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远处为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炎黄二帝像。 IC Photo 图

2020年以来,这几年几次上北邙,在炎黄二帝后面的亭台里居高临下看河,三座黄河大桥,有一座废弃了还存在旧桥墩。废弃的大桥隐约若鱼骨,就是张之洞主持建造的芦汉铁路即京广铁路大桥,后来改成公路桥,即当年我排队过河之桥。2024年11月24日上午,阴雨中黄沁河大堤左岸行,人到武陟詹店附近,意外看到了一通“京广铁路穿黄河左堤遗址碑记”,落款是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与焦作黄河河务局,2017年11月立。这个纪念碑,确切说明了此处黄河大桥演变的情况。

京广铁路横穿黄河左堤遗址碑记(二零一七年十一月立) 摄影 何频,陈磊超

1984年我到郑州工作以后,春天还到邙山植树。花园口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于1986年国庆节通车,和旧的107国道一体,直到2012年10月永久终止收费。

因为不断回老家回焦作,黄河大桥我走得最多。年轻人开车喜欢快,于是桃花峪黄河大桥取代了不收费的花园口黄河大桥。疫情期间,郑焦黄河大桥也开通了,出北四环走沿黄快速过荥阳地界,于高村乡地界上桥过河,黄河与沁河一并越过,彼岸就是武陟的北郭乡和焦作市了。时不时也乘郑焦城际高铁过河回老家。每过河我总激动,比外地人还激动。

2024年国庆节在焦作,下午我和弟弟卫平一块登山,从市区向北爬上老家之东坡上。这天早晨有浮霾,料不到下午晴好可望远,黄昏时分,居然又看到了邙山。大怀川多了南水北调大渠,逶迤经过老家出山的山口。怀川亦名山阳,如今遍地楼台,村镇连绵,树木稠密,看不见黄河而直见南山广武山。

这令我无比兴奋。当年同学少年,东坡望郑州而黄河、邙山俱见;老了再登高又见邙山,黄河却隐身了。大地复杂多了。

2024年4月《河南日报》报道,西起灵宝,东到台前,全省已有铁路、公路黄河大桥32座。而南河渡至开封柳园口,15座左右占将近一半。

其中还有多座浮桥,一时找不到确切数目。每当六七月汛期来临,各处浮桥可以自由脱挂拆去。二十年前,人在盛年,从三门峡过河游晋南,再从风陵渡大桥过来。当时,蛮有信心把河南境内的黄河大桥走一遍的。现在我不敢说了——黄河大桥数不清!

每一座大桥和浮桥都是一道障碍。小浪底大坝之下,黄河的天然品行丧失殆尽。经过一道又一道特大桥、大桥和浮桥的阻拦,河水一路磕磕绊绊,真的是没脾气了!原本黄河下游的河道曰“宽散浅乱”,说的是旧年河水无遮拦,似脱缰的野马,水患经常发生。现在,河流已经有相对稳定的主槽,河患基本消除。河水在小浪底与西霞院水库调节之下,人力和电脑、机械合力,施与河水若水龙头之任意开关。水大水小在我而不在河矣。2024年8月22日处暑,三伏天当日午后高温37摄氏度,小浪底按指令再次泄洪过后,人在桃花峪及三皇山上俯瞰河水,河带山砺,斜阳惨白,河北边左岸怀川喇叭口上的秋庄稼,玉米天英嫩黄紫黄,花生和药材连起绿化带青绿无边,黄河水反光而伏地散流,似龙蛇遗蜕。

2024年8月处暑,眺望郑州桃花峪黄河公路大桥直穿黄河中下游分界线。 摄影 何频,陈磊超

黄河建桥源于何时?清雍正年《覃怀志》附一篇《河阳三城考》,河阳即今日孟州。“河阳有三城以守河桥,自晋杜预建桥于富平津,此大河有桥之始也,然未有城也。后魏孝文自代迁都于洛,又作河桥……以联络怀洛。”晋武帝之杜预桥,是浮桥,以船相接连。

现在的浮桥用浮箱或充气舟拼接,随时可以断开或连起。和两千年前的黄河浮桥结构相同。治水和开发利用黄河,利用是主要的。黄河在人们心中只是一种巨大的资源。这和古代视黄河河水为害,完全反过来了。

而且,小浪底一拦之下,下游河水经过沉淀,大部分时间是清水了。

南河渡

黄河穿过晋陕大峡谷,在渭南、潼关、风陵渡之间来个漂亮大转弯,中下游地带分别有西侯度、庙底沟和南河渡三处重要的古文明发源地,一连三个台阶,分别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早期古国代表。

贪多嚼不烂。多年以来,以“行走的名义”说黄河者众多,各有各的说法和行走方法。

2024年,我和诗人磊超小友不谋而合——打黄河的主意。磊超90后,籍贯长垣,恰巧是在豫鲁交界之黄河边长大的。

我们不是去考证历史,也不是专门研究治河史。因为专业之人足够多!

黄河距离我们很近,郑州挨着黄河。回老家,必须经过黄河跨越黄河大桥。我们这回想深入了解黄河经过郑州的底细。这条大河之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像小区里经常见面、为了礼节时不时还要热情打招呼的邻居一样。

这我俩力所能及,估计问题不大。故而计划每个节气去一个地方,记录和保存郑汴黄河段“在场的”当下,也便于记录流域之间的风土人情。

故而选择从巩义的南河渡开始——从南河渡到开封的柳园口,大约一百二十公里。这一段有意思,人文故事精彩,举足轻重。这一段是用河与治河关键之处,曰“保障荥河”——黄河安澜取决于这里。这一段好风景,河带山砺,连接着黄淮海大平原,人烟辐辏,五谷丰登。

河之精粹与精彩,大致在斯!

冬日走过南河渡(自左而右:陈磊超 何频 刘建奇) 供图 何频,陈磊超

从南河渡开始,往东止于开封,连霍高速116公里。孟津以下,偃师黄河段仅1公里。南河渡至汜水17公里。黄河过境荥阳41公里。郑州之惠金黄河三十里画廊15公里。接着,中牟黄河段39公里多点。郑州至开封,黄河右岸大堤长65公里。郑汴融城多年,渐成连绵之势。2024年11月16日,又官宣成立中牟新区,郑州扩张更大。郑汴黄河段,就是这里!

孟津曾经被称为黄河中下游分界所在,直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分界碑高高立起,争论宣告结束。郑汴黄河段,河出山,从而不受羁绊,古来治河艰难,黄委会随省会迁郑而一直设在郑州。《史记·河渠书》:“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昔日黄河游览区,现在郑州黄河国家公园及黄河博物馆,浓缩了母亲河的广阔襟怀。

郑州黄河博物馆 摄影 何频,陈磊超

小浪底水库大坝,乃太行山与伏牛山、邙岭合拢最近地段。一水隔两岸,右孟津,左济源。河内古怀川肇始这里——怀川又名牛角川,状如细长喇叭。

太行山自北向南层层递进铺展,海拔逐渐趋低,貌似出山就完事了。其实,山岭山石前边,尚有丘陵、高岗、土墩,重重波折。如孟州的紫金岭,温县的清风岭,修武的郇封岗,等等,形神两全,皆与邙山隔河存在。大的地势西高东低,“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宋金元之前,古黄河往东而北,一直过武陟、原阳、新乡地界。南河渡到广武山,这里是轴心和枢纽所在。

《禹贡》说大禹治水,“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洛汭指南河渡一带从无疑问。伊洛河大桥就高高竖着“洛汭桥”指示牌。

当年南河渡黄河大桥开通不久,我从这里经过,第一印象不佳。因为看见施工者懒省事,不惜将邙岭的尾巴截断,觉得坏了风水。这些年来来回回,邙山与黄河看了又看,逐渐知道山河本初轮廓。即使到汉唐两朝,大河在现在南河渡的大北边,邙岭错综复杂,朝北伸得也远。两者交缠厮打久矣,相辅相成,河水和邙岭交织并非眼前景象。而且,邙山邙岭的错综复杂,被现代交通重新分割。

连霍高速公路号称东西大陆桥,2014年全线通车。之前从郑州经过巩县县城去洛阳,翻山越岭,沟壑纵横。连霍高速是继陇海铁路过境这里后又一次地形地貌大改变。假如说古邙山是一棵枝杈复杂的大树,现在被修理多遍,很多地方被取齐划直了。

清乾隆十年(1745)《巩县志》巩县八景之“洛口春游”“邙岭秋风”,明显看见北邙重峦叠嶂旧影。

因为伊洛河与黄河交汇,人文滋生,古有伏羲画卦;后来巩义石窟,杜甫,康百万;现代的常香玉,刘镇华故居和陈天然之“天然山庄”。世界史将两河流域新月形沃地,或称肥沃月弯,孕育了两河文明。洛汭于此呈小盆地状,单看南河渡,这一带也是新月形,人文及财富发达。

2024年多次来到这里,在河洛汇流处望远,又神都山登高,四顾望水望公路铁路望邙岭和嵩山。

7月小暑,高温超过30摄氏度了。中午我们到达这里,走过大王庙进入“河洛汇流”景区。桥北是温县地界,夏热云根厚,乱云叆叇,遮住了北面的太行山,山与云混合着分不清楚。东向不远,来到“河洛汇流”观景点,大河、河流、沙渚,带状横斜远去。伊洛河清流释放进黄河,而河水已经是清水了,只因河床黄沙洇湿呈土红色,传说中的八卦图变成了蓝绿色水流,水团旋涡仿佛水墨扩散。邙岭在右岸距此也有一段距离——面前浅水滩,飞鸟争逐盘旋,是河鸥与鹭鸟。天上河鸥,水滩鹭鸟,远观似林风眠的画,动画般在动弹。

邙岭仄斜着望东北方向过去,我似乎看见了南太行。倏忽,我定定神反应过来了,那一脉紫蓝不是太行山,而是邙岭远上的姿影。

河洛汇流的斜堤上绿柳掩映,最北边近水之月堤端头,东西相对竖着两块河长公示牌。西边黄河来处是省级河长,省长或省委主要领导具名;东面伊洛河过来相会,是洛阳市委领导具名。

这很有意思。洛河经过洛阳,又在偃师境内与伊河合流,北过黑石关康店,来到南河渡神都山下。河入巩义非洛阳了,怎么洛阳首长一直管到黄河口呢?洛河从陕西穿山过来,先入三门峡地界再洛阳,何不让三门峡首长一管到底呢?

由于“河洛汇流”产生旋涡回旋,旧说便是“伏羲画卦”之天然图画。故而此处有老的“伏羲画卦台”,又有“双槐树遗址”考古新发现。站在杜甫故里这厢,在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望远,北望南河渡,邙岭大豁口。曾经济水古沇水从温县地界过来入河。北济水,南边伊洛河水,南北夹击入河。这应该是上游从孟津偃师过来,第一个通水的邙岭通道吧!

古今汜水·虎牢关

洛汭是清楚的。但大伾山复杂,历来困惑人。

大伾山有二解。一是汜水“玉门古渡”西侧之山,现在还叫大伾山。汜水从密县、荥阳南山而来,经此流入黄河,若伊洛河入黄河一样;一是豫北浚县县城之大伾山,古黄河曾在山前流过。五胡十六国时代,后赵的皇帝石勒在大伾山东麓开凿大佛,目的就是镇河。

大伾山不是孤立的一座山。实际上,它从现在荥阳汜水镇开始,往东又东北方向蔓延,连绵直到浚县石头山大伾山。土山丘陵虽然被千年河水磨砺冲刷而中断刈除了,但仍有伏脉陈迹可循。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指出:“自大伾以下,不论水道难考,虽名川旧尝凭河者,亦便不可究辨。此非山有徙移也,河既迁变,年世又远,人知新河之为河,不知旧山之不附新河也,辄并河求之,安从而得旧山之真欤?”

2024年惊蛰当日的玉门古渡和大伾山 摄影 何频,陈磊超

是的,今之邙山广武山作为黄河右岸,当年距离古黄河也远。彼时,黄河倒是靠我的老家南太行近些。黄河主流往南山倾斜,先在温县地界吸纳了济水,往东又吸纳沁河之水,经过汜水东边的板渚津出山,通过荥口引流出来,向东南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行至桃花峪,河对岸是武陟地界的嘉应观(清代龙王庙),至此才算不受邙岭与太行山的束缚夹峙,可以放开一奔了。所谓“悬河口。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正是。中古以来治河,无不以此为重中之重。

倘若禹是真的一个人,不是群体浓缩的英雄符号,那么,战国人撰《禹贡》认为大禹治水是分段进行的,自上而下。

南河渡是第一个通道。

由洛汭至大伾起首,度娘说17公里。大禹来到汜水这里——第二个流水通道,于黄河左岸旧曰“汴口”之处,双管齐下。一是顺着蔓延至东北方向的大伾山丘陵引黄河主流远上;二是就此往东南方向分流河水,使之穿过广武山,形成日后鸿沟又叫阴沟、官渡与汴河的雏形。具体说,是魏惠王开鸿沟引水过荥泽而东至大梁、宋州以远,以通淮泗。

《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

而现在广武山靠近桃花峪西边之“鸿沟”,是楚汉之争的一个符号。斜上坡山谷深深,高屋建瓴,朝下流水还差不多。

但是,河水具体从哪里穿过广武山的,言之者多,不要盲从。

彼时,黄河从现在的南河渡、汜水之北方过来,老远地经过温县武德镇(靠近博爱县地界),又武陟、原阳,沿着南太行拐弯的方向往东北走。路线似乎和眼前南水北调中线大渠北上相同。这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以及古黄河禹河流行图为证,和当下大河东流大相径庭。

道路水路之交通改变了,会逆转一地的发达与冷背。曾经的北宋首都、河南省会开封,就是因为京广铁路在郑州紧贴着广武山过黄河,郑州摇身一变成为了河南省会,把“八朝古都”开封给闪下了。

汜水古镇,在连霍高速高架下边,虽然路牌上标有“虎牢关”地名,若不是为了这一回河畔行,我没有专门下高速来过这里。

汜水原是古县,乃东西大通道的关口之一。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成皋县置,治所在今汜水镇。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河阴县。元丰二年复置,属孟州。金又属郑州,明清仍之。1948年与广武县合并为成皋县。成皋又曰虎牢。

2024年8月10日是龙年“七夕”。下午,我们从郑州出西三环又科学大道延长线至上街,往西走不远通过一段深深土沟就到了。老街尚存旧貌,土壑与丘陵陈列南北两边,铁路和连霍高速横空而过很霸凌,一点也不留情面。长街有新的“汜水文化中心”,里面有地方史陈列和图书室。进门遇到了当地热心人马先生,他主动引领我俩依次参观。对黄河郑州段的认识,就是这个下午在此而深入的,或曰茅塞顿开。

历史陈列中展示,楚汉之争恶战在此,刘关张大战吕布也在此,而相传曹操误杀吕伯奢同样在此。何谓虎牢?周穆王关老虎造园在此,与郑州关虎屯说的是一回事。现在花园路与农业路相交的闹市区,国贸360大楼地下车库入口处,有唐玉润题写的关虎屯纪念石。

周穆王和西王母瑶池相会的浪漫想象,与南河渡伏羲画卦相比一点也不差。然而,就因为连霍高速飞架东西,撂下了旧时明珠汜水。而这里,黄河北上黄河东去黄河过山冈而东南去,皆赖此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又在这里。现代汜水——江河枢纽是也。

文化中心的影壁墙是历史故事图绘。陈列室仿古城门,进门是威严汉刘邦。这和同为荥阳广武山那头的桃花峪,岭上面河而昂首嘶鸣的大铁马象征楚霸王项羽泾渭分明。

还有李世民与窦建德大战板渚,大获全胜。

鸿沟和汜水虎牢关,这一带发生的两场战争,奠定了汉唐两个伟大朝代的统一。还有把官渡之战也算上的。另外,此地分水则保证了北宋首都开封的漕运供给,是大运河通济渠开头。

山谷自有丘壑,邙山亦然。从孟津、偃师、巩义而荥阳,一脉相连,除了洛口、汜水一双著名的水道之外,别的南北方向称为峪和沟和涧的肯定还有,这就为人工开渠引水因地制宜提供了方便。

“河水东过荥阳,蒗荡渠即大禹所辟以通淮泗之路者,河至是借淮以相为梳理。河淮之合,从来旧矣。”(《经世文编》九十七,鲁之裕《治河淮策》。引自岑仲勉《黄河变迁史》,第192页)《禹贡说断》:“淮泗之通河久矣,隋时浚汴而大之尔,汴即《水经》所谓汳也”。

《水经注》记河:“又东过巩县北,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如果拿现在的地貌水域来捕风捉影说事,那就大错。《水经注校证》就此而言:“成皋县之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险,崎而不平。”道尽了汜水彼时山水之貌。曹大家《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地形地貌复杂,可想而知。

七夕节,8月10日下午。

这时正是小浪底再次泄洪,玉门古渡有专人看守,不许游人等靠近水域。汜水南来水不大,但浩浩黄河波谲云诡,打着旋涡一波推一波东去。之上有焦平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在建设中。

玉门口子,汜水入黄河十分直观。西侧黄土岭有亭子,即大伾山;东则广武山开头。河水紧贴广武山朝东北方向过去。

12月8日,冬天都过了大雪节气,郑州无雪树木彩色,广武山则迎风而裸。汜水口子村格外显豁,黄河河面无比阔大,远接左岸麦地麦苗青绿。我们再次踏访于此。

2024年11月小雪节气,于黄河左岸武陟地界,隔河南望广武山。 摄影 何频,陈磊超

广武山:一个巨大的纪念平台

今日荥阳,临河一带曾经包括与牵连成皋、汜水、平皋、河阴、荥泽、广武诸县,地界因河来回变迁。荥泽县位于今郑州市区西北,元代属开封府,明成化八年(1472)因河患南徙至今日古荥镇。清代依归属郑州。1931年与河阴县合并为广武县。1949年广武县与汜水县合并为成皋县。但,1953年郑州市扩大郊区时,将成皋县的古荥、荥阳县的须水等,一并划了过来。

清朝一共有三部《荥泽县志》。清乾隆十三年(1748)的《荥泽县志》,崔淇纂修。其中附图“荥泽八景”,分别是纪庙丰碑、黄河古渡、岳山耸峙、隋堤烟柳、鸿沟暮云、广武晴岚、惠济长桥和古城牧唱。1980年代后,郑州先是邙山区,后来改名惠济区。

旧本《重修汜水县志》,其“卷一·地理”曰——

广武山在城东北二里许,一曰三皇山。东跨荥阳,南跨汜水,连亘五十里。楚汉对垒于上,故更今名。《资治通鉴》注曰:广武在敖仓西,三皇山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唐太宗擒窦建德于山阴河滨之处。其山沿河东趋延袤六十里无起伏逶迤之态,西尽于玉门,东尽于官渡之滨(今荥泽口黄河桥渡处),虽连三邑之壤,而汜境所有者居多。

此处曰“三邑之壤”,哪三邑?

荥阳、荥泽、河阴吗?

广武山,在河左岸面南,它似一堵城墙一道高堤;在右岸南裹头面西,它是河的南岸,北高南低一大块颇规整;但换个角度,人站在北裹头平原新区之万亩桃园金沙洲河边望西南,广武山全形出来了——从沿黄快速思念果岭和清华忆江南俩社区往北,逐渐由低趋高,缓缓地一路漫上坡直至山的尽头三皇山,三皇山 高而沿黄快速低,恰似一列加长高铁大火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炎黄二帝处是其高昂的车头,由北向南,约略分三段一路趋低,大火车长又长无比壮观。

广武山,不仅人文历史厚重,而且现在是公墓与私家墓地集中所在。“生在苏杭,葬于北邙。”远近之人慕其风水好,秦王寨“黄河文化园”和三皇山“邙山公墓”,密密麻麻,全是墓地。

隋炀帝修运河(通济渠),从河阴之汴口分河水,(在河的左边)东流经板渚津过广武山(河的右边)而至开封再往东。元代之前,汴河与黄河,系广武山中间及北边之两条大河。直到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大肆南侵,直逼广武山麓,河汴二水合一。

邹逸麟说,宋元时期河“卧南”。元至正十六年(1356),位于广武山北一里远的河阴县因一次涨河,“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

今天,京广铁路等经过郑州黄河国家公园,广武山之东尽头,黄河右岸大堤0公里处,正式标注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起点。彼岸,黄河河务局武陟段在嘉应观和桃花峪大桥下边的黄沁河大堤上,也醒目地竖起如此名言。

黄河,旧薄大伾,激广武,河流全在汜境。《禹贡》所谓“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正此地也。昔时河北徙,过牛口自北而南,直抵五龙坞,逾敖仓,历四十五里而达河阴。今河已南徙,啮广武山根,历年塌陷,迥异于昔矣。旧志如是说。

郑州市荥阳黄河万亩鱼塘 IC Photo 图

2024年9月22日,秋分。是日我俩作广武山行。汜水镇、王村镇、高村镇、广武镇,荥阳四镇地界。再加古荥镇,郑州惠济区一地。

这一回,从荥阳王村孤柏渡,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处开始——

热白露、热中秋之后,今天高温终于降到30摄氏度以内。早上日月同辉。

节气走河畔——早7时出发,下午4时归来。

这天恰是第七个农民丰收节。邙岭高村镇举办以刘沟村为代表的第二十届河阴石榴文化节。山上山下,玉米大面积在收获,岭上村村通的公路逶迤连绵,农家就地接龙晒金黄玉米籽,晒花生果,晒芝麻秆,大豆秧变黄了还未收割。广武镇地界以种菜为主,漫坡地菜地,菜畦韭菜正开花,霜雪似的韭菜花白茫茫一片。

由北郊走沿黄快速,先到孤柏渡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公园樱花园外边,临流水隔着篱网拍照纪念。王村镇韩村顺着南北樱花大道,适逢乡村赶会。现在农忙凭机器卖力,多数村民并不忙碌,因此赶会庆丰收人多,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一边是绿化地,一边是农田里掰过腰穗的玉米秆子,连环村庄和景区附近的烂尾楼盘。我喜欢农村赶会,大地一幅真实活泼的浮世绘。挤到人群里,十元三斤好刀豆,四元一斤的木桶状长腰红苹果,各样都买些。又就着油炸糖糕的摊档,各吃糖糕与油条,热油条脆皮可珍。

就此跨过沿黄快速,顺路斜上广武山,问路的时候,犹不忘四顾远望——北邙与南山嵩岳之间,谷地有丘陵谷堆形状的山包,连绵好几个。大唐热电厂冒着白烟掺和秋霾,雾卜噔噔的酷似太湖山势。斜着上山,公路也通县域公交。计划中要到秦王寨看河的,然而那里是层层累积的墓地墓园,曰“黄河纪念公园”。去秦王寨必须要穿过墓园。这厢路边恰好有个家庭石榴园,两口子欢迎我们入园看看。这时候本地石榴成熟还少,仅仅拍照而已。

沿着公路往东不远,横着“河阴古渡”牌坊,有村子名枣树沟。正在别墅化盖新房院,开始以为是搞民宿的,进村问了,才知道是每家每户都盖。村里出资占大头,百分之六十。已经盖成的很洋气,因此农家都乐意盖。村后头草莽山林,没有直接下山去河边的路,要绕很远,想想就算了。继续东行朝东北,已经是山头上行车。前面正是刘沟村在办石榴节,还有象棋节下棋比赛。个人和邮政的直播带货争先恐后,场面甚是热闹。但本地人私下对我们说,真正的河阴石榴要晚些才下来,目前有些是南方石榴充当。刘沟看石榴对我不陌生,而且5月里,我与磊超还来了这里看石榴花,可惜早了一点。山上的石榴花比下面开得晚一些。

再往前是北陈沟村,进入广武镇的地界了。路口有龙王庙,题匾“九龙庙”字体看着很遒劲。宋元以来,官府提倡在黄河流域修建龙王庙,邙岭、广武山一线有不少龙王庙,大小不等。这里朝下可以到达河边,北面是武陟大虹桥地界。我们上次看石榴花不成,就在这里下去,沿河道走了一段。西边是郑焦黄河大桥,东面则是桃花峪黄河大桥。

近中午,天渐渐又热了起来,太阳开始晒人。我后悔没穿防晒衣。村子临路正举办婚礼,男家父母被抹成大花脸陪站,街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东行不远,是广武镇冯沟村之磨盘顶。平顶不大,像个小操场。夏草有的枯黄了,还有新草新苗出土,不大一点的牵牛花开着比叶子大的喇叭花。沟壑边上酸枣红了——酸枣又叫圪针。一边有女儿陪着老父亲上来打酸枣,收获不大;一边是个小伙子开车带了爱犬,他力大生猛,干脆用镰刀砍下酸枣棵子,摊在地上摘酸枣。酸枣价格也随行就市,今秋酸枣少可收购价格不高。在此北望,隔着河水清楚望到了焦作市区和我的老家太行山。比七夕下午在孤柏渡隔河见远山清楚,清晰可辨。意外又兴奋!没去成秦王寨的不愉快全释然。

下山。人到古荥镇快一点钟了,纪公庙广场边上,放着一具醒目的棺材,吹吹打打在办白事。不少人在树阴凉里看热闹,我问他们不用火葬吗,村人说,人老死在家里的,可以装棺材就地下葬,因为咱这里算山区。

在十字街头的烩面馆充饥后,冒着火辣辣的大太阳去寻找惠济桥……

这天我长裤短袖。磊超短袖外加薄夹克。

黄河之滨邙山日出 IC Photo 图

我俩仔细走河畔,也是由磊超驾车靠导航行进。事先做一番功课,查一下资料出门。到一个地方停一阵子,看看具体地貌与河水流动。很少问当地人,人家懒得与我俩细说。

我由衷钦佩徐霞客。他比著《水经》和《水经注》的前人都细致,全靠脚步丈量,有时分段雇佣脚夫或者得到当地官府及大户的帮助。我坐车看河,跑一天回来之后洗个澡就累得睡下了。而徐霞客还挑灯夜书,写旅行日记。

是的,徐霞客五十多岁从滇西归来积劳成疾去世,和梁启超、鲁迅年寿相仿。

我不止一次和磊超探讨这个话题——假如靠双脚行走,用一个月或者再长一点时间,亦步亦趋走过郑汴黄河段,咱俩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人像只蚂蚁或虫子一样,在广武山上彳亍行走,一辆辆疾驰的汽车、农用车、摩托车从自己身边经过,弄得灰头土脸的。夜晚连续客宿农家或旅店,吃饭沐浴,问题不少。撑不过一周一旬,心理问题就会产生,体力还在其后。另外,心绪与杂念也折磨人,使人受不了。我们比不了川藏道上磕长头去拉萨的信徒。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