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几十亿,到头来不是荒废就是拆除!全国古镇为何批量倒闭?

B站影视 2024-12-13 08:25 2

摘要:过去十年间,全国已开发或在建的古镇超2800个,而其中至少有100多个被贴上了“死亡名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曾热闹非凡的古镇,如今人去楼空,连卖臭豆腐的小摊都关门了。短短几年,几十亿砸进去,却换来批量倒闭的惨淡结局。

近年来人人抢着建的古镇,为何落得“鬼城”下场?这些失败的古镇,还有翻身机会吗?

烂尾古镇写满“亏钱名单”

要说古镇旅游有多火,随便找个假期去看看那些“爆款”古镇就知道了——游客摩肩接踵,连拍张照都得等人散开。

然而,繁华只是表面,背后藏着一大批“亏钱大户”:全国已经有不少古镇彻底凉凉,甚至变成“空城”。

根据相关统计和报道,过去十年间,全国已开发或在建的古镇超2800个,而其中至少有100多个被贴上了“死亡名单”。

这些古镇,有的投资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却因游客稀少、运营不善而被迫关闭。有的更离谱,刚建成没多久就成了“无人区”。

陕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因影视剧《白鹿原》热播一度吸引大批游客。地方政府砸了3.5亿元建设,期望打造“文化名片”。结果呢?开业不到一年人气迅速滑坡,4年后直接拆除,只剩一片废墟。

拆除中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大门已经被围栏遮挡

再看济南宋风古城,投资高达40亿元,5年时间竟然连主体工程都没完工,如今荒草丛生,几乎无人问津。

即使像湖南的张家界大庸古城,这样已经投入运营的古镇,日子也不好过——2023年大庸古城收入仅500多万元,却亏损了2.49亿元,连停车场收费都成了收入大头!

宋风古城项目工地,已成烂尾工程

有人可能会想,既然古镇凉了,关了就算了,怎么会亏得这么惨?关键在于那些高昂的沉没成本。

首先是巨额投资折旧。大部分古镇的建设费用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而建筑的折旧每年都会计入成本,即使没人来玩,亏损也在持续增加。

其次是运营维护成本。古镇再冷清,也得保持基本运转,保安、保洁、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一样少不了。此外,有些古镇还负担着高额的贷款利息,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债务危机。

有些古镇,曾经也风光过。比如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业初期吸引了大量游客,但由于缺乏持续性的文化活动,很快热度大减。

而更典型的例子是河北的崇礼太舞小镇——这个以滑雪为卖点的古镇,在冬奥会热度过去后迅速冷清下来,投资方为填补资金缺口,不得不将部分项目变卖。

这些倒闭的古镇并不仅仅是商业失败那么简单,它们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地方财政。很多古镇选址偏远,开发商原本希望通过“造古镇”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但一旦项目失败,这些区域的地价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可能变成“鬼城”。

更有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而给予开发商各种补贴,最后不仅古镇没成,连财政资金都赔了进去。

那这亏损的背后,根源在哪儿?

一方面,是无序竞争。全国2800多个古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模仿其他成功案例硬生生“拼”出来的,建筑风格高度雷同,文化内涵匮乏,自然难以长久吸引游客。

另一方面,是市场过热。近几年“古镇经济”的故事,被过度包装,很多地方根本没做好规划,就盲目上马,最终因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而快速崩盘。

总之,古镇开发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从一片热闹到冷冷清清,背后是一大批真金白银被埋在了毫无特色的青砖绿瓦下。真正扎心的是,这样的失败,依然在不断上演。

为何一夜之间全国古镇扎堆儿?

这些年,走到哪儿都能碰到一个“古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仿佛中国突然回到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年代。可短短几年,这些古镇从扎堆冒出到批量倒闭,速度快得让人目瞪口呆。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说为什么古镇突然冒出来,首先得从政策红利和资本逐利说起。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地政府迫切希望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指望“文化+旅游”打开知名度。而古镇——这种自带“历史感”和“文化牌”的项目,成了地方招商引资的香饽饽。

紧接着,商业资本也闻风而动。一个乌镇带火了江南水乡,一个丽江古城带来了不夜城的消费盛宴,资本们纷纷跟风,仿佛谁能复制这套模式,谁就能赚个钵满盆满。

于是,乌镇、周庄、凤凰古城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被无数次拷贝,甚至连没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也开始硬生生“造”古镇。

没错,很多“古镇”完全是依靠现代材料和技术复制出来的伪古镇。

这些地方往往讲一个“传说”,配上几句古风文案,再用砖头砌几个仿古建筑,就成了旅游宣传中的“千年古镇”。游客去了以后,发现满街都是同款麻花铺子、工艺品摊位,不少人直呼“被坑了”。

火得快的东西,往往凉得也快。这些古镇的开发商不知道,真正能打动游客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而不是建筑外壳。他们的逻辑是“有了青砖小瓦,就有了文化”,却忘了没有深厚的历史故事和情感共鸣,游客怎么可能愿意买单?

而且,古镇开发需要长线运营,而不是“一锤子买卖”。然而,很多地方的运营团队没有经验,活动策划、节庆推广、商业管理全都不专业,导致后期无人问津。

古镇爆发式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热捧。但两者的逻辑并不相同——资本追求短期回报,项目好不好看的是能不能快速吸引投资人和游客。而政府关注地方经济和就业,盲目上马古镇项目是为了“撑面子”。

当两者的目标无法一致时,古镇很快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资本撤资,地方政府负债,最后只剩一个空壳摆在那儿。

如今,这场古镇热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冷却,看似迅雷不及掩耳,实则是注定的结果。古镇,真的是个好生意,只是,这生意从来不该靠“复制粘贴”来做。

古镇翻身有戏?拆了不值,改了才活

那些已经冷清到快成“鬼镇”的商业古镇,还有救吗?很多人觉得,不如直接拆了,换个项目开发,但这么干可划不来。其实,这些古镇不是“病入膏肓”,而是没找对路。

要盘活一座古镇,首先得搞清楚它的问题在哪里。是地理位置太偏,游客不来?还是商业气息太重,文化不足?或者,经营团队缺乏专业能力?

位置偏,就去改善交通,拉动营销。文化吸引力不够,就去“补课”,通过挖掘在地故事、增强体验感,重新让游客感兴趣。运营团队不给力就更简单,换人!找专业机构接手,比任由原团队乱来要靠谱得多。

简单来说,先把症结找清楚,再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搞大拆大建。

其次,要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游客的脚是最诚实的,你的古镇是否值得一去,全靠它能否打动人心。

如今的游客见多识广,不是靠几座青砖灰瓦的房子就能吸引的,他们要的是“记忆点”和“独特体验”。

和顺古镇

如果一个古镇原本只是“复制江南水乡”,那就彻底失败了。相反,如果它能围绕自己的本地特色,打造一个有深度的文化故事,就可能有人买单。一个老手艺人、一道本地特色菜、甚至一棵古树,只要故事够好,都是吸引点。

知道云南沙溪古镇吗?它之所以能走出困境、火到国外,就是因为他们重新找回了茶马古道的历史底蕴,把古镇定位为文化遗产保护地,而不是普通的商业旅游区。

如今,旅游不再只是“看风景”,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比如,可以开设传统手工艺的体验课程、举办本地民俗节庆,甚至让游客参与农耕活动,把“看”的旅游升级为“玩”的旅游,让文化“活”起来。

此外,很多古镇的商铺经营模式是一大问题——高租金、低回报,逼得商家清一色卖麻花、臭豆腐。这对游客来说,有何吸引力?

商铺的租金可以灵活调整,尤其是新兴创意品牌和本地特色商家,可以通过“免租期”或“分成模式”吸引入驻,避免满街都是同质化商品。

最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古镇不能只靠“等人来”,而是要主动“找人来”。

这就需要在线上线下的双向结合上下功夫,比如通过短视频展示当地民俗、古镇夜景、特色美食,只要拍得吸引人,很快就能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话题热度。

非遗打铁花在短视频平台爆火

还可以开发数字化服务,提升体验。提供一站式的电子导览、便捷的门票预订,还可以推出互动类小游戏,让游客即使没到现场,也能感受到古镇的魅力。

有些古镇实在吸引不到足够游客,倒不妨考虑转型为“非旅游”用途——二改个拍摄基地,可以将古镇打造成影视剧或综艺节目的拍摄地,为剧组提供服务;

打造文化创意园区,能够吸引艺术家入驻,用古镇特色为创作提供灵感;升级成生态教育基地,结合古镇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研学课程,吸引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这些转型不仅能盘活古镇,还能带来额外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巫山大昌古镇取景地

古镇的复活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规划。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路并非无解。

与其看着它们一天天荒废,不如勇敢尝试,给它们一个新的生命。毕竟,一座有温度的古镇,才是游客和资本都愿意回来的地方。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 商户倒闭、园区荒草丛生,网红白鹿原民俗村为何难逃“短命”

来源:金融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