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隔六年我再次来到香港,上次赴港是参加外甥的婚礼。如今的香港虽不如以前繁华,有些地方甚至略显陈旧,但香港仍有不少值得内地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它的文明程度,街道虽狭窄但很整洁,公共场合不允许吸烟和大声喧哗,在地铁车厢不允许吃东西……
时隔六年我再次来到香港,上次赴港是参加外甥的婚礼。如今的香港虽不如以前繁华,有些地方甚至略显陈旧,但香港仍有不少值得内地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它的文明程度,街道虽狭窄但很整洁,公共场合不允许吸烟和大声喧哗,在地铁车厢不允许吃东西……
其次是香港人的文明礼貌和勤奋精神,有的人甚至打好几份工。香港有点像重庆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人行天桥如同迷宫一样,好在有热心的香港市民指路。香港人表面看似冷漠实际上是有边界感,每逢问路香港同胞总会热心指引。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在国际化、城市管理、法治社会、市民素养等方面都有值得内地学习借鉴的地方。现在访港游客虽有减少,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东方之珠依然拥抱着你。
依我看,内地来港的主要有三类人:购物、旅游和读书。虽然“购物天堂”已名不符实,但香港作为自由港的免税优势,使得奢侈品、电子产品等商品价格更具吸引力。例如2025年春节期间,尖沙咀广东道的奢侈品门店排起长队。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60多岁的大姐,她告诉我现在欧美游客减少,但东南亚和印度游客增加。2024年全年访港旅客约450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3400万,占比75.7%。对于没来过香港的朋友还是值得来的,可以就近见识资本主义世界。
香港的高水平大学也吸引内地学子,自2024/2025学年起,香港八大公立院校(如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至40%,直接推动内地学生录取人数激增,尤其是硕博士,虽然学费较贵,但毕业生可申请签证留港就业。
可惜我的外甥已经移民加拿大。如今香港经济正处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关键阶段,虽面临消费外流、楼市低迷等挑战,但通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强化国际金融与科创枢纽地位,有望逐步实现结构转型。
香港经济学家梁海明博士打了个比喻:香港经济的变化如同餐饮业,特色“餐厅”(行业)仍蓬勃发展,而无特色的“餐厅”正大量倒闭。“香港”这家餐厅的成功在于中西融合的特色,“菜品”(经济)既有中式的深厚底蕴,又有西式的现代创意。
我们还参观了凤凰卫视和香港的一些文化景点,有意思的是香港把警察局和监狱旧址进行文化活化,供游客参观。现代化的媒体和旧时代的监狱,我们由此走进香港新旧两个文化空间。
最值得参观的恐怕是香港故宫博物馆,无论是设计还是馆藏都很不错。我认为只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加强香港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只有这样香港才算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观香港故宫博物馆可以一举两得,因为它每一层都有宽大的观景阳台,整个维多利亚港尽收眼底,让你对香港有一个整体、直观且良好的印象。朋友,你对今日香港怎么看?也说说吧!
来源:谭天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