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青少年科学教育从“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转型?12月12日,塘厦第二初级中学热闹非凡,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里举行。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青少年科学教育从“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转型?12月12日,塘厦第二初级中学热闹非凡,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里举行。
东莞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高万军在开幕式上表示,东莞市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东莞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次大赛是东莞推进科学教育又一重要举措。“一是希望大赛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新起点;二是希望同学们积极创作,展现更多优秀创新成果;三是希望科技辅导老师落实科学教育新要求,推动科学教育新发展。”
据了解,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2005年首次开展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目前,全市参与这项活动的学校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参赛学校由80所增加到400余所,参赛作品由830项增加到近2000项。大赛搭建了各学校相互交流、各师生发挥科创能力的平台,推动一批批师生在省赛、国赛崭露头角,已成为东莞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本次大赛以“创新·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发明创造作品与科学研究论文)竞赛、科技辅导员展评以及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评等三项内容,共收到来自全市33个镇街(园区)396个参赛单位报名参赛,共申报了1794件参赛作品。经过专家初审,选出了464项优秀作品参加现场展评活动。
基于GNNS公益共享交通与共享设备的安全教育科普宣传系统”“智能儿童车内安全监控与报警系统”“基于Kimi大模型与FunAsrChatts的AI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院”……入围现场展评的作品主题丰富多彩,涉及人工智能、公益、环保、安全、文化等热点话题,充分展现了选手们的科研潜质与创新精神。
此次大赛不仅是学生的舞台,更是科技教师展示才华的平台。接下来,东莞市将持续深入推进信息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搭建平台,鼓励片区赛、镇区赛、校区赛等多层次多样化活动举办,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擦亮东莞市科学教育品牌。
【延伸】
东莞塘厦第二初级中学:
培养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作为本届大赛的“东道主”,塘厦第二初级中学梁文典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办学两年来,塘厦第二初级中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学校秉承“人文润心,科技赋能”的办学理念,配备了功能齐全的科学功能室,并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开发了丰富多样的科技教育课程。
近年来,塘厦第二初级中学在科技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中获得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文:李玲 黄婷
受访者供图
【作者】 李玲;黄婷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