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 | 诚邀加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9:26 2

摘要:零碳园区作为“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国家顶层规划、地方省市的积极推动下,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进一步助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作为中国能源报旗下能源领域产经类智库机构,发起成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

零碳园区作为“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国家顶层规划、地方省市的积极推动下,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进一步助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作为中国能源报旗下能源领域产经类智库机构,发起成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筹),旨在联动各地方政府、园区、产业链企业、行业机构等,搭建零碳园区对接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筹)主要开展(近)零碳园区相关的课题研究、标准制订、交流研讨、专业培训、产融对接、教育宣传、规划咨询与技术服务等工作。为切实发挥专委会的引领作用,加强本领域企业、专家学者之间的直接有效沟通,推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共享共促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快速发展,现面向全国招募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筹)发起会员单位、个人会员以及专家库专家,诚邀各企业、园区、协会智库、科研高校等相关单位及个人加入。具体通知如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征集范围

从事(近)零碳园区相关的园区、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家学者。

二、基本条件

(一)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基本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加入专委会的意愿,认同并积极参与专委会的工作与活动,从事、支持零碳园区发展的园区、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二)专家库专家基本条件

由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的高层次专家组成,入库专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80岁,具有正高级以上职称,熟悉零碳园区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认真、公平承接项目咨询或履行项目评审等职责。

三、加入流程

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意向单位、个人、专家可填写申请表格(后附),将签字盖章后的表格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扫描件一并发送至秘书处审核,邮箱:zgnyb2025@163.com

秘书处联系电话: 010-65367131

四、会员服务内容

依托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资源优势、公信影响力,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筹)深度链接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园区、企业、院士专家、金融机构等,持续开展产业研究、标准制定、行业报告、企业战略、项目规划等专业化咨询服务,并组织开展碳中和/零碳园区认证、典型案例评选、媒体传播以及会议研讨等增值服务,深入打通零碳园区全产业生态链条。

(一)技术应用及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专家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建立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融合配置,搭建供需服务平台,缩短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加速技术市场化进程。

(二)培训咨询服务:为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供零碳园区建设专业培训、指导,包括政策解读、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知识产权等方面,开展零碳园区技术、战略、市场以及专业化咨询服务,综合提升技术、管理、市场竞争力。

(三)标准与报告编撰:(参)编写零碳园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技术规范等行业、团体、国家标准,推动产品认证、质量检测等体系的建立完善,填补园区低碳建设领域相关标准空白;组织编写、审定零碳园区行业发展报告,系统梳理园区建设相关政策、技术应用、标准专利、融资等。

(四)碳资产管理:联合开发园区碳资产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碳监测与计量、多维度碳足迹分析与评估、综合性碳资产管理、个性化碳账户与减排服务,精准化、规范化管理园区碳排放资产。

(五)园区规划设计评定:围绕零碳智造等特征,从顶层设计、能源利用与减排规划、数字化技术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制定整体、可行、有效的设计评定方案。

(六)品牌案例推广:面向全国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典型案例征集,如园区规划、能源管理、绿色建筑、交通物流、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典型实践,组织专家评审,选树优秀案例并推广传播。

(七)商务考察交流:举办(国内外)典型零碳园区项目实地考察观摩,赴零碳园区典范企业走访调研,了解投资环境、市场需求、创新模式,连接政企、衔接内外、对接供需,为企业拓展合作商机,搭建供需平台,链接产业链及项目高效转化。

(八)政策宣贯:深化政策理解,赋能行业发展,宣贯政府有关的政策、法规,搭建政府与企业间桥梁,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提出零碳园区(产业)发展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能源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