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大国重器世界第一?打破武器“万国造”,美军航母遇克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18:54 1

摘要:这家伙是洲际弹道导弹里的顶流,射程能到1.4万公里,从中国随便哪个角落发射,地球另一头的目标都跑不了。

要说中国的大杀器,东风-41绝对得排头一个。

这家伙是洲际弹道导弹里的顶流,射程能到1.4万公里,从中国随便哪个角落发射,地球另一头的目标都跑不了。

公开数据显示,它能携带多枚分导式弹头,最多能带10个,每颗都能单独锁定目标,精度据说能控制在百米以内。

跟美国“民兵-3”和俄罗斯“白杨-M”比,东风-41的射程硬是多甩出一截。

更牛的是,它还能公路机动发射,开着车到处跑,想打哪打哪,反应速度快得让对手头疼。

2019年国庆阅兵上,这家伙一亮相,西方媒体直接炸锅,BBC就说它是“中国最强核威慑”,连美军的反导系统都得掂量掂量。

歼-20,咱自家的隐形战机,亚洲第一个量产的第五代战斗机。

2011年首飞,2017年服役,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巡航,时速超2马赫(约2500公里/小时)。

它还带隐身涂层,雷达反射截面据说比F-22还低,加上超视距打击能力,空战里基本是“看不见我,但我能打你”。

美国有F-22和F-35,俄罗斯有苏-57,但歼-20在亚洲那是独一份。日本F-35还得靠买,印度连个影子都没有。

歼-20的航电系统,比如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能同时追踪几十个目标,搭配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开外,打得美军F-35都得绕着走。

2021年珠海航展上,歼-20双机编队秀机动性,直接让老外看傻眼。

055型驱逐舰,海军粉儿嘴里常说的“万吨大驱”,排水量1.2万吨,112个垂发单元,火力配置拉满。垂发就是垂直发射系统,能打反舰、防空、反潜、对陆攻击导弹,啥活儿都能干。

它的相控阵雷达能360度无死角探测,探测距离据说超400公里,连隐身目标都跑不掉。

跟美国“阿利·伯克”级(96个垂发单元)和日本“爱宕”级(96个单元)一比,055的火力密度直接碾压。

2020年首舰“南昌舰”服役后,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直呼它是“全球最强驱逐舰”。

更别提它还能带鹰击-18反舰导弹,射程500公里以上,航母见了都得哆嗦。

东风-17是高超音速导弹里的狠角色,速度10马赫起步,射程2000公里上下。它用的是“助推-滑翔”技术,弹道飘忽不定,像跳舞似的,现有反导系统基本拦不住。

2019年阅兵一亮相,美国智库直接炸了,说它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

比起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东风-17的速度和突防能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尤其它还能打航母,搭配反舰弹头,一发下去,航母编队基本没脾气。

美军自己模拟过,结论是:现有“宙斯盾”系统拦它,成功率低得可怜。

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无人机,能飞到4万米高空,速度4马赫以上,隐身性能拉满。它的任务是侦察,专门盯着海上目标。

2020年珠海航展上曝光后,外媒分析说,它能快速锁定目标位置,配合东风-17或者东风-26,直接让航母无处可躲。

美国有“全球鹰”,但速度慢,高度也比不过无侦-8。关键这家伙还能自主返航,续航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堪称反航母体系里的“眼睛”。

东风-26,外号“关岛快递”,射程能到4000公里,专门对付海上目标。它能打航母,精度高到吓人,据说能打中移动靶,误差不超过10米。

2015年亮相后,美国五角大楼直接慌了,因为关岛基地正好在射程里。

跟东风-17比,它速度稍慢,但射程更远,弹头威力也更大。美军模拟过,航母如果被东风-26锁定,基本没跑路的机会。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工业底子薄得像纸,武器全是“进口货”。抗美援朝时,咱用的是苏联的米格-15,美国的M1步枪,日本的三八大盖,五花八门,维修都头疼。

后来冷战时期,苏联援助一断,咱只能自己摸索。那时候的武器,性能凑合,但关键技术全攥在别人手里。

改革开放后,国家憋着一口气搞军工。从80年代的“东风-5”到现在的东风-41,从歼-7到歼-20,中国军工一步步爬坡。

尤其是最近20年,科技投入猛增,北斗导航、量子通信、高超音速技术……这些硬核玩意儿全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

现在中国军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套体系在发力。导弹有北航、北理工的空气动力学撑腰;舰艇有哈工大的焊接技术加持;无人机有中科院的电子系统保驾护航。

2022年国防预算1900亿美元,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效率高,成果实打实。

美军航母一直是大国博弈里的“王牌”,10万吨的大家伙,带着几十架战机,满世界跑,谁见了都怵。但中国这几年搞的反航母体系,直接让这王牌不香了。

东风-26射程翻倍,能覆盖第二岛链。东风-17速度快到拦不住,航母的“噩梦”。无侦-8侦察定位,精确到分钟。

这套组合拳,侦察、锁定、打击一条龙,航母跑都没地儿跑。美国兰德公司模拟过,美军航母在东风-26射程内,生存率不到30%。

高超音速武器简单说,就是快到你反应不过来。美军“标准-6”反导导弹,速度3马赫,拦截范围也就200公里,而东风-17速度10马赫起步,弹道还变来变去,拦它跟抓空气差不多。

2021年,美国国防部长公开说:“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领先我们至少5年。”

以前美军航母往亚太一摆,谁都得掂量掂量。现在东风导弹一瞄,航母得老老实实往后撤。2020年南海对峙,美军两艘航母来了又走,没敢硬碰硬。

军事专家分析,中国这套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已经让航母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大国重器的下一站

东风-41以后,可能还有东风-51,射程、精度再升级。

歼-20也在改进,听说歼-20B要上矢量发动机,机动性更强。055大驱后面还有055A,垂发单元可能加到128个,火力更猛。

单件武器再牛,也得靠体系撑腰。未来中国会更注重卫星、无人机、导弹的联动,像无侦-8这种“眼睛”,会越来越多。

北斗系统已经全球组网,定位精度到厘米级,反航母作战只会更准。

大国重器不光是打仗用的,更是战略博弈的筹码。

东风-41一亮相,北约就得重新算账;055下水,日本海上自卫队压力山大。这些装备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音更硬。

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中国一重建造“大国重器” 填补国内空白 国际在线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