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无效≠生命终结!DC疫苗联合放疗助小肠癌显著缩小,症状改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9:01 1

摘要:对于手术、放疗或化疗均无效的晚期癌症患者,目前全球标准治疗为姑息治疗。IV期小肠癌因无法手术和放疗,首选FOLFOX(亚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疗法;若治疗无效,可尝试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帕尼单抗等化疗方案,但疗效有限。当化疗失败后,患者通常仅能接受姑息治疗

对于手术、放疗或化疗均无效的晚期癌症患者,目前全球标准治疗为姑息治疗。IV期小肠癌因无法手术和放疗,首选FOLFOX(亚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疗法;若治疗无效,可尝试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帕尼单抗等化疗方案,但疗效有限。当化疗失败后,患者通常仅能接受姑息治疗。而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5年5月5日,全球知名《Cureus》报道了一则突破性案例:一位化疗无效的小肠癌患者,经调强放疗(IMRT)+两种树突状细胞疫苗(WT1-DC、α-Galcer-DC)联合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整体健康状况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为晚期癌症治疗困境撕开了一道希望之光,更预示着免疫治疗与精准医学的深度融合将引领抗癌新趋势,让更多“无药可治”的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截图源自“Cureus”

双DC疫苗联合放疗创奇迹:化疗无效小肠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症状明显改善

树突状细胞(DC)疫苗疗法是一种通过将特定癌症抗原呈递给T细胞、增强患者抗肿瘤免疫力的免疫细胞疗法。其中,WT1抗原可在体外被树突状细胞识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将其列为临床有效的常见癌症抗原之一,WT1-树突状细胞疫苗(WT1-DC)正是基于这一机制开发的疗法。

《Cureus》报告了一例40岁晚期小肠癌男性患者的救治案例:患者伴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腹膜播散,对化疗无反应,并出现胆管和十二指肠梗阻,接受胆管支架置入及中心静脉营养治疗。因腹部癌痛剧烈,患者先接受8Gy单次姑息性调强放射治疗(IMRT),但疼痛控制不佳,体能状态(PS)评分仅4分,需依靠轮椅活动。随后,患者入组接受WT1-DC联合放疗的创新治疗方案:在IMRT放疗3周后,启动WT1-DC+α-半乳糖神经酰胺脉冲树突状细胞(α-Galcer-DC)+纳武单抗输注治疗,并配合两次活化淋巴细胞治疗,总疗程约3个月。

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前后3个月腹部CT显示,小肠癌病灶显著减少(详见下图)。此外,血液检查显示,CA19-9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胆红素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

更令人振奋的是,伴随病情改善,患者腹痛缓解,恢复流质饮食,体能状态评分提升至2分,无需拐杖即可步行至医院,并能自主完成如厕、洗澡等日常活动

▼DC免疫治疗前后癌症大小的变化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总之,上述案例表明,放疗与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癌症进展,为化疗无效的晚期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尤其是WT1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脉冲树突状细胞的双疫苗疗法,其协同激发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可能优于单一疗法,为晚期癌症的免疫联合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我国多款DC疫苗正在开展临床研究,布局肺癌、卵巢癌等癌种,免疫治疗再添中国力量!

相信看完上面的案例,肿瘤患者一定重燃了希望!好消息是,目前我国有多款在研的DC疫苗,正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款癌症展开临床研究。

1、DCVAC/LuCa疫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

DCVAC/LuCa是美国研发的一款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一项冲击晚期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结果公布:DCVAC/LuCa疫苗联合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T)达45%,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74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6%

2、Tedopi疫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

2020年4月1日,新型抗癌疫苗Tedopi在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阳性结果。入组的所有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耐药或治疗失败后,接受二线或三线Tedopi疫苗治疗,一年的总生存(OS)率达到46%,远超预设的25%

3、DCVAC/OvCa疫苗:针对卵巢癌

SOV02二期临床试验显示:对于复发、铂敏感的上皮卵巢癌患者,在标准卡铂和吉西他滨方案中加入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DCVAC/OvCa,可使晚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OS)延长一年多。而且,DCVAC/OvCa将卵巢癌二线治疗的死亡风险降低了62%,总生存期(OS)显著增加13.4个月,中位数无进展生存率(mPFS)增加了1.8个月

小编寄语

WT1作为关键基因的调控因子,在众多癌症中广泛表达。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报道,WT1在癌症表达率、免疫原性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表现出色。正因如此,WT1常被用作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的抗原。而日本是全球率先批准使用免疫疗法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唯一对再生医疗进行立法的国家。该国相继研发出多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免疫治疗手段,像树突状细胞(DC)疫苗、融合细胞疗法等。其中,日本的WT1-DC不仅能够诱导针对原发性肿瘤的免疫应答,还能对转移性肿瘤产生免疫应答。目前,这项技术正在日本开展医保临床试验,有望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最后小编温馨提示,随着抗癌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逐渐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是在权威医院传统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再结合患者自身的经济情况,辅助免疫细胞治疗(如WT1-DC、NK细胞疗法)、电场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以达到巩固传统治疗效果、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目的。想了解WT1树突细胞疫苗或国内外其他抗癌新技的患者,可以先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了解详细的入排标准。

[1]Nagai H,et al.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Therapy, Wim's Tumor 1 (WT1) Dendritic Cell Vaccine Therapy, and α-Galactosylceramide-Pulsed Dendritic Cell Vaccine Therapy for End-Stage Small Bowel Cancer. Cureus. 2024 Jul 20;16(7):e64972. doi: 10.7759/cureus.64972. Erratum in: Cureus. 2025 May 5;17(5):c220.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