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山城,蓝花楹缀满枝头,城市的文化脉搏随艺术韵律跃动。5月19日,以“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题的2025年重庆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启动。
五月的山城,蓝花楹缀满枝头,城市的文化脉搏随艺术韵律跃动。5月19日,以“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题的2025年重庆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1+1+N”模式串联400余场活动
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19日下午,2025年重庆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赛事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在群星剧院举行,正式拉开了本次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序幕。
近年来,全市文化馆致力于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开设适合老、中、青、幼全年龄段群体的美育课堂,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围绕提升“渝”字号作品质量、重塑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机制、组织实施各类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等重点工作,聚力推动全市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介绍,作为全市文化馆龙头的市群艺馆,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艺术普及、服务大众”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内部机制改革和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近两年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和“中国芭蕾艺术普及推广中心”两项称号,同时挂牌成立“重庆市民艺术夜校”和“重庆老年艺术大学”,常年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为社会大众搭建起自我创作、自我参与、自我表现的广阔舞台。
据了解,本次宣传周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市文旅志愿服务总队承办,携手40个区县文化馆,紧扣“动+静”“来+去”“内+外”的融合逻辑以及双线联动的服务方式,不仅充分发挥文化馆馆舍既有平台的阵地优势,而且“问需投放”,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在8.24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以“1+1+N”模式(1场启动仪式、1次全区域范围推介展示、N场自办特色活动),串联起非遗体验、展演、展览、比赛、讲座、数字互动、直播、慕课等40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让市民在15分钟步行半径内尽享文化滋养。
基层巡演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家门口
演出现场。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今年9月至10月,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二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音乐、戏剧决赛将在重庆举办。启动仪式上,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赵明全向群星奖赛事和惠民演出举办地区县代表及参与志愿服务院校代表授予“第二十届群星奖赛事志愿团队”旗帜,标志着群星奖赛事志愿者招募的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大地情深 群星惠民”重庆市群星奖选拔优秀作品基层巡演也同步启动。本届群星奖重庆选拔活动遴选出了小品《一票难求》、四川清音《大地芳华》、广场舞《愉快起舞》等多件“渝字号”精品,即日起将深入镇街、村社、企业、学校开展巡演,让基层群众共享群文创作成果。
文化服务“双向互动”
构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与此同时,“文艺赋美 渝你同行”2025年重庆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走进市群艺馆507,一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抬手录世界”视频培训活动正在有序开展;而在馆外,30余个区县的文化馆志愿服务项目以图文展板形式集中亮相,丰都“巾帼夜校”、长寿“辉叔故事会”、铜梁安居丘田间农民画乡志愿服务、石柱“跟我学跳民族舞”、万盛“非遗进校园”等特色项目尽收眼底。
最热闹的当属在群星美术馆户外展厅举行的“非遗好物·渝你有约”非遗集市暨传承人志愿服务活动。糖画传承人用糖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大渡口区麦草艺画展位前,市民好奇地观察着麦草制作的精美画作,独特质感与艺术效果让人啧啧称奇;身穿一袭传统服饰的传承人现场展示起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技艺,绚丽图案在织机上逐渐成型,诉说着土家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美食区,隆林火烧糯米酒散发出醇厚酒香,合川橘饼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罗氏怪味胡豆的酥脆口感令食客纷纷点赞。
“2025年重庆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以‘科技赋能、全域联动、全民美育’为核心,通过创新形式和跨界融合,将文化服务从‘单向输送’升级为‘双向互动’,深度嵌入社区生活场景,让市民在家门口参与高品质文化服务,为构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提供核心支撑。”任竞表示。
据了解,本次宣传周还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和直播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全国优质文化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便捷服务。不管是线下活动的信息查询、预约报名,还是线上活动的资源共享、深度参与,均可通过“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及“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实现。(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