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食复刻文物:让历史在舌尖“活”起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18:31 1

摘要:在大众印象里,文物总是安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柜中,只能隔着玻璃用眼睛记住它们的模样,和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长河。近日,一则“用美食复刻文物”的视频在全网爆火。这种方式让我们得以与文物进行“亲密接触”,拉近了我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5月18日 央视新闻

□罗迪(山西大学)

在大众印象里,文物总是安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柜中,只能隔着玻璃用眼睛记住它们的模样,和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长河。近日,一则“用美食复刻文物”的视频在全网爆火。这种方式让我们得以与文物进行“亲密接触”,拉近了我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5月18日 央视新闻)

视频中,美食博主用巧克力精心雕刻出圆明园、太和殿、越王勾践剑等文物,用甜品把历史变成能吃的故事。这场美食复刻文物的热潮,不仅仅是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用美食表现文物,其意义何在?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新颖的文化体验方式极具吸引力。身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说教式文化传播形式,而是更愿意通过有趣、创意的方式去探索历史文化。美食复刻文物正好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沉浸式体验”的需求,让我们在唇齿之间感受悠久历史的魅力,从而激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社交媒体上,#文物美食挑战#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无数年轻人自发参与到美食复刻文物的创作与分享中。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打破了文物与大众之间的隔阂,降低了文化认知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触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同时,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多元化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山西博物院将镇馆之宝鸟尊制成芒果味雪糕,还原了青铜器最初的金色光泽,让游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文物的独特魅力。

然而,在这场热潮背后,也需要保持理性与思考。一方面,美食复刻文物不能仅仅追求外形的相似,更应该注重对文物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文博人员参与指导,避免出现文化误读。唯有把握住文化内核,才能把这些在网上一时爆火的美食变为长红。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与品质把控同样不容忽视,不能为了追求创意而忽视食品本身的质量。只有在保证文化内涵与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食复刻文物才能持续下去。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时代,美食复刻文物只是文化创新的一个缩影。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有趣、新颖的文化传播方式出现,让我们一起期待历史与现代的更多奇妙碰撞,共同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让中华文明在创新中生生不息,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