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发新财报,ToB 业务亮眼;Manus 全面开放注册;OpenAI 发布云端软件工程Agent Codex-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7:53 1

摘要:AI 技术正在成为全球技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腾讯、阿里云和思科各自采取不同策略,推动 AI 从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的全面渗透。腾讯稳步加码 ToB 业务,阿里云则依赖 AI 产品的高速增长,而思科则通过 AI 和平台化战略,紧跟行业趋势。

文 | 牛透社

AI 技术正在成为全球技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腾讯、阿里云和思科各自采取不同策略,推动 AI 从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的全面渗透。腾讯稳步加码 ToB 业务,阿里云则依赖 AI 产品的高速增长,而思科则通过 AI 和平台化战略,紧跟行业趋势。

同时,Moonvalley、Akido Labs 和 Rippling 等企业的融资并购,AI 正在深度渗透创意产业、医疗和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竞争焦点正向技术整合与实际应用转移。

政策与资本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 AI 的普及。Manus 全面开放注册和悠易科技的战略升级,标志着 AI 技术从稀缺资源到普及应用的转变。AI 不仅突破了行业边界,还带动了智能化运营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竞争将依赖于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

财报动态:腾讯、阿里、思科发新一季财报

腾讯 2025Q1 财报:To B 业务营收 549 亿元

牛透社 5 月 14 日消息,腾讯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 2025 年第一季度总营收 1800 亿元。其中,ToB 业务营收 549 亿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AI 能力已经在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我们亦加大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 AI 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阿里云 2025 财年 Q4 收入 301.27 亿元,同比增长 18%

牛透社 5 月 15 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新季度业绩,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的第四季度,阿里云收入 301.27 亿元,同比增长 18%,AI 相关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财报表示,这一增长势头主要由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包括 AI 相关产品的采用增加。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AI 相关产品在众多的行业垂直领域获得更广泛应用,包括互联网、零售、制造业和媒体,并越来越侧重于增值应用。未来,阿里云将继续对客户增长与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包括 AI 产品和服务,以提升 AI 领域的云采用量,并维持市场领先地位。

思科系统公司发布第三季度财报,AI 订单达 6 亿美元超预期

牛透社美东时间 5 月 15 日消息,网络设备巨头思科系统公司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并上调全年展望,AI 产品订单达 6 亿美元,远超 2025 财年 10 亿美元目标的推进节奏。

本季产品收入增长 15%,安全业务受 Splunk 并购与 SASE 方案推动激增 54%,与英伟达合作构建基于 Silicon One 芯片的统一架构体系,并发布量子网络纠缠芯片。管理层表示 AI 部署与技术升级驱动 IT 支出,平台战略释放协同价值,同时宣布 CFO 斯科特·赫恩退休,马克·帕特森接任。

【侃两句】
腾讯、阿里云、思科三家公司都在加速 AI 投入,但每家的打法不同。从财报来看,AI 和云计算正成为大公司增长的新引擎。
腾讯的 ToB 业务已经贡献了 549 亿营收,虽然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但马化腾提到 AI 的作用显然没少加码。这家“社交帝国”也在悄悄布局 AI 和元宝应用,可能想从 AI 领域分一杯羹,但稳重得像个副业。
阿里云的 Q4 收入 301 亿,AI 产品保持三位数增长,依旧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虽然他们的 AI 很牛,但也得防止过于依赖这种“拼技术”的增长模式,得看后续如何持续创新。
思科则稳扎稳打,AI 订单突破 6 亿美元,安全业务大涨,显然抓住了 AI 和平台战略的趋势。不过,CFO 退休的事儿,似乎透露着一丝“换血”的味道。

产品发布/更新

主打“氛围编程”的初创公司 Windsurf 发布 SWE–1 系列 AI 模型,开发效率最高提升 99%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原 Codeium 平台 Windsurf 正式发布首款自主研发 AI 模型家族 SWE – 1 系列,包含 SWE – 1、SWE – 1 – lite 和 SWE – 1 – mini 三款产品。该系列通过流感知架构突破复杂任务处理瓶颈,宣称可将开发效率提升 99%,覆盖完整软件工程生命周期。

旗舰版 SWE – 1 性能对标 Claude3.5 Sonnet,部署成本降低 28%;SWE – 1 – mini 响应速度提升 300%。此次发布标志着 Windsurf 完成从第三方模型依赖到自主技术生态的战略转型,正值其被传获 OpenAI 30 亿美元收购要约期间。公司宣布将机器学习团队规模扩大三倍,持续迭代 SWE 系列模型。

腾讯发布第三代 AI 图像生成系统混元图像 2.0,推理效率达毫秒级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腾讯发布第三代 AI 图像生成系统混元图像 2.0(Hunyuan Image 2.0),该产品通过架构革新将推理时间压缩至毫秒级,参数量提升一个数量级,并支持“边输入边生成”的交互模式。

混元图像 2.0 在 GenEval 国际基准测试中实现 95% 的复杂指令执行准确率,生成图像细节达超写实水准。其 “实时绘画板” 功能可同步呈现线稿着色效果,助力创意产业工作流升级。腾讯研究院透露,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大模型已进入研发阶段。

百度 AI 搜索推出国内首个深度搜索系统及创新功能模块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百度 AI 搜索正式推出国内首个基于百亿级内容库构建的深度搜索(DeepSearch)系统,同步上线个人知识库、智能创作画布等创新功能模块。

此次升级新增行业报告文档智能解析、自动化工作报告生成、网页可视化搭建等实用功能,重点强化知识管理与智能创作能力。百度 AI 搜索核心业务为 AI 驱动的内容检索与智能工具开发,目前所有新功能已向公众免费开放使用。

谷歌 DeepMind 发布 AlphaCode Evolve 系统,数据中心效能提升创纪录

牛透社 5 月 16 日消息,Google DeepMind 发布了其最新项目AlphaEvolve,结合了 Gemini AI 模型的编程能力和进化算法的创新方法,突破了传统算法的局限,推动了 AI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AlphaEvolve 不仅在算法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数据中心调度、芯片设计以及大语言模型优化等实际问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在算法创新方面,AlphaEvolve 成功改进了已有的矩阵计算算法,超越使用了 56 年的 Strassen 算法,通过减少计算步骤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更重要的是,AlphaEvolve 能够自动生成新的、经验证的高效算法,能够解决数据中心任务调度和芯片设计等复杂问题。这些创新的算法不仅表现出AI的超人编程能力,更展示了其在优化现代 AI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

Bluecore 在 Shopify 推出 AI 购物助手 alby,用户参与度达行业均值 15 倍

牛透社 5 月 17 日消息,科技零售公司 Bluecore 发布人工智能购物助手 alby,该产品具备主动式交互模型与持续学习能力,主要应用于 Shopify 平台商户的实时消费者问答及商品推荐场景。

alby 可自动对接商户产品目录实现零门槛部署,用户参与度达行业均值 15 倍,过去半年累计发起超 800 万次对话。目前首批用户覆盖 WayB、Denali Electronics 等多个垂直领域,未来将拓展全渠道交互能力。

容智信息发布 Agent-100 与 Hyper Agent 平台,推出企业级 AI 智能体全周期解决方案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7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容智信息发布 Agent-100 智能体平台与 Hyper Agent 智能体开发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从快速部署到深度定制的 AI 智能体全周期解决方案。Agent-100 平台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企业服务(ToB)领域的智能体产品矩阵,内置超过 100 个垂直行业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金融租赁及政务服务等场景,其术语准确率达 100%,句间逻辑连贯性指数达 98.7%,符合 ISO 17100:2015 国际翻译质量标准。

容智信息曾于 2020 年 12 月完成 A 轮融资,由华泰创新领投,凯泰资本、用友产业投资等机构共同参与。

AWS 开源 AI Agent开发工具包 Strands Agents SDK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美东时间)消息,亚马逊云服务公司(AWS)发布人工智能代理开发工具包 Strands Agents SDK,该产品具备多供应商大语言模型整合能力与自动化工具发现机制,主要应用于 AI 代理开发领域。

该 SDK 可将 AI 代理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日级别,支持整合 Amazon Bedrock、Anthropic 等主流大模型服务,内置 20 余个预置工具。AWS 核心业务团队已在 Amazon Q Developer 等生产环境部署该方案。

OpenAI 推出 Codex AI 软件工程 Agent 研究预览版,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

牛透社 5 月 16 日消息,OpenAI 发布云端软件工程Agent Codex – 1,该产品具备多任务并行处理、企业级安全隔离环境及多模态交互能力,主要应用于软件开发全流程自动化。它能够长时间自主运行,能够编写功能、修复错误、解答代码库特定问题、运行测试并提出拉取请求——所有任务都在安全、隔离的云沙盒中运行。

技术参数包括输入 token 每百万 1.5 美元/输出 token 每百万 6 美元的定价策略,内部测试显示其性能超越 GPT – 5。客户案例涵盖思科产品线加速开发与 Kodiak 代码可靠性提升。同期 Windsurf 发布 SWE – 1 代码大模型,采用独创序列化训练框架,与 OpenAI 形成技术对冲。产业数据显示近 12 周开发类 AI 工具流量激增 75%。

LangChain 发布 LangGraph 平台并强化开源承诺,月下载量破 7200 万次

牛透社 5 月 15 日消息,AI 框架编排平台 LangChain 发布 LangGraph 智能体编排框架及配套部署平台,新增一键部署、水平扩展、持久化记忆层等企业级功能,并推出可视化控制台管理多智能体架构,适用于需要精细控制认知架构的复杂场景。

LangChain 上月下载量达 7230 万次,其 Python 和 JavaScript 框架已汇聚 4500 名贡献者,数量超过 Apache Spark。该企业自 2022 年成立以来持续扩展产品矩阵,坚持开源原则与技术中立,已与谷歌、思科等企业建立智能体互操作性合作。配套的 LangSmith 观测平台可实时追踪智能体运行指标,测试阶段已有超 370 个开发团队采用。

通付盾发布 Legion 智能体矩阵,布局万亿美元智能体经济市场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通付盾发布智能体矩阵,包括销售智能体「招财猫(CAT)」、隐私智能体「快乐猪(PIG)」及风控智能体「神烦狗(DOGE)」,主要应用于全流程销售自动化、群聊安全范式重构及一体化风控体系构建。

通付盾基于 Legion 技术架构开发智能体矩阵,其核心能力涵盖多渠道智能获客、分布式特征提取、动态风险评估等技术模块,目标支撑万亿美元规模的智能体经济生态。Legion 体系通过数字身份、通用协议及数据容器三大基石,实现多智能体协同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腾讯混元发布毫秒级实时图像生成模型 Hunyuan Image 2.0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腾讯混元发布业界首个毫秒级实时图像生成大模型 Hunyuan Image 2.0,该模型参数规模较前代提升数十倍,支持文本、语音、草图多模态交互并同步生成写实质感图像。

Hunyuan Image 2.0 基于单双流 DiT 架构实现效率突破,首次引入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作为文本编码器,结合结构化描述系统精准解析语义与视觉意图。腾讯混元为腾讯旗下聚焦生成式 AI 技术的研发团队,其图像生成技术持续领跑行业。

Perplexity AI 联手 PayPal,将对话式搜索升级为即时购物入口

牛透社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将与 PayPal 达成合作,正式上线一项新功能:用户在使用 Perplexity 搜索商品、预订旅行或购买门票时,可通过对话界面直接完成支付,实现“边聊边买”的对话式购物体验。

这项合作标志着 Perplexity 在“代理型电商”(Agentic Commerce)上的重要布局,借助 PayPal 全球支付网络,让全球用户都能实现一站式购物流程——从搜索灵感到支付结算,无需跳转平台。

Manus 发布图像生成 Agent

牛透社 5 月 15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 Manus 宣布推出全新图像生成 Agent,进一步强化其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通用代理平台的能力。该工具不仅可生成高质量图像,还具备用户意图理解、解决方案规划及多工具协同能力,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如 “设计新产品营销海报” “创建科幻游戏场景图”)触发全流程任务执行,自动完成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图像生成模型及文本生成、代码编写等工具的调用。

新功能已在创意设计、游戏开发、营销电商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助力设计师快速产出定制化视觉资产,加速游戏前期场景制作,以及实现产品宣传图自动生成与跨平台部署。消息发布后,社交媒体热议其 “任务解决方案级” 价值,认为该 Agent 推动 AI 代理技术向更高自主性演进,或对传统设计流程形成革新冲击。

MiniMax 发布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 Speech – 02

牛透社 5 月 16 日消息,人工智能公司 MiniMax 发布全新一代文本转语音(TTS)模型 Speech – 02,该产品具备零样本语音克隆技术和 Flow – VAE 混合架构两项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跨语种语音合成场景。

Speech – 02 在字错率(WER)和说话人相似度(SIM)上刷新行业最高纪录,运营成本仅为竞品 ElevenLabs 的四分之一,语音合成效果较传统方法提升达 37%,并支持中英日韩等 12 种语言。MiniMax 专注于人工智能语音合成领域,其开发的 T2V 框架结合开放式自然语言描述与结构化标签信息,实现音色克隆与语音定制的多功能突破。

【侃两句】
从自主 AI 模型的推出到跨行业应用的持续扩展,各家企业都在加速创新,推动 AI从研发工具到实际应用的全方位渗透。
AI 技术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大模型的突破,更在细化应用场景中不断挖掘新潜力,从而推动多个行业的深度变革。随着越来越多的 AI 产品进入市场,如何在应用层实现技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1. Windsurf 和 OpenAI 的竞争:Windsurf 发布的 SWE-1 系列 AI 模型,标志着其从第三方依赖到自主研发的关键转型。特别是它提高开发效率 99% 的宣称,与 OpenAI 的 Codex AI 软件工程 Agent 形成鲜明对比,市场上模型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2. 腾讯混元图像 2.0 和百度深度搜索系统:腾讯推出的Hunyuan Image 2.0,通过毫秒级的实时图像生成,明显提升了 AI 图像处理的响应速度,这对于创意产业和实时交互领域尤为重要。而百度的深度搜索系统进一步优化了智能创作与知识管理,这种工具的普及意味着企业级AI将更注重跨领域的整合与实用性。
3. AI 在零售和客户服务中的应用:Bluecore 和容智信息的 AI 产品为电商和企业客户提供了全新的智能体解决方案,这些工具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在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的自动化运营。尤其是 Bluecore 推出的 AI 购物助手,用户参与度超过行业均值 15 倍,充分证明了 AI 的潜力。
4. 技术平台的进化:AWS 的 Strands Agents SDK 和 LangChain 的 LangGraph 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开放和灵活的 AI Agent 架构,AI 开发工具和平台的不断优化,也将助力更多企业在 AI 领域实现技术创新。

ToB 融资/并购

Moonvalley 完成 5300 万美元融资,AI 视频模型 Marey 实现 30 秒高清生成

牛透社北京时间 5 月 16 日消息,洛杉矶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初创公司 Moonvalley 宣布完成 5300 万美元新融资,其中最新追加的 1000 万美元为现金投资,投资方包括未具名 14 家机构。叠加去年种子轮融资后,公司总融资额达约 1.24 亿美元。

Moonvalley 专注于 AI 视频生成技术,其与 Asteria 联合开发的 Marey 模型支持最长 30 秒高清视频生成,并具备精细化镜头运动控制参数。公司通过授权协议采购训练数据,建立内容安全机制与三重保障体系,计划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生成式视频技术服务。

Cohere 收购 AI 企业工具开发商 Ottogrid

牛透社 太平洋时间 5 月 16 日消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Cohere 宣布收购总部位于温哥华的 Ottogrid 平台。

Ottogrid 专注于开发企业级工具,用于自动化特定类型的高阶市场研究,其前身为 Cognosys,于 2023 年成立,2024 年 10 月完成品牌重塑。未来规划包括将 Ottogrid 技术整合至 Cohere 的类 ChatGPT 应用 North,通过智能表格技术提升企业员工效率。Cohere 近期年化收入已突破 1 亿美元,战略重心转向为医疗、政府和金融领域提供私有化人工智能部署方案。

Akido Labs 获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推动 AI 医疗平台覆盖资源不足群体

牛透社美东时间 5 月 15 日消息,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公司明道实验室宣布完成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橡树健康医疗基金领投,Greco Risk Partners、SNR Denton Group Ltd. 及既有投资者 Y Combinator、Future Communities Capital、谷歌 DeepMind 与谷歌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杰夫·迪恩、综合血液与癌症中心等跟投。

明道实验室成立于 2015 年,专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其 AI 临床辅助系统 ScopeAI 可动态生成临床问题、实时记录诊疗数据并持续学习优化,通过自动化 80% 的接诊记录与文书工作提升医疗机构接诊能力。本轮资金将用于扩展 ScopeAI 在街头医疗项目和公立诊所等高需求场景的覆盖范围。

劳动力管理平台 Rippling 完成 4.5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168 亿美元

牛透社美东时间 5 月 9 日消息,劳动力管理平台 Rippling People Center 公司宣布完成 4.5 亿美元 G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Y Combinator、金沙资本、高盛成长基金、柏基投资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本轮融资将用于功能拓展及新产品研发,公司同步启动 2 亿美元股权回购计划。其最新估值达 168 亿美元,2023 年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突破 5.7 亿美元,业务增速超 30%。

Rippling 核心产品是人力资源云平台,涵盖薪酬福利管理、智能化招聘及员工培训系统,并集成 IT 管理套件,现有企业客户超 2 万家。

AI 视频生成初创公司 Hedra 完成 3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16z 领投布局叙事化角色技术

牛透社太平洋时间 5 月 15 日消息,AI 视频生成初创公司 Hedra 宣布完成 A 轮 3200 万美元融资,由安德森·霍茨洛夫(a16z)Infrastructure 基金领投,既有投资方继续跟投。

Hedra 成立于 2023 年,专注于视频生成与 3D 角色技术交叉领域,其自研 Character-3 模型支持创建具备图像与音频风格转换功能的 AI 生成角色视频。本轮资金将用于下一代模型训练及交互式 AI 角色技术开发,当前主要目标用户为内容创作者和专业消费者,并已收到企业营销部门合作意向。

AI 数据分析平台 Julius 完成种子轮融资

牛透社太平洋夏令时间 2025 年 5 月 15 日消息,AI 数据分析平台 Julius 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融资金额未透露,由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领投。

Julius 提供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分析海量数据集、生成可视化图表及建立预测模型的功能,目前注册用户已超 200 万。哈佛商学院已为其新设必修课《领导者数据科学与 AI 应用》定制版本。

【侃两句】
上周,融资并购体现在在视频生成、医疗、劳动力管理以及 AI 工具的整合方面。
从 Moonvalley 在视频生成领域的资金注入,到 Akido Labs 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应用,再到 Rippling 在劳动力管理中的快速扩张,AI 技术正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和创新服务方面的潜力。
在此背景下,Cohere 的并购则突显了企业级市场对于高效工具和私有化 AI 部署的需求。整体来看,AI 正在引领从创意产业到企业运营、再到医疗领域的全面变革,未来的竞争将更多依赖于如何整合这些技术,并迅速落地实际应用。

其他/政策

Manus 全面开放注册

牛透社 5 月 13 日消息,AI 智能体平台 Manus 宣布全面开放注册,此前其邀请码二级市场价格曾飙升至 10 万元人民币。

该平台现取消等候名单机制,用户注册即获 1000 积分奖励,每日可免费执行价值 300 积分的基础任务。Manus 作为 AI 智能体开发平台,此前因采用邀请制导致访问权限稀缺,本次政策调整为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用户准入放宽。

悠易科技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 “AI 全域营销”

2025 年 5 月 15 日,悠易科技在北京举办 “智启全域·策动未来” AI 全域营销媒体沟通会,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AI 全域营销”,并推出悠易 AI 智能体矩阵,其中包含全新智能体产品。本次战略升级以 “AI 引擎 + 智能体协同” 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营销全链路的智能决策体系,标志着悠易科技在 AI 全域营销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进入里程碑阶段。

高盛预测 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380 亿美元,实体 AI 驱动产业升级

牛透社 5 月 17 日消息,高盛预测至 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380 亿美元。

实体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在工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生成式 AI 通过提升物理世界的理解与交互能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工厂、汽车行业自动驾驶系统及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助力降低成本和失误率。

天津市发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构建财政与资本双轨资金保障体系

牛透社 5 月 17 日消息,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 至 2027 年)》,明确提出构建多维度资金保障体系。

财政支持方面,方案要求争取国家级政策资源,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 “两重” “两新” 建设项目,并通过建立 “首台套”(首次投放市场的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首次应用的重点新材料)、“首版次”(首次发布的行业关键软件)认定机制,以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及算力应用示范项目。资本引导层面,推动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矩阵,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并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适配中小企业场景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

【侃两句】
AI 技术应用快速扩展,政策支持也在跟上。
你有 Manus 账号吗?记得 Manus 刚发布时,邀请码稀缺,甚至一度炒到六位数,成了圈内“梦中情码”。但现在,Manus 宣布全面开放注册,取消了曾经的等候机制和邀请码限制,用户还可以获得积分奖励,不得不说,这次政策放开是不是让你觉得“码”不再那么香了?从稀缺到普及,Manus 的这一转变,似乎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也暗示着平台背后对 AI 智能体的需求和信心愈发强烈。但同时,这也让我们反思,曾经因稀缺而升值的“产品”,是否在普及后失去了其独特性?或许,这也透露出 AI 领域技术更新换代的加速,平台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谁先入场”,而是看谁能提供更强大的技术和落地场景。
同样,悠易科技宣布战略升级为“AI 全域营销”,将 AI 引擎与智能体协同打造为营销决策的核心,正是借助了这个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如今,AI 技术正在从垂直应用到跨行业解决方案的全面突破。而从 Manus 到悠易科技,AI 的“爆发式”应用不仅打破了行业边界,也让更多企业看到了智能化运营的巨大潜力。

来源:牛透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