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常年保持健康、稳定的业务模块,以公司自身业务 经营情况看来,在智能手机业务上能保持乐观的发展状态。原因有: (1)公司于 2022年打造并推出了 Turbo Fusion “智能超域融合”创新产品 系列,为客户带来了开创性的全链路超域解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9日虹软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赵晓军,彭强,罗科,司海华,吴富焕,胡壹,何肄杰,葛丰旻,黄伟明、深圳玖稳资产李刘博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智能手机未来是否还保持乐观?公司如何进一步巩固在智能手机视觉 算法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有哪些创新技术和产品计划推出,以满足市场对手机的需求?
答: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常年保持健康、稳定的业务模块,以公司自身业务 经营情况看来,在智能手机业务上能保持乐观的发展状态。原因有: (1)公司于 2022年打造并推出了 Turbo Fusion “智能超域融合”创新产品 系列,为客户带来了开创性的全链路超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硬件升级模式不同, “智能超域融合”技术聚焦于软件层面的优化和处理,通过公司高并发异构计算框 架构建了“软件 ISP”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图像的智能处理。针对消费者普遍 关注的画质、人像、影调、抓拍、色彩五大需求,公司提炼整合出升级的“智能超 域融合”架构,在夜景、HDR、超分、人像、长焦高清等相关产品项目中取得了显 著成果,并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且已从图像处理技术延伸至视频应用。目前, 公司“智能超域融合”技术产品已完成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中高端机型的全面渗 透,同时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适配,在中端机型市场也实现了规模化落地,慢慢在 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未来,公司会重点关注拍照、视频等难度更大的场景,继续丰 富公司的视觉解决方案产品线,进一步巩固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 市场竞争力,持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2)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长焦拍摄远处物体现在是个非 常紧迫的功能需求。目前长焦镜头越来越普及,很多手机厂商使用的摄像头用到了 3X、5X甚至到 30X的变焦,随着倍数的增大,对镜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 还有手机使用潜望试长焦镜头、无极变焦镜头。高要求的镜头搭载在手机上,手机 在重量与外形上越来越厚重,而且这些摄像头比过去摄像头的价格增加了几美金甚 至几十美金,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手机软件算法融合 AI模型,未来可能会对变 焦拍摄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长焦镜头上应用的视觉软件很少,从这个方面来 看,我们的技术是非常有能力,有机会帮助高功耗硬件降低成本的,公司未来几年 在这方面也会有许多发展机会。(3)在目前视频活跃的时代,安卓阵营视频需求增多,包括各类的视频平 台,也都处在高度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公司和高通、联发科在过去一、两年就对视 频上做了大量的布局,未来会有非常好的产品发布。这些是公司未来业务的增长 点。
问:公司的智能汽车业务战略有没有变化?公司舱外及海外市场进展怎样?2025年汽车业务经营情况会是怎样?
答: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是智能汽车业务,2022-2024年智能汽车相关业务 营收增速分别是120%、67%、71%。在智能汽车业务上,公司坚持贯彻执行“先国内、后国外”“先软件、后软硬 一体解决方案 ”“先舱内、后舱外”的战略,积极布局并择时调整战略执行,随 着定点和量产规模的不断增长,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也逐年提高。第一:先国内、再国外。公司的产品技术在国内练兵,然后再逐步向国外拓 展。原因是(1)在国内,整个智能汽车相关的产业变动,如智能化、数字化等, 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2)公司的研发人员主要在中国。所以公司在智能汽车产品、业务上,从国内练兵,再逐步向海外拓展。第二:先软件、后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原因是(1)在计算机视觉、感知层等 技术上,软件技术是公司的基因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现在汽车行业的新 兴企业、Tier 1企业虽在数字化上的意识较好,但执行上,对行业数字化理解还需 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公司的产品就变成了比较有优势的产品。(2)基于公司对各 类智能芯片、摄像头模组、传感及各平台兼容经验,可为智能汽车产品设计适配不 同平台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第三:先舱内、后舱外。舱内外联动一直是公司对于智能汽车技术、产品的技 术规划。所以公司更加强调的是在舱内安全功能产品的基础上,实现舱外智能辅助 驾驶的能力。在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公司不仅满足 DDAW、ADDW、ISA STU型式认 证、E-NCAP、A-NCAP等各项海外对智能汽车舱内的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还可满足 GBT、C-NCAP、C-IASI、IVISTA等国内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所以 2025年,公司在智能汽车业务上持乐观的态度。
问:公司预计 AI眼镜市场未来会有怎样的规模?算法产品的技术优势在哪里?
答: AI眼镜持续火热中,其在外形、多元交互、便携程度上深受消费者的关注 与喜爱,但这些被关注的亮点也是在产品上更具挑战的难点。目前 AI眼镜芯片整体 算力偏低,电池的续航也非常有限,所以要在低功耗、低算力硬件环境中,为 AI眼 镜解决摄影效果、视频效果及识别相关的交互问题,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而在 这些难点技术上,虹软延用公司在手机拍摄及AI识别领域已被验证多年的优势: (1)针对智能终端的芯片平台,公司具备针对 CPU、GPU、DSP和 NPU等各个算 力单元的强大优化能力。结合各硬件算力单元的能力和算法模块的算力需求,公司 具备的异构计算优化能力,能够从系统层面更有效地优化性能、降低功耗。得益于 此,能更好地联合和发挥在相机模组、软硬件平台、产线、算法等多方资源合作优 势,进而提供效果好、能耗低、效率高的解决方案。(2)公司在 AI-XR领域前瞻性布局多年,AI眼镜属于公司 AI-XR范畴,公司 从标定、感知、交互和视觉呈现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虹软空间计算技术体 系。可以提供 AI眼镜单摄像头在各种场景下的拍摄和高质量成像、智能人脸识别、 智能手势识别等解决方案。随着 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与 XR产业不断迭代,AI眼镜市 场颇有潜力。目前,国内AI眼镜品牌基本上推出的都是第一代产品,没有更多能与 出货量相关的标准化数字进行参考,所以目前公司还没有更多量化的指标可以与大 家分享,但 AI眼镜的高热,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问:公司在商拍的领域市场战略是否发生改变?什么时候会有规模效应,给公 司营收带来贡献?
答: 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公司作为人工智能中计 算机视觉赛道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早前就思考用怎样一种新的业务,驱动公司将 AI视觉大模型的能力建立起来,所以公司内部通过市场研究与研发,确定将 AI商 拍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其重点是发展公司 AI大模型的技术,在公司将 AI业务做 好的同时发展好技术,再将其反哺到公司手机、汽车、AI眼镜等业务中。PSAI(智能商拍)目前的市场战略,是为不同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对于中小商家,公司通过PSAI SaaS和电商平台化战略,不断扩大渗透率和用 户粘性。截至 2024年末,PSAI已完成淘宝千牛、1688、抖音抖店、TikTok、京东 京麦、拼多多和Shein等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虽然市场上的商拍 产品,都还处于市场和客户的培育阶段,但公司相信通过对产品不断地迭代,以及 紧密渗透客户需求,待市场普及度越来越高时,也是公司收获的时候。
问:公司控股股东减持原因是什么?和公司经营有关吗?
答: 2019年 9月本公司美国全资子公司 ArcSoft, Inc.和实际控制人 Hui Deng(邓晖)作为共同被告涉及一美国诉讼事项。为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不损 害公司利益,实际控制人 Hui Deng(邓晖)作出兜底承诺,针对此诉讼如发生任何 纠纷及给公司造成任何经济损失均由公司实际控制人 Hui Deng(邓晖)独立承担。详见公司于 2019年 9月 26日披露《关于子公司涉及诉讼的公告》(公告编号:临 2019-011)。公司实际控制人 Hui Deng(邓晖)持续履行前述承诺,此次共计减持 2%股份,也是为后续诉讼费用所用。公司业务及经营一切正常。
虹软科技主营业务: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为行业提供算法授权及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视觉人工智能企业,始终致力于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虹软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9亿元,同比上升13.77%;归母净利润4966.4万元,同比上升45.36%;扣非净利润4031.2万元,同比上升33.11%;负债率9.06%,投资收益52.83万元,财务费用-1133.66万元,毛利率89.8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1.79。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077.6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5913.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