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上午,在肥城老城街道河口村河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场关乎村庄未来的增资扩股大会正在举行。190名村民递交了入社申请书,73名老社员排队办理增资手续,新社员代表郑重签署《入社协议书》后,领到红彤彤的社员证。至此,合作社成员规模增至291户,新增股权159
5月11日上午,在肥城老城街道河口村河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场关乎村庄未来的增资扩股大会正在举行。190名村民递交了入社申请书,73名老社员排队办理增资手续,新社员代表郑重签署《入社协议书》后,领到红彤彤的社员证。至此,合作社成员规模增至291户,新增股权1599.643股。这个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曾经的河口村存在空心化、老龄化、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2022年4月,吴业松带着村“两委”班子,顶着“种地能赚几个钱”的质疑声,牵头成立了河兴农业专业合作社。首期流转300亩土地,开启了现代农业试验田的征程。
“前两年宁可不挣钱,也不能让老百姓赔本。”吴业松的这句话,成了全体成员的行动准则。面对葡萄、草莓等新品种的种植挑战,村“两委”成员白天钻大棚学技术,晚上刷视频查资料,硬是把“门外汉”逼成了“土专家”。2024年,合作社的草莓迎来丰收,通过直播、短视频推广,草莓园成了“网红打卡地”,销售收入突破30万元,纯收益达20万元,葡萄的收入也达到了10万元。
现代农业的突破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但传统农业的瓶颈同样考验着合作社的智慧。2023年,玉米价格每斤0.97元,较前一年减少0.3元,50万斤玉米让合作社少收入15万元;花生虽未高产,但价格也跌入谷底。面对困境,村“两委”、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突发奇想,决定将6万斤花生全部加工成花生油。
当金黄的油品整齐码放时,质疑声又起:“这么多油卖给谁?”在这个关键时期,老城街道党工委搭建桥梁,联系企业、对接部门,吴业松联系朋友,最终售出2100余桶花生油,较直接售卖毛果增收13万元,弥补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亏空。
“当时有人说,吴业松你把这些花生买过来,榨了油卖,十几万自己赚了不行吗,也不算犯错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上对不起组织对我的培养,下对不起1800口村民对我的信任支持。”吴业松说。
如今的河口村,大棚内葡萄成串,农机穿梭于沃野,电商直播间订单不断,新硬化的村道、太阳能路灯和文化广场见证着“村民变股东”带来的蝶变。据了解,三年来,合作社累计为群众发放分红50余万元,发放用工费用40余万元。
“我们村里连续3年分红,今年过年我领了两千多,看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张厚林说。
来源:肥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