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宠物经济本质上是情感经济的延伸。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独居青年和银发群体对情感陪伴的刚性需求,促使宠物从功能性动物向家庭成员转变,并推动了消费场景的类人化升级。随着“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的崛起,养宠需求不断增长,为宠物经济注入了强劲
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宠物经济本质上是情感经济的延伸。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独居青年和银发群体对情感陪伴的刚性需求,促使宠物从功能性动物向家庭成员转变,并推动了消费场景的类人化升级。随着“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的崛起,养宠需求不断增长,为宠物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重塑宠物“家人”角色的价值认同体系,宠入万家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里,宠物以它们短暂却热烈的一生,陪伴我们走过生命中的一小段路,却见证了无数至关重要的人生里程碑,让我们的人生因为这份特殊的亲情羁绊而愈发温暖。人一生中过客无数,他们或短暂停留,或匆匆而过,即便是血浓于水的父母与子女,也终有各自的人生轨迹。宠物的日夜陪伴,给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情绪价值,它不会在意我们的成败得失,只在乎我们是否安好,用纯粹的爱,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依靠,让家的意义更加完整。
宠物经济蓬勃发展的内核是宠物的“人格化、家人化”。这种情感的升华,让宠物从单纯的陪伴动物转变为承载深厚情感寄托的“家人”。宠物经济正是基于这一情感纽带蓬勃发展,从提供高品质的宠物食品、个性化的宠物用品,满足宠物的物质生活需求;到宠物医疗、保险,为宠物的健康保驾护航;再到宠物美容、摄影、宠物社交活动等,满足主人与宠物之间情感互动、记录美好回忆的精神需求。每一个细分领域,让宠物真正融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宠物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 。行业上游主要围绕宠物繁育及交易;中游主要包括宠物食品、用品、药品等;下游主要包括宠物医疗、美容、培训等服务。
2.养宠需求持续释放,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较大
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养宠的需求持续释放。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由于宠物具有可爱、乖巧又通人性等特点,很多年轻群体转而饲养宠物作为情感的寄托;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增多,空巢老人的养宠需求增加,宠物的家庭属性进一步加强。根据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2022年,中国宠物犬/宠物猫的数量分别为5119/6536万只,同比变化5.7%/+12.6%。居民饲养宠物数量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的扩大。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预计为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
分细分类别来看,根据欧睿数据,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宠物用品零售市场规模分别为532.52/413.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6%/6.8 8%。
养宠渗透率及单宠消费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2023中国宠物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3年,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宠物渗透率分别为22%/28%/36%/40%/52%/57%/70%,中国的宠物渗透率仍较低。中国单只宠物的平均消费金额从2017年的1532元提升至2021年的2216元,随着健康养宠观念的普及和宠物消费类型愈加多元,在宠物方面的消费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3.行业格局仍分散,国货崛起正当时
随着Z世代成为养宠主力军,消费习惯转向线上,社交媒体和兴趣电商崛起,国货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精准营销和透明化沟通,迅速崛起并反超外资品牌。国货品牌的成功不仅在于填补中低端市场空白,还通过原料创新和品质提升,满足消费升级需求,重构市场竞争格局。外资如玛氏、雀巢在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了消费者教育的引领者,养宠习惯从用剩菜剩饭喂养宠物,过渡到用宠物粮喂养。也受益于当时的空白市场,外资品牌扎根于线下渠道,尤其是宠物医院渠道,享受了10年的发展红利。宠物经济的机会也逐渐引起关注,国内代工企业开始发展。
但随着深受互联网、社交媒体影响的Z时代成为养宠主力军,消费习惯在发生改变,从而促使销售渠道及营销方式变迁。销售渠道从线下转为线上,从货架电商向兴趣电商过渡。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新一代消费者中普及程度最高,2023年9月24岁及以下用户在B站、小红书、抖音的注册用户占比达39.7%、33%、22.5%,成为其重要的获取信息来源及娱乐消遣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广播媒体,社交媒体使得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基于兴趣主动定制;信息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转为多元化互动传播。在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触达模式里,信任机制从权威依赖转变为社交驱动,消费行为变得更易受他人影响,更依赖于口碑、用户评价及达人推荐,而且兴趣更容易激发冲动性消费。因此,直接广告营销已难以触动消费者,社交媒体要求品牌通过与消费者互动建立品牌,品牌与消费者直接的关系变得更平等。
在消费习惯、销售渠道与营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下,国货品牌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机遇,在市场中强势崛起,反超外资品牌。国内的宠物食品、用品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打磨,不仅技术走向成熟,在产品创新与迭代速度上更是远超以往,而且相较于外资品牌,有着更高的性价比优势。营销层面,国货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时代机遇,精准把握 Z 世代养宠主力军的消费偏好,深度融入社交媒体、兴趣电商等新兴渠道,与消费者搭建起更为直接的沟通桥梁,牢牢抓住了渠道红利。它们通过达人推荐、用户口碑传播等方式,成功走进年轻一代养宠用户的心智。
反观外资品牌,产品理念固化,一味迷信自身品牌拉力,未能及时适应新媒体时代与消费者互动的方式。在国货品牌的猛烈冲击下,市场份额节节败退。以玛氏为例,其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16.5% 下降至 2023 年的 8.5%,雀巢更是从 6% 降至 3% ,头部外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也从 23%下滑至17%。
2018-2019 年麦富迪、疯狂小狗凭借电商红利,销售额增速均超过70%;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及消费习惯变迁影响,品牌进入洗牌期,借助社交媒体红利,新锐品牌在2022年后开始放量,如诚实一口、弗列加特、鲜朗、蓝氏的销售额增速在2023-2024年之间均达到50%-250%,跻身头部品牌行列。而外资品牌在2022年后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 年虽有所恢复,其中皇家增长最高达32%,但整体表现与国产头部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按2024年头部国货品牌的电商销售增速推演,我们预计2029年国货品牌将占领四成以上市场。国货品牌强势崛起,不断蚕食外资品牌的市场,实现了从追随者到有力竞争者的华丽转身,在宠物行业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宠物食品行业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
宠物经济本质上是情感经济的延伸。在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独居青年和银发群体对情感陪伴的刚性需求,促使宠物从功能性动物向家庭成员转变,并推动了消费场景的类人化升级。随着“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的崛起,养宠需求不断增长,为宠物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个股:乖宝宠物、佩蒂股份、依依股份、源飞宠物。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企业因管理不当出现食品安全的风险;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
1.2025-3-12华源证券———Z世代驱动宠物经济:国货裂变与头部集中双机遇
2.2024-9-23华安证券——家居护理基石稳固,宠物线下实体门店服务业态助力高增长,高股息率保障股东权益
(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