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在街头,印着 LV 经典图案的手袋随处可见,然而据统计,每 100 只这样的手袋中,仅有一只是真货。这一数据令人咋舌,也反映出奢侈品市场盗版泛滥的现状。LV 作为全球被侵权次数最多的公司之一,对盗版的痛恨不言而喻,却也深陷侵权争议之中。
走在街头,印着 LV 经典图案的手袋随处可见,然而据统计,每 100 只这样的手袋中,仅有一只是真货。这一数据令人咋舌,也反映出奢侈品市场盗版泛滥的现状。LV 作为全球被侵权次数最多的公司之一,对盗版的痛恨不言而喻,却也深陷侵权争议之中。
2019 年,美国公司MGA推出的便便玩具手提包,因外观与村上龙设计的 LV 手提包相似,引发轩然大波。LV 向MGA的客户指出其涉嫌抄袭,不料MGA反手将 LV 告上法庭,声称这种模仿属于美国法律保护的 “parody 恶搞”,指责 LV 商业诽谤。
这场官司背后,是 LV 强硬的维权机制。LV 与全球知名律所 Stephen m cafiero PA 长期合作,该律所客户涵盖众多奢侈品大牌,以态度强硬和高昂和解金闻名,被告一旦被盯上,往往难以脱身 。但有趣的是,号称最在意知识产权的 LV,自身也不干净。
2008 年,LV 因设计师未经授权使用荷兰艺术家 Anthony beg 的创意,不得不公开道歉。这不禁让人疑惑,LV 的法务和知识产权部门为何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屠龙者终成恶龙,在版权问题上,LV 的经历颇具戏剧性。
盗版为何屡禁不止?可及性问题、价格因素和反抗商业模式,是其存在的三大主要原因。
先说可及性。对于 80、90 后来说,90 年代的光盘租赁业务是通往电影世界的重要窗口。那时,一块钱一天就能租到好莱坞大片、港台爱情片等各类影片,光盘店提供的电影数量远超电影院,满足了人们对电影的渴望。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若没有这些出租正版光盘的音像店,很多人根本无法接触到丰富的电影资源。
地缘政治也会导致正版真空,从而催生盗版。2022 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众多好莱坞电影公司撤出俄罗斯市场,netflix 等流媒体服务也停止运营。然而,俄罗斯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并未消失,地下流媒体服务因此蓬勃发展。
2024 年,俄罗斯观众通过私人影院观看枪版《沙丘2》,虽然观影体验不佳,但至少填补了文化需求空白。
2022 年《阿凡达:水之道》在俄罗斯斩获高额票房,却未向版权方支付费用,这充分说明当正版渠道无法满足需求时,盗版就会应运而生 。
价格因素同样关键。十几年前,中国游戏机市场刚解禁时,正版光盘价格昂贵,动辄六七十元,且购买渠道少,买到的还可能是盗版。而盗版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尽管安装盗版游戏麻烦不断,还可能面临中毒等风险,但由于正版遥不可及,玩家只能选择盗版。
直到 steam 国区上线,一键下载、自动更新、退款无门槛等优质服务,加上频繁的促销活动,让正版游戏变得触手可及,用户才纷纷转向正版。
在中国电影市场,2010 年前后,团购平台的千团大战改变了行业格局。美团旗下的猫眼以 9.9 元低价出售电影票,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
当时,电影票低价策略不仅推动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增长六倍,还让盗版光盘店和 BT 网站逐渐消失。但如今,电影平均票价上涨,虽然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来看电影似乎更便宜了,但实际购票价格远超过去的低价票,当正版价格超出用户预期,盗版就有了死灰复燃的机会。
反抗商业模式也是盗版存在的原因之一。以爱优腾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在用户高度集中后,不断推出不合理的付费机制和大量广告,对用户底线一再试探。
VIP 用户不再享有优质体验,还需面对 SVIP、超前点映等新的消费项目。这使得用户对正版平台失望,转而投入不知名盗版网站的怀抱,将盗版视为对不公平商业模式的反抗。
版权并非现代社会的舶来品,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当时,版权是雕版印刷的专属权利,既有限制也有激励,旨在鼓励知识传播,保护知识劳动者。然而,如今的版权制度却逐渐变味。
大企业将版权当作封锁壁垒,用来压制竞争、限制传播,打击平民开发者。真正的创作者却维权无门,B 站 up 主作品被抄袭卖课、创作者后台收到维权提醒等事件屡见不鲜。版权本应是创作者的盾,如今却成了少数人的刀。
中国的版权意识发展历程曲折。1980 年中国专利局成立,同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但此后漫长时间里,版权意识并未觉醒。
直到 2008 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版权才上升为国家战略。到 2024 年,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 400 万件,这背后是一代人的努力。但如何防止版权沦为垄断工具,保护创作者权益,让制度为创意赋能,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正版与盗版的博弈,背后是复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完善版权制度,让正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盗版,为创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
文章素材来源空山猎人
来源:围炉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