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全国十大热搜展览!这出主题展览有何来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6:27 1

摘要:今年的博物馆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搬到新展厅的网红文物“无语佛”热度依然“爆表”,展厅外游客们排起的长队一路蜿蜒,成为当下景德镇“观展热”的一道生动缩影。

“原本冲着‘无语佛’来,结果被整个展览圈粉!”在《泥火匠心 瓷塑万象——景德镇近百年陶瓷雕塑展》现场,浙江游客章先生发出感叹。

今年的博物馆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搬到新展厅的网红文物“无语佛”热度依然“爆表”,展厅外游客们排起的长队一路蜿蜒,成为当下景德镇“观展热”的一道生动缩影。

今年“五一”假期,景德镇化身超大型展览艺术秀场。中国陶瓷博物馆推出六大展览,铺开一部生动而厚重的立体陶瓷史;陶溪川美术馆群推出“候鸟计划”系列作品展等7场展览,百位国内外艺术新锐用创意解构传统瓷韵;在陶阳里,特色江西傩舞、乐平赣剧、脚蹬大缸、皮影戏等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阵,为游客呈现了一场非遗百戏与市井烟火的千年对话。

千馆之书,展览为页。近年来,景德镇致力于打造“千馆之城”,整合全市的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艺术馆、文化馆、科技馆、收藏馆等场馆资源,推动整体优化升级,突出展现景德镇独有的文化韵味与创新精神。

其中,各类精品特展成为激活“一座城、千座馆”的创意密码,正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建筑边界和精神空间,解锁博物馆的N种形态、N种未来。

游客们在入驻新展厅的“无语佛”前拍照打卡。

特展+IP:撬动博物馆的出圈杠杆

4月28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网红”文物罗汉雕塑“无语佛”(亦称“无语菩萨”)完成了它十年来的首次“职场调动”,入驻全新打造的“泥火匠心 瓷塑万象——景德镇近百年陶瓷雕塑展”。

此次展览以时间为轴,精选近百件馆藏雕塑珍品,生动呈现景德镇陶瓷雕塑百年历程,致敬匠人精神与时代创新。根据中博热搜榜统计数据显示,这出主题展览获得网友频繁搜索和高度关注,成功登上“全国十大热搜展览”榜单。

透过榜单数据不难发现,现象级文物IP“无语佛”搬家事件,是推动这场特展冲上热搜最直接的助燃剂。

“无语佛”搬家的消息一经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公众号发布,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带上“无语佛和他的同事们搬家了”“无语佛换了大房间”等话题进行转发,迅速打响了这场新展的知名度。通过精准的话题策划与媒体联动,单一文物的热度转化为展览的整体关注度,让新展陈获得大流量。

景德镇近百年陶瓷雕塑展现场。

特展+场景:拓展博物馆的有形边界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景德镇多地尝试打破博物馆的“围墙”,突破博物馆固有的建筑边界,不断拓展展陈空间和场景,让文博资源走出库房、走出展厅、融入生活、走近大众。

“流动博物馆”送展上门。今年5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组织策划了“百馆下基层”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推动陶瓷文博资源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通过专业讲解员现场讲解、线上课堂同步直播等多种形式,将灿烂的陶瓷文化带到基层,让无法亲临博物馆的观众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露天博物馆”打造开放式艺术聚落。在浮梁县寒溪村史子园,“艺术在浮梁”项目让茶园、闲置民房、废弃仓库等地变身艺术画布,鼓励艺术家们进行在地创作,将作品分布于村落各处,而游客可以自由地在村中漫游,对艺术作品进行寻宝式探索,整个村落也因此成为一座“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数字博物馆”构建沉浸式造梦空间。当景德镇的泥土遇见代码,当匠人精神碰撞赛博美学,位于三宝设计谷的陶瓷元宇宙馆正在运用前沿智能技术,创造一场“数字+陶瓷”的奇幻之旅。在馆内不仅可欣赏数字陶瓷展示、陶瓷古迹巡游、虚拟陶瓷绘画等,还可进行AI陶瓷艺术创作、参与VR游戏体验,感受光影交汇带来的震撼科技效果。

陶瓷元宇宙馆运用虚拟仿生技术,提供陶瓷制作的模拟体验。

特展+体验:重塑博物馆的互动范式

在博物馆的探索征程中,“特展+体验”正在打破传统观展的单向输出,让观众从旁观者进化为参与者,让文化更加可知可感可体验。

4月的御窑博物馆内,“素韵鎏彩·岁岁鸭绘色雅集”成为人气焦点。洁白的瓷胎前,孩子们拿起画笔,亲手为600年前的鸭形香薰赋予色彩,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融入陶瓷创作,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故事。

小朋友在“岁岁鸭”瓷胎上填色。

指尖与瓷胎的触碰,不仅是艺术的童真表达,更是与陶瓷文化的深度对话。

相比于陶瓷文化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则带来了另一种新奇体验。在江西直升机科技馆,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飞跃云端,从空中俯瞰瓷都美景,在沉浸式飞行体验中了解直升机发展史、探秘复杂的飞行原理。通过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展览不再局限于静态展示,而是以动态体验的形式,让观众在趣味中领略科技魅力,收获难忘记忆。

此外,越来越多特展正在“走出去”,助力文化出海、品牌出海、产品出海。日前,“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成功举办。

其中“瓷上新韵”江西陶瓷文化展精心呈现25套景德镇四大名瓷精品,14块图文展板以“钴蓝之韵”为主线,娓娓讲述自元代起江西与摩洛哥的陶瓷文化共鸣。“青花兰韵·遇见江西”茶文化展示活动则以景德镇青花茶具冲泡江西绿茶与摩洛哥薄荷茶,通过茶艺品鉴体验东西方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中摩茶文化交流。

摩洛哥嘉宾在欣赏青花瓷碗。

如今,景德镇“千馆之城”雏形初现,全市已整合近900家场馆,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年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学术活动2000场次,年均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

从历史文物展馆到非遗技艺工坊,从艺术创意空间到科普类基地,不同类型的场馆各展所长、交相辉映。这些场馆不仅为景德镇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舞台,更极大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有效破解了“外地游客找不到、本地场馆推不出”的供需困局,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添柴助力。

一座城藏着千座馆,每一场展览都是解锁千年瓷都文化灵魂的密钥。景德镇的博物馆展览正以多维创新,让文博资源突破传统边界,变得更活力、更沉浸、更触手可及。

来源:当代江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