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不少人和我一样,照常打开《新闻联播》,却意外被节目开场短短几分钟的内容戳中了泪腺。没有激昂的配乐,没有刻意的镜头语言,只是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了几个关于先辈的真实故事——可偏偏是这种“不煽情”,让无数人直呼“看哭了”。相关话题迅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引发热议,
昨晚,不少人和我一样,照常打开《新闻联播》,却意外被节目开场短短几分钟的内容戳中了泪腺。没有激昂的配乐,没有刻意的镜头语言,只是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了几个关于先辈的真实故事——可偏偏是这种“不煽情”,让无数人直呼“看哭了”。相关话题迅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明明主持人语气那么平静,我却哭得停不下来。”
这期节目里,没有宏大的口号,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藏在时代背后的普通人。比如坚守深山教书育人四十年的教师李振华,节目里提到他教出的学生里,有整整一代人走出了大山,而他自己却始终留在那所点着煤油灯的小学里。另一个故事里,讲述了边防战士张书辉在边境巡逻时,因为常年蹚冰河落下了严重的风湿,却依然坚持“多走一步,视野就多开阔一分”。还有那些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像中国核工业发展早期的技术人员王承书,她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一生三次“转行”,在几乎空白的领域里从零开始,而她的名字至今仍鲜为人知。
这些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恰恰在于它们的“普通”。抖音上一条高赞评论写道:“他们不是天生英雄,只是把一件事,默默做了一辈子。”知乎相关讨论中,有网友补充道:“我们单位的老工程师,抽屉里还收着三十年前的劳模奖章,从不主动提起,但你问他,他就笑笑说‘那时候大家都这样’。”这种朴实无华的表达,反而比任何刻意的渲染都更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充斥着娱乐热点和焦虑信息的网络环境中,这类真实叙事显得尤为珍贵。微博用户“山野清风”说:“看多了明星热搜和浮夸剧情,再看到这些真实的人生片段,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厚重的轻盈’。”没有刻意催泪,却让人在平静叙述中感受到情感的暗涌。小红书上也有博主发文感慨:“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刺激’,却差点忘了,真正能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不经雕琢的真实。”
或许,我们偶尔需要的不是更多喧闹的信息,而是这样一段安静的时刻。在这些真实的人生切片里,我们触摸到了温暖的来处,也更懂得了脚下的路该往哪儿走。
来源:秀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