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门诊中,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周非非迎来了前来复查的小患者小明。1年前,小明因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在北医三院骨科接受骨性斜颈矫形术,恢复良好。
北医三院全新推出
“三宝探班”系列专题
今日播出
第三期:
骨科诊室里,患者经典迷糊问答
在门诊中,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周非非迎来了前来复查的小患者小明。1年前,小明因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在北医三院骨科接受骨性斜颈矫形术,恢复良好。
但在复查时,他仍担心自己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跑跑跳跳,甚至其他小朋友也不敢和他一起玩耍。
为了消除他的顾虑,周非非把他叫到身边,对着影像资料,一起看看他的“新脖子”。
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 周非非:这里两侧已经平了,这是脑袋,里面的植骨已经完全长结实,和你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了。这意味着你正常的跑跑跳跳、玩耍、活动,都没有问题了。你不仅要相信没问题,还可以自信地告诉别人,“我现在可是加强版,别欺负我,我的脖子是钛合金的,就像钢铁侠一样!”
在和小患者交流之后,周非非叮嘱家长,现在孩子两个肩膀是平的,不过在放松时,可能觉得还是有点往一侧偏。这需要一些时间恢复。关键是,目前他正进入青春期,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可以帮他揉一揉,注意劳逸结合。
Q
患者在骨科就诊前做哪些准备,能提高就医质量和效率?
了解自己、多问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非常重要,患者独立的感受尤为关键。很多患者往往已经坐在医生面前了,被问到“胳膊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回答说“有一阵了”——可“一阵”到底是多久,自己并不清楚,反而转头去问旁边的人“疼了多长时间”。
类似的门诊场景很常见:病人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比如到底是左胳膊疼还是右胳膊疼,整个人都是懵的。他确实难受,这点毋庸置疑,但如何把自己的状况弄清楚,真的特别重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描述病情时不需要用专业术语,比如“放射痛”“连带痛”这些词你都不用考虑,就用大白话说出来——我哪儿不舒服?怎么个疼法?只要如实描述就行。关键是你得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哪怕只是说“我是三年前开始的”,那也是有用的信息,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真实感受。
治疗过程中也一样。比如医生建议“先保守治疗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里,你自己也要留意病情的变化:原来是每天疼三次、每次半小时,现在是不是变成每天疼一次、每次只疼一分钟?这些细节对医生判断疗效非常重要。
本期三宝探班拍摄进入尾声时,时间已经是晚上6点。当被问及工作结束后是否还有其他安排时,周非非笑了笑:“6点半还有研究生组会。”
这档栏目是北医三院
面向社会,聚焦科普
从大众关注的医疗场景出发
三宝将深入
医疗、教学、科研一线
带你解锁医院诸多“宝藏岗位”
三宝探班
看病有点懵?
健康知识跟不上?
别担心,跟着三宝边看边学:
✔️掌握高效就医小技巧
✔️避开常见健康误区
✔️秒懂医生想说的健康干货
轻松提升你的健康素养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