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洪门拳与铁骨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6:02 1

摘要:清光绪年间,青州府有个叫陈铁山的汉子,三十出头,生得虎背熊腰,一双蒲扇似的大手能捏碎青石。他自幼在码头扛货,练就一身蛮力,可真正让他在青州城扬名的,是那套祖传的洪门拳。

清光绪年间,青州府有个叫陈铁山的汉子,三十出头,生得虎背熊腰,一双蒲扇似的大手能捏碎青石。他自幼在码头扛货,练就一身蛮力,可真正让他在青州城扬名的,是那套祖传的洪门拳。

这洪门拳可不是寻常把式。陈铁山的爷爷陈老拳师,年轻时在南洋当过苦力,跟一位隐姓埋名的洪门老前辈学了三年拳脚。那老前辈临走前,塞给他半块刻着“洪”字的铜牌,说:“这拳法里藏着洪门弟兄的骨血,你若遇上穿铁骨锁的人,千万小心。”

陈铁山小时候总缠着爷爷问:“铁骨锁是啥?”爷爷就摸出那半块铜牌,敲得叮当响:“那是洪门叛徒才戴的玩意儿,锁住的不是骨头,是良心。”说完便闭口不言,只教他扎马步、打木桩,一教就是二十年。

这年开春,青州城来了个怪人。

那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头戴斗笠,腰间别着根黑黝黝的铁链,链子尽头挂着把小锁,锁眼儿里塞着团红布。他自称“铁锁李”,在城东开了间武馆,门楣上挂着块匾,写着“洪门正宗”。

陈铁山扛货路过时,正听见铁锁李在馆里嚷嚷:“什么洪门拳?都是花架子!真功夫,得看这铁骨锁!”说着,他猛地一扯腰间铁链,那锁“咔嗒”一声弹开,露出里面泛着青光的锁芯。

围观的百姓“哗”地散开半圈。有人小声嘀咕:“听说戴铁骨锁的,都是洪门里犯了大错的人,锁住筋骨,防止逃命……”

陈铁山心里“咯噔”一下。爷爷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来:“穿铁骨锁的人,千万小心。”

他放下货筐,挤进人群:“这位兄弟,你说洪门拳是花架子,可敢跟我比划比划?”

铁锁李抬头,斗笠下的眼睛眯成两条缝:“比划?行啊。不过咱得立个规矩——你若输了,就得戴上我这铁骨锁,跟我回南洋;我若输了,这锁,归你。”

陈铁山笑了:“成!就按你说的办!”

武馆后院,青砖地上铺着层薄沙。铁锁李脱了长衫,露出精瘦却结实的上身,腰间铁链随着动作哗啦作响。陈铁山活动着肩膀,心里琢磨:这人看着瘦,可那铁链甩得虎虎生风,怕是有点门道。

“请!”铁锁李一拱手,脚尖点地,整个人像片落叶似的飘了过来,铁链“呼”地抽向陈铁山面门。

陈铁山侧身躲过,铁链擦着他耳尖划过,带起的风刮得脸生疼。他刚要反击,铁锁李手腕一抖,铁链突然拐了个弯,缠住他右脚踝,猛地一拽。

陈铁山重心不稳,踉跄着往前扑。铁锁李趁机欺身上前,铁链“啪”地甩在他背上,打得他后背火辣辣地疼。

“好!”围观人群里爆出一阵喝彩。

陈铁山稳住身形,抹了把额头的汗。他这才发现,铁锁李的招式里,藏着股说不出的邪劲儿——不像洪门拳的刚猛,倒像条滑不留手的泥鳅,专往人软处钻。

“再来!”陈铁山低喝一声,双拳如雨点般砸向铁锁李。铁锁李不躲不闪,铁链在身前舞成个铁圈,陈铁山的拳头打在铁链上,震得虎口发麻。

十几个回合下来,陈铁山渐渐落了下风。他喘着粗气,心里暗叫不好:这铁锁李的铁骨锁,怕是藏着什么古怪,专克洪门拳的路数!

正想着,铁锁李突然低喝一声,铁链“哗”地散开,像条毒蛇似的缠住陈铁山双臂。他手腕一翻,铁链猛地收紧,陈铁山只觉双臂像被铁钳夹住,动弹不得。

“认输吧。”铁锁李凑近他耳边,轻声说,“你这洪门拳,练得还不够火候。”

陈铁山咬着牙,额头青筋暴起:“不认!有本事,你就打死我!”

铁锁李笑了:“打死你?那多没意思。我要让你亲眼看着,你引以为傲的洪门拳,是怎么被我踩在脚下的。”

说着,他手腕一抖,铁链“咔嗒”一声锁住陈铁山双腕,那锁眼儿里的红布,正对着陈铁山的眼睛。

陈铁山盯着那团红布,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他使劲晃了晃脑袋,再睁开眼时,发现铁锁李的脸变得模糊起来,耳边响起爷爷的声音:“铁山,记住,洪门拳的精髓,不在拳脚,在心……”

“心?”陈铁山喃喃自语。

铁锁李见他发呆,趁机一脚踹在他胸口。陈铁山倒退几步,后背撞在武馆的柱子上,震得整座房子都晃了晃。

“你输了。”铁锁李举起铁骨锁,得意洋洋,“按规矩,你得戴上这锁,跟我回南洋。”

陈铁山靠在柱子上,喘着粗气。他盯着铁锁李腰间的铁骨锁,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那锁住的不是骨头,是良心。”

“良心……”他低声重复,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铁锁李!”他突然大喝一声,“你戴这铁骨锁,锁的是谁的良心?”

铁锁李愣住了:“你……你说什么?”

陈铁山挣扎着站起来,双腕上的铁链哗啦作响:“洪门拳,讲究的是‘忠义’二字。你戴这铁骨锁,说明你背叛了洪门,锁住了自己的良心!可你今天用这锁来对付我,对付洪门拳,算什么本事?”

铁锁李的脸色变了:“你……你胡说!”

“我胡说?”陈铁山冷笑,“你若真有本事,就别用这铁骨锁,咱们真刀真枪地比一场!”

铁锁李盯着他看了半天,突然笑了:“好!我就不用这铁骨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说着,他一把扯下腰间铁链,扔在地上。陈铁山只觉双腕一松,铁链“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请!”铁锁李一拱手,摆出个起手式。

陈铁山活动了下手腕,深吸一口气。这一次,他不再急着进攻,而是慢慢调整呼吸,感受着体内气血的流动。爷爷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洪门拳的精髓,不在拳脚,在心。心若正,拳自刚。”

“来!”他低喝一声,双拳如龙出海,直取铁锁李面门。铁锁李侧身躲过,反手一拳打向他胸口。陈铁山不躲不闪,硬接了这一拳,同时右腿如鞭,扫向铁锁李下盘。

铁锁李没想到他会硬接,愣了一下,被陈铁山的腿扫中,踉跄着后退几步。

“好!”陈铁山得理不饶人,追上去又是一套组合拳。铁锁李渐渐招架不住,开始节节败退。

“你……你怎么……”铁锁李喘着粗气,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陈铁山停下攻击,笑了笑:“我怎么突然变厉害了?告诉你吧,洪门拳的精髓,不在拳脚,在心。你锁住了自己的良心,拳脚自然就没了力气;而我,心里装着忠义,拳脚自然刚猛无比!”

铁锁李愣住了。他盯着陈铁山看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好一个洪门拳!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说着,他弯腰捡起地上的铁骨锁,递给陈铁山:“这锁,归你了。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陈铁山接过铁骨锁,点了点头:“你说。”

“这锁,是我当年背叛洪门时戴上的。”铁锁李叹了口气,“这些年,我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人,也打过不少架,可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能把洪门拳的精髓打出来的人。你……你能不能教我?”

陈铁山愣住了:“你……你要学洪门拳?”

铁锁李点了点头:“对。我想赎罪,想重新做回洪门的人。你……你愿意教我吗?”

陈铁山盯着他看了半天,突然笑了:“行!不过,你得先把这铁骨锁戴上,作为惩罚。”

铁锁李也笑了:“行!我戴!”

说着,他接过铁骨锁,重新戴在腰间。这一次,他没有锁住自己的良心,而是锁住了过去的错误。

从那以后,铁锁李成了陈铁山的徒弟。他跟着陈铁山学洪门拳,学忠义之道,学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而那半块刻着“洪”字的铜牌,也被陈铁山和铁锁李一起,供在了武馆的香案上,成了洪门拳的象征。

几年后,青州城来了个新的武师。他穿着灰布长衫,腰间别着根铁链,链子尽头挂着把小锁,锁眼儿里塞着团红布。他走到武馆门口,抬头看了看门楣上的匾,笑了:“洪门正宗?嗯,这名字,不错。”

说着,他推门走了进去。

武馆里,陈铁山正教着几个徒弟练拳。他看见来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铁锁李?你怎么回来了?”

铁锁李摘下斗笠,露出张成熟了不少的脸:“师父,我学成了。我想回来,把洪门拳,传下去。”

陈铁山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回来就好。来,咱们一起,把洪门拳,传下去!”

说着,两人相视一笑,一起走进了武馆。

从此,青州城的武馆里,多了个穿铁骨锁的武师。他教徒弟们练拳时,总爱说一句话:“洪门拳的精髓,不在拳脚,在心。心若正,拳自刚。”

而那半块刻着“洪”字的铜牌,也一直在武馆的香案上,闪着幽幽的光,见证着洪门拳的传承,和一段关于忠义与救赎的故事。

来源:再回首恍然如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