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ESTINY-Breast03研究结果证实,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中,T-DXd疗效优于T-DM1。此前,T-DM1作为首个应用于乳腺癌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标准二线治疗。T-DM1能否联合其他作用机制不同、毒性
编者按:DESTINY-Breast03研究结果证实,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中,T-DXd疗效优于T-DM1。此前,T-DM1作为首个应用于乳腺癌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标准二线治疗。T-DM1能否联合其他作用机制不同、毒性重叠小的靶向药物(如CDK4/6抑制剂),克服或预防肿瘤耐药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目前尚不确定。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乳腺癌年会(ESMO BC)上,一项来自美国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NCT03530696)初步观察了T-DM1联合哌柏西利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摘要号:305MO),《肿瘤瞭望》邀请河南省肿瘤医院律慧敏副主任医师对该研究进行介绍,并特邀闫敏教授进行点评。
研究简介
研究题目
Phase II trial of TDM-1 and palbociclib in metastatic HER2 positive breast cancer
T-DM1联合哌柏西利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II期试验
摘要号:305MO
研究背景
虽然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HER2+ MBC)的治疗结局持续改善,但目前仍为不可治愈性疾病。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是德曲妥珠单抗(T-DXd)获批之前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之前的初步数据证明了哌柏西利联合T-DM1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基于此,研究团队在HER2+ MBC患者中开展了这项联合治疗的Ⅱ期试验。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在HER2+ MBC患者中比较T-DM1联合哌柏西利与T-DM1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启动于2018年10月,由于COVID-19流行期间入组进度缓慢,从2021年1月修改为T-DM1联合哌柏西利的单臂研究。研究药物分别为:T-DM1 3.6 mg/kg,每3周给药1次;哌柏西利125 mg,从第5~18天开始口服,每21天1次。关键纳入标准包括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针对转移性肿瘤接受过≤2线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本研究在联合组入组38例患者时,因入组进度缓慢而终止。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T-DM1单药组14例,T-DM1+哌柏西利组38例。单药组和联合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7.8岁和56.5岁。
T-DM1单药组和T-DM1+哌柏西利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3个月和16.9个月,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亚型(中位PFS:16.9个月)和ER-亚型(中位PFS:17.1个月)的中位PFS相似。T-DM1单药组的ORR和疾病控制率[定义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 6个月]分别为18.2%和63.6%,T-DM1+哌柏西利组的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2.9%和85.7%,联合组CR 3例,PR 12例。联合用药未发现新的不良事件,每种药物的不良事件符合预期。
研究结论
T-DM1 +哌柏西利的PFS数据优于既往报道的单药T-DM1的PFS。该研究结果提示,无论ER状态如何,T-DM1联合哌柏西利均可改善HER2+ MBC患者的临床结局。但由于样本量小,这些发现还需要在大样本的随机试验中证实。
专家点评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D结合,驱动细胞从G1期向S期过渡,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对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CDK4/6抑制剂不仅能够抑制Rb磷酸化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还能抑制HER2下游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HER2家族磷酸化,逆转抗HER2治疗耐药。
临床前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可与抗HER2治疗产生协同作用,抑制T-DM1耐药的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生长。Ⅲ期随机对照的PATINA研究证实了哌柏西利在HR阳性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在无论HR状态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一项Ib期小样本研究观察了在多重经治的患者中,瑞波西利和T-DM1的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PFS结果;一项Ⅱ期小样本DAP-Her-01研究提示达尔西利联合吡咯替尼一线和二线治疗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同样提示了CDK4/6抑制剂对HER2阳性无论HR状态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因此,CDK4/6抑制剂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尤其是HR阴性人群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律慧敏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诊疗中心-内科病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委会常委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学参考报乳腺病专刊青年编委
闫敏 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河南省乳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肿瘤临床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