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年来他第一次进厨房,连开火先拧哪边都犹豫三秒,最后靠外卖撑了五天,体重掉三斤,痔疮反扑,马桶堵两次。
“老婆回趟娘家,我差点把自己饿死。
”——别笑,这是深圳一位35岁程序员的真实朋友圈。
八年来他第一次进厨房,连开火先拧哪边都犹豫三秒,最后靠外卖撑了五天,体重掉三斤,痔疮反扑,马桶堵两次。
评论区里一半人笑他巨婴,一半人悄悄私信:兄弟,微波炉怎么热蛋炒饭不硬?
我把这条截图甩进闺蜜群,瞬间炸出十几个“同款老公”。
有人家那位连煮面都嫌麻烦,直接干啃方便面饼;有人把洗衣机当洗碗机用,泡沫漫到客厅;还有人把韭菜当葱,炒出来的“葱油拌面”绿得发光,孩子吃完问妈妈为什么今天的面会咬舌头。
你以为这是段子?
深圳妇联刚出炉的摸底告诉你:68%的双职工老公承认“家务能力缺失”,比三年前多了整整一成二。
数字冷冰冰,落到饭桌上就是一锅夹生米,谁饿谁知道。
我去年采访过那位推出“暖男厨房”的妇联大姐,她原话特狠:“我们不是培养大厨,是救婚姻。
”首期两千个名额半天抢光,教室门口停满特斯拉和理想,学员们左手戴劳力士右手拿锅铲,学的第一道菜是番茄炒蛋——因为80%的老公在家连这个都不会。
老师把番茄往锅里一倒,底下有哥们小声问:“要不要先剥皮?
”现场瞬间安静,空气里飘着尴尬味。
那一刻我明白,所谓“生活技能退化”不是比喻,是真有人把“吃”这件本能外包给了婚姻,外包给了外卖,外包给了“她”。
心理学报告更扎心:会下厨的老公,婚姻满意度高出37%。
翻译成人话——你肯洗锅,她就少哭一次。
别急着喊“我又不是保姆”,先搞清楚,婚姻不是找妈,是找队友。
队友不会传球,比赛必输。
你嫌做饭麻烦,她嫌收尸更麻烦;你觉得点个外卖就能平事,她看到的是未来二十年都要给巨婴擦屁股。
情绪就是这么一点点堆出来的,直到某天她回娘家,你才发现连口热汤都喝不上,那一刻孤独感比加班到凌晨三点还重。
有人问我:到底该怎么学?
答案其实土得掉渣——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试”。
先从煮面会看火候开始,再到煎蛋知道冷油下锅不炸厨房,最后进阶到能同时操持两个灶眼,一个炖汤一个炒青菜。
你不需要成为 Jamie Oliver,你只需要在孩子发烧的夜里,能煮一碗不糊的粥,让老婆去睡整觉,这比送十个爱马仕都管用。
真的,她不怕你笨,怕的是你心安理得地笨。
我那位程序员朋友后来偷偷报了夜班,第一周把手指切到创可贴打卷,第二周能做出三菜一汤,卖相一般,但儿子把盘子舔得锃亮。
老婆回来看到厨房残留的油渍,没说话,只拍了拍他肩膀,那一拍比任何“我爱你”都沉。
第二天他把朋友圈删了,改成一张图:锅里翻滚的番茄牛腩,配文只有两个字——“在学”。
我看到后点了个赞,心里骂了句脏话:早干嘛去了?
可转念一想,只要开始,哪天都不算晚。
来源:嗯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