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10万刀!从顶流网红到人人喊打,撒盐哥的垮台很满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4:58 1

摘要:而我只能说这场垮台,我很满意,因为从一开始这就是个用滤镜和表演硬撑起来的“伪王国”,看似成功的背后是对员工的剥削、对顾客的鄙视,对底层出身的遗忘,以及对现实的任性蔑视。

这几年靠一个“撒盐动作”走红的男人,可以说赚足了时代的红利。人人模仿、争相打卡,甚至职业球星为他站台。

可惜的是2025年,这个曾经站在互联网上风口浪尖的人,彻底跌下了神坛。

而我只能说这场垮台,我很满意,因为从一开始这就是个用滤镜和表演硬撑起来的“伪王国”,看似成功的背后是对员工的剥削、对顾客的鄙视,对底层出身的遗忘,以及对现实的任性蔑视。

这不是偶然翻车,是预谋已久的崩塌。

撒盐哥本名努斯雷特·戈克切,出身贫寒,13岁辍学,在伊斯坦布尔当过学徒。靠一笔3400美元的借款走访多国学厨,2001年在土耳其开出个人第一家牛排店,生意起初并不火,但一段简单的视频,他边切肉边高调撒盐,改变了命运。

2017年这段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瞬间病毒式爆红,他也从一个厨师变成了“撒盐哥”(Salt Bae),全世界的顶流名人纷纷打卡他开的餐厅,他开起了纽约、伦敦、迪拜链条式的豪华牛排店,甚至能坐下来就收顾客10万美元的账单

他是这个草莽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造星神话。但神话是光鲜的,现实却是刺耳的。

他的餐厅不夸张地说是“摆拍胜地”,而不是就餐场所。一份汉堡100美元,红牛10美元,金箔战斧牛排1800美元,吃的从来不是味道,而是“炫耀照”,而他正是那个主动合影、登场撒盐、抢镜的男人。

客户花高价,只为看他撒一次盐,他也乐得变成这场表演的“主角”。这不是餐饮,是自恋营销。而当伦敦餐厅评分跌进城市垫底33%、纽约被骂为“史上最差汉堡”,他还在高调炫耀“我让全世界想做屠夫”,全然不顾顾客真正的体验。

真正将他推向深渊的并不是食物难吃,而是两场“风暴”:一场伤人的火焰事故和一次亲吻独裁者的“亲善照”。

2022年他餐厅的火焰炫技失败,造成包括捷克网友妮科尔在内的4人烧伤,其中一人烧伤面积超过35%,但撒盐哥至今没一句道歉

更让人作呕的是同月,他高调接待身处粮食危机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两人用数千美元“庆祝”的视频被他上传到社交媒体,引发全球舆论海啸。

马杜罗是一个让64%民众营养不足、平均瘦11公斤的统治者,在这个节点招待他,只能说无视苦难,只求权贵欢心。

2023年一份《商业内幕》深度调查公布了一连串员工投诉,揭开了撒盐哥牛排王国的真相。没加班费、克扣小费、随意解雇、无下限PUA,都不是传言,是事实清楚的起诉文件。

一位员工只是送了一盘剩下的牛排到错误的桌子,结果被扣140美元工资。还有19岁服务员因顾客没付钱而被追讨800美元小费。

调酒师被要求穿短裙露胸装,被骚扰还被解雇。女性服务员因“不够性感”被拒绝晋升,这些指控,是揭示撒盐帝国“上流私服、底层奴役”的残酷镜像。

更可怕的是员工被要求伪造演出、欺骗清真餐食、用旧酒冒充新酒,只为增收。他就是拿“豪华”骗钱,拿剥削当准则,把全世界的顾客和员工,当成了个人崇拜的道具。

一切滑坡,终有触底。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后,他在球场中强行闯入赛后庆典,抢过梅西合影、触摸奖杯,让全世界球迷愤怒。这是抗礼FIFA规则的巨大羞辱,舆论挞伐下,FIFA展开调查,当即宣布撒盐哥禁入未来所有国际足联赛事

这意味着他被整个体育世界“拉黑”,一个炒作达人,终于被扫地出门。

更羞辱的是2025年尝试混迹欧冠决赛派对,他当场被保安驱逐,在社交媒体上哀求说“成千上万的人想见我”,但没人再买账。不是不欢迎,是没人再关心他,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老梗和笑话

人们并没有宽恕他,而是懒得再提他,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他的伦敦牛排馆利润下降50%,迪拜生意惨淡,美国多地门店悄然关张,他的IG粉丝增长断崖式“归零”,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决定性一击,而是积累到顶点的“自毁倒塌”。

其实他本有机会成为另一个“戈登·拉姆齐”,靠手艺和个性获得尊严,但他偏偏选择了走进镜头,却忘了镜头下是活生生的人。他把红利当权利,把“热点”当免死金牌,最后被时代一脚踢下舞台。

从撒盐哥,我们该学到什么?

第一,互联网成就你,也能吞噬你。你可以靠“一个视频”走红,但你若没有产品力,没有尊重顾客的底气,早晚会自爆。

第二,是中国式创业的镜鉴。我们看到太多商人一夜成名后飘在天上,品牌早晚被“自恋”和“贪婪”掏空。对于国内任何一位企业家、IP或品牌,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曾经火过,就永远给你掌声。

第三,是我们“饭圈文化”的照妖镜。别再为了“热搜制造者”疯狂买单,也别因为一点故事就封神。所有商业必须回归产品、回归服务、回归人性,而不是单纯走一波梗和ip操作就了事。

撒盐哥用他自己的手撒出了资本的铜臭和权力的傲慢,而他教会我们最深刻的事是走红的枪口下,其实架着自毁的引线。

火爆一时,可以靠表演;但走得长远,必须靠敬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中医谢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