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警告:决不能将无人机优势拱手让给中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4:57 1

摘要:最近,五角大楼坐不住了。美国防务专家发出了严厉警告:中国正在无人机集群和AI技术上全力冲刺,而且“不讲规则”,这可能让北京在这场军事科技竞赛中抢得先机。换句话说,美国感觉到被追赶的压力了。

最近,五角大楼坐不住了。美国防务专家发出了严厉警告:中国正在无人机集群和AI技术上全力冲刺,而且“不讲规则”,这可能让北京在这场军事科技竞赛中抢得先机。换句话说,美国感觉到被追赶的压力了。

这种焦虑不是空穴来风。从乌克兰到红海,我们看到了便宜无人机对航母战斗群的威胁,几百美元的小东西能让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如临大敌。在这个新兴领域,中国确实走在了前列。

▲当时的新闻报道,特意强调这个数字

2017年,中国电科放飞了119架无人机编队,创下世界纪录。但真正让美国防务界睡不着觉的,是去年航展上的九天无人机。这玩意儿机长16米多、翼展25米、最大起飞重量16吨,关键是它能在1.5万米高空一口气释放上百架小型无人机。想象一下:一架大飞机飞过来,突然冒出一百个小东西,分别飞向各个目标。传统防空系统同时只能处理十几个来袭目标,现在突然要对付几百个,直接就瘫痪掉了。

除了蜂群无人机,中国还在开发更高端的玩意儿。攻击-11隐身无人机,前几天已经官宣和歼-20战斗机编队飞行,而在93阅兵上,还有4款公开展示的无人僚机和3款临时撤下没有展示的同类产品。

这个概念很直白:让便宜的无人机跟随昂贵的有人战斗机执行任务。无人机当侦察兵、干扰机,必要时充当替死鬼拦截导弹。一架歼-20值好几亿人民币,关键是还有飞行员,无人机损失了不心疼。这就是“贵重资产+消耗品”的组合——空军既能增加作战力量,又能保护宝贵的有人机资源。

美国空军也在赶工开发“协同作战飞机”(CCA),本质上是美版忠诚僚机。计划采购至少1000架,为六代机NGAD和F-35A各配备两架僚机。但问题是美国的进度明显慢了。六代机官宣了F-47,但首飞最早也要2028年,无人机方面目前端出来的YFQ-42华为YFQ-44都太糙了。相比之下,中国现在的高端无人机已经多到眼花缭乱了。这种效率差异,是美国真正焦虑的根源。

美国专家提到中国在开发这些系统时“缺乏伦理约束”。美国坚持“人在回路”原则,致命性决策必须由人做出,AI只能提供建议。这在技术上增加了复杂度,也拖慢了部署速度。这种纯粹的道德批判真是见得太多了,就目前的装备部署情况来看,其实大家都是强人工控制的无人机设计,AI能力主要体现在自主航行、自动识别等基础应用上,。

▲美国早已开启对无人机的无限制AI测试

至于所谓的自主目标识别、路径规划和协同攻击能力都还是各家正在研究的方向。

且不论什么时候能够落地实装吧,跟现在的初级阶段应用又有什么关系呢?

传统上,美国靠技术优势维持领先,一架F-22抵得上数架三代机。但无人机改变了这个等式。防空系统再先进,面对成百上千架廉价无人机的饱和攻击也会崩溃。几十架自杀式无人机能瘫痪一个机场的跑道,蜂群无人机能缠住一艘航母直到防空弹药打光。乌克兰已经验证了这套战术:廉价改装无人机能摧毁价值数百万的坦克,红海的胡塞武装让美国航母编队不得不高度警戒。

而现在美军面临的危机是:传统大型平台的优势很快就要消失,中国五代机数量激增、六代机稳步试飞。不光如此,在无人机这类新生平台上更是有美国难以想象的规模和形态发展优势。

这场军备竞赛危险就危险在,它由恐惧驱动而非理性。美国担心被中国超越,要加速开发自主武器系统;为了保持进度,可能不得不放宽安全标准。而美国专家写这篇文章的意思到这里也就浮出水面了:咱们得在伦理上松松绑了,打赢中国才是最关键的,什么AI暴走啊、误伤啊都不是现在该操心的事情,打输了啥都没有了……

说来说去,你自己想干坏事,就非得拉上中国当借口吗?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