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负债累累,连亲戚都瞧不起你时,请牢记芒格的逆袭定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6:08 1

摘要:前段时间凌晨,我收到读者给我发的消息:"创业失败欠了 80 万,亲舅舅见面装不认识,老婆天天和我吵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声音里的绝望。

前段时间凌晨,我收到读者给我发的消息:"创业失败欠了 80 万,亲舅舅见面装不认识,老婆天天和我吵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声音里的绝望。

当一个人负债累累,甚至连亲戚都投来轻蔑的目光时,那种滋味可谓苦涩至极。

在这样的低谷时刻,我们往往会陷入迷茫、自卑与绝望之中,仿佛人生的道路被黑暗完全笼罩,看不到一丝曙光。

查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人生难免掉进坑里,但决定你能不能爬出来的,不是坑的深度,而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其实这种情况下,恰恰是逆袭的关键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潜力会被激活,只要有正确的方法,我们反而有可能一飞冲天,获得远超曾经的财富!

接下来我会把芒格的逆袭定律分享给你,帮助你在逆境中真正实现逆袭!

股神”巴菲特的大名你应该听说过吧,巴菲特是这么评价芒格的:“是查理让我开了眼,让我很快从猩猩变成了人,要是没有他,我得穷得多。”

就这么厉害的芒格大佬,也曾经穷得叮当响。

那时候他刚离了婚,还得养 8 个孩子,而且有孩子生了重病,得花好多钱治病。

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他撑住了,还挣到了人生的头一个 100 万,从此就发达起来了!

他的智慧,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芒格的逆袭定律一共分为3点!

大多数负债者都有个通病:眼里只盯着 "怎么快速搞钱"。

看到别人做直播赚钱就借钱买设备,听说搞区块链能暴富就抵押房子入场,结果越折腾债越多。

芒格却告诉我们一个反常识的真相:负债累累时,第一步不是想 "能赚多少",而是先想 "最坏能输多少"。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反复强调 "逆向思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他在投资决策中,就常常运用逆向思维,规避风险。

比如,在评估一家公司时,他不会只看公司的发展潜力和盈利预期这些正面因素,而是先花大量时间研究这家公司可能存在的隐患、潜在的失败因素。

就像他在面对互联网泡沫时期的众多新兴科技公司时,没有盲目跟风投资,而是冷静分析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壁垒等。

很多公司看似前景一片光明,但从逆向角度看,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过度依赖资本注入,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极易崩塌。

芒格正是凭借这种逆向思维,避开了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的巨大损失。

从数学角度看,这是 "期望值理论" 的应用,假设一个项目成功概率 30%,能赚 100 万,失败概率 70%,要亏 50 万,表面看预期收益是 100×30% - 50×70% = -5 万,其实是个稳亏的买卖,但负债者往往只看到 30% 的成功可能,忽略了 70% 的亏损风险。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别人做副业赚钱,立刻跟风报名课程,结果钱没赚到还搭进去好几千?这就是没有逆向思考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想做新项目时,先在纸上写下如果失败会失去什么,比如积蓄、信用、家庭和谐;计算失败概率,如果超过 40% 就果断放弃;永远留 30% 的资金作为 "保命钱",哪怕天塌下来也不动用。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评估风险呢?

首先拿出一张纸,在左边写项目收益,右边写失败代价,内容涵盖金钱、时间、人脉等方面。

接着算盈亏比,用成功概率乘以收益与失败概率乘以损失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3 倍以上才值得考虑。

最后提前约定亏损达到一定金额,比如 XX 元时立刻停止,并让信任的人监督执行 。

负债后很多人会陷入焦虑:"我要赶紧学直播、学剪辑、学写作,多掌握技能才能赚钱!" 于是今天报个短视频课,明天学 Python,结果样样懂一点,样样不精通。

芒格却泼了盆冷水:真正的逆袭,不是到处挖浅坑,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圈里深挖井。

芒格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要做的就是守住边界,在里面把事情做到最好。" 这里的 "能力圈",不是你会做什么,而是你比 90% 的人都做得好的事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符合 "心流理论":当你在擅长的领域做事,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效率是平时的 5-10 倍,而跨领域尝试会消耗大量认知资源,尤其是负债时心态本就不稳,很容易半途而废。

1972 年,芒格和巴菲特将目光投向了喜诗糖果。

当时,喜诗糖果在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业务模式也十分简单,主要聚焦于高端糖果的生产与销售。

对于芒格而言,这种 “一眼能看懂” 的生意,正处于他的能力圈范围之内。

喜诗糖果有着深厚的品牌护城河,消费者对其忠诚度极高,且现金流稳定,无需巨额的资本投入来维持运营。

芒格清楚,自己对消费品牌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能力圈内进行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至 2023 年,喜诗糖果累计为伯克希尔创造了超 20 亿美元的利润,成为了伯克希尔旗下的优质资产,这一投资案例也充分彰显了在能力圈内深耕所带来的复利威力。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别人跨界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能行,结果摔得更惨?其实每个人都有隐藏的能力圈,关键是要学会发现。

你可以思考做什么事时觉得特别轻松,别人却觉得很难,比如整理资料、沟通谈判、维修家电;回忆曾经在哪个领域取得过成绩,哪怕只是学生时代当过学习委员体现出的组织能力;留意身边人经常夸你哪方面做得好,比如细心、有耐心、会做饭这些特质。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呢?毕竟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才好在这里面深耕!

第一步,写下所有你会做的事,内容包括工作、生活、兴趣爱好各个方面。

第二步,针对每一项技能问自己,这个技能是否比身边 80% 的人做得好,从中筛选出 3 个最强项。

第三步,通过招聘平台,查看这些技能对应的岗位需求和薪资水平。

第四步,制定深耕计划,每天保证花 2 小时提升核心技能,并拒绝一切无关的学习邀约。

负债后最可怕的心态就是 "急于求成":看到别人 3 个月还清负债,就觉得自己也必须做到,于是借更高利息的贷款去投资,结果陷入 "以贷养贷" 的深渊。

芒格却告诉我们一个扎心的真相:真正的逆袭,是用 100 天的耐心,换 10 年的安稳。

芒格说:"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欢即时满足,但成功从来属于能延迟满足的人。"

斯坦福大学的 "棉花糖实验" 证明,能等待 15 分钟换取 2 颗棉花糖的孩子,长大后收入比立刻吃掉的孩子高 4 倍。

负债时,"马上翻身" 的欲望就像那颗棉花糖,诱惑你做出错误决定,而延迟满足不是让你躺平,而是在正确的方向上,用时间换空间,就像竹子用 4 年只长 3 厘米,第 5 年开始每天长 30 厘米,前提是前 4 年把根扎深。

芒格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他阅读《巴伦》周刊长达 50 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 50 年里,他仅仅从中发现了一个符合他投资标准的机会,那是一家生产门罗减震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当时其股价仅为 1 美元,垃圾债价格也只有 35 美元,利息却有 11.375%。

芒格基于自己对汽车行业多年的经验和深刻理解,判断出这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他买入了该公司的垃圾债和股票,垃圾债为他带来了 30% 多的利息收入,之后垃圾债价格涨到 107 美元被公司赎回。

而公司的股价也从 1 美元一路涨到了 40 美元,芒格在 15 美元时卖出股票,最终这笔投资让他收获了 15 倍的收益。

为了这一次投资机会,芒格等待了 50 年,而从决定买入到收获回报,又经历了两三年时间。

这充分体现了芒格在投资中极致的耐心和对延迟满足的坚定践行,他不为短期的诱惑所动,坚信长期的价值积累。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看到别人短时间内赚大钱,就忍不住想跟风,结果越陷越深?

正确的做法是,把要马上还钱的急切想法,转变为在 3 年内掌握一项核心技能的长期目标;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学会一个 Excel 函数这样的小事;远离那些鼓吹月入 10 万的动态,专注走好自己的路。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没那么焦虑,更好的延迟满足呢?

首先定长期目标,认真写下 3 年后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比如在二线城市买套房,月入 3 万。

然后将 3 年目标拆分成每年、每季度、每月的小目标,例如第一年掌握电商运营。

接着进行时间管理,运用 "番茄工作法",每天保证专注 4 个 25 分钟,且只做和目标相关的事。

再设立奖励机制,每完成一个阶段目标,就给自己安排一个小奖励,像是吃顿好的、买件喜欢的东西。

最后远离短期诱惑,卸载所有相关APP,关闭小红点通知,减少外界干扰。

我是阿胖,靠读书、写作爆发式成长,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我的成长思考,助你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

来源:阿胖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