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患HIV,竹马却执意娶她!如今喜得小公主,HIV真能结婚生子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3:12 1

摘要:前几天,办公室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喜糖——我们的病人晓梅,顺利生下了一个6斤2两的小公主。看着那张一家三口的合影,晓梅眼里的光和阿海小心翼翼护着妻女的模样,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红了眼眶。

前几天,办公室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喜糖——我们的病人晓梅,顺利生下了一个6斤2两的小公主。看着那张一家三口的合影,晓梅眼里的光和阿海小心翼翼护着妻女的模样,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红了眼眶。

晓梅和阿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竹马,初中时就偷偷互许心意,高考后一起考去了同一座城市的大学,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可命运却在晓梅毕业那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一次入院体检,她被查出感染了HIV。

后来晓梅跟我们说,拿到诊断书的那天,她躲在医院的楼梯间哭了三个小时,甚至想过跟阿海提分手。可当她支支吾吾说出病情时,阿海的反应却比她预想的复杂得多:震惊得手都在抖,沉默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眼睛通红地对她说“我先去查资料,咱一起想办法”,没有一句“分手”。

阿海的反应其实特别真实。换作任何人,突然得知爱人遭遇这样的变故,都会慌乱、气恼,甚至会有一瞬间的退缩。但他没有转身离开,而是拉着晓梅的手,陪她一起去抗病毒治疗医院,陪着她做检查、听医生讲解,一点点理清关于HIV的各种疑问。

去年春天,两人穿着简单的婚纱和西装,在亲友的祝福下领了证。如今小公主的诞生,更是给这个小家庭添满了暖意。

但这段故事传开后,我们收到了好多私信:“艾滋病人真的能结婚吗?”“生小孩不会传染吗?”“孩子能健康吗?”今天就借着晓梅的故事,把这些问题说透。

疑问一:艾滋病患者,到底能不能结婚?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看:

如果是已经发展成艾滋病病人的,建议暂缓结婚;

但如果只是HIV病毒感染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双方都知情并同意,是可以结婚的。而且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感染者和病人的婚姻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能歧视。

不过有个很重要的前提:一定要如实告知对方自己的感染情况。这不仅是对伴侣的尊重,更是对这段婚姻负责。毕竟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性传播,虽然风险可控,但知情权必须给到对方。

可能有人会担心“结婚后会不会传给伴侣”,这里有组数据可以参考:

如果男方是阳性,单次传给女方的几率大概在0.05%-0.15%;

如果女方是阳性,单次传给男方的几率还要低2.5倍。只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就能有效避免性传播风险。

晓梅和阿海就是这样做的,结婚两年来,阿海的体检报告一直都是阴性。

说实话,从医学角度出发,医生通常不建议HIV阳性家庭生育,毕竟存在母婴传播的风险。

但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强烈的生育意愿,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关键在于“规范的母婴阻断”。

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HIV阳性妈妈传给孩子的几率大概是25%-30%,但只要做好全套阻断措施,这个几率能降到1%以下,国内很多地区的成功率甚至能达到98%以上。

晓梅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怀孕3个月开始,她就严格遵医嘱做了这几件事:

首先是药物干预,每天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把体内的病毒载量控制在极低的水平,这样就能减少病毒传给胎儿的可能性;

其次是产科干预,怀孕过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分娩时选择了剖宫产,最大程度缩短了宝宝在产道内的暴露时间;

最后是喂养方式,从出生起就坚持人工喂养,绝对不混合喂养——这是因为母乳中可能含有病毒,混合喂养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这里要特别提醒:母婴阻断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怀孕前就开始规划,全程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而且男方如果是阳性,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洗精技术,但只要通过规范治疗控制好病毒载量,在医生评估后也能尝试自然受孕。

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像晓梅这样的患者,因为感染了HIV就觉得“人生完了”,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甚至不敢告诉家人。

可晓梅和阿海的故事告诉我们:病毒能攻击免疫系统,却打不垮真挚的感情;疾病会带来挑战,却挡不住对幸福的追求。

社会上对艾滋病的恐惧,大多源于不了解。有人觉得“跟感染者说话都会传染”,有人觉得“感染者就该孤独终老”,可这些偏见才是比病毒更伤人的利刃。

事实上,日常的握手、拥抱、一起吃饭,根本不会传播HIV;只要规范治疗,感染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拥有自己的家庭。

晓梅的小公主满月那天,阿海发了条朋友圈:“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更感谢科学给了我们底气。”是啊,科学能阻断病毒传播,而理解和包容,能阻断偏见的蔓延。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故事有意义,不如转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知道,HIV感染者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而消除偏见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真相。

来源:新疆天同公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