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汤刚入口,是勐库茶区特有的醇厚,紧接着一丝微苦在舌尖炸开,正当你准备皱眉时,回甘像潮水般涌来,从喉咙到舌尖都是甜丝丝的。
第一次喝懂过古树茶,直接被它的 “反差感” 征服!
茶汤刚入口,是勐库茶区特有的醇厚,紧接着一丝微苦在舌尖炸开,正当你准备皱眉时,回甘像潮水般涌来,从喉咙到舌尖都是甜丝丝的。
最绝的是它的香气,开盖瞬间花果香直冲天灵盖,喝下去后杯底还留着淡淡的蜜香。
朋友喝完直接问我要链接!
地理位置 “黄金 C 位”!
懂过古茶山位于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的西半山,海拔 1750 米左右,与冰岛属同一山脉,地处大户赛和坝卡之间。
海拔 1750 米的深山里,云雾像给茶园盖了层 “棉被”,白天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晚上低温锁住物质。
茶叶能不饱满吗?
懂过村委会一共有 4 个自然村,分别为以寨、外寨、坝气山和磨烈,村村都以种茶为主。
新茶地、老茶地合计面积已达 5700 多亩,是勐库西半山茶园面积最大的村委会。
懂过古树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茶马古道上的商人们发现了这片土地上生长的野生茶树,其品质优异且产量丰富。
随着时间推移,当地居民开始对野生茶树进行人工种植。
到了明清两代,懂过古树茶已成为皇家贡品,备受推崇,如今依然是普洱茶中的佼佼者。
布朗族和拉祜族是懂过古树茶的主要种植者和制作者,他们利用传统工艺精心呵护每一棵古茶树。
此外,汉族、彝族等多个民族也共同参与其中,汉族擅长茶叶加工技术,彝族则擅长茶园管理等。
各民族共同努力,使得懂过古树茶得以保持独特魅力并不断发扬光大。
上磨烈:位于磨烈村海拔较高处,茶园多分布在云雾缭绕的山区。
这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使得上磨烈古茶树比下磨烈古茶树更为高大。
下磨烈:地处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光照相对较弱,土壤肥力也稍逊一筹。
下磨烈以前交通极为不便,直到 2015 年才有一条勉强能通汽车的山路,不过也因此隔绝了很多炒作的人,生态环境保持得特别好。
这里的茶园与原始森林混生,形成了独特的小生态体系,植被茂密,土壤肥沃,生物多样性丰富,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同时,绿水塘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茶树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
海拔与气候:磨烈位于勐库西半山,平均海拔在 1700 米左右,与冰岛茶区海拔相近。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
生态系统:磨烈背靠勐库大雪山原始森林,面朝冰岛湖,茶园与森林混生,生态环境原始且优越。
南勐河为茶园提供了充足水分,还能带走污染,使茶园更为洁净,茶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具有高香、山野韵十足的特质。
外观:磨烈茶条索紧结,色泽墨绿较润,芽叶肥壮,茶毫明显,与冰岛茶相比,在外观上就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香气:磨烈古树茶有天然的兰花香,尤其是压饼后淡淡的兰花花蜜香幽幽传出,山野气韵扑面而来,沸水冲泡花蜜香会更加直接。
其香气高扬且持久,与冰岛茶的香气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口感:磨烈茶滋味鲜爽馥郁,香甜甘爽,汤质绵密醇厚,微微的苦涩立刻化开,生津源源不断,吞咽茶汤,丝丝冰糖甜韵在喉咙处泛涌。
在口感上,磨烈较之冰岛,甜度虽不及,但胜在刚柔并济,且质、气、韵更强。
干茶:条索肥硕;牙尖丰腴多绒毛,色泽墨绿,条索清晰,白毫显露;
茶饼:厚薄均匀,松紧适中,利于后期转化;
茶汤:入口生苦,茶气劲扬,苦尽甘来,颊齿生香,生津快,回甘持久;
香气:兰花的清雅;蜜糖的甜韵;青草的清香;
叶底:叶片柔软完整,耐泡度高
来源:悦行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