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手机刷到一则新闻,江西小伙小杨为了娶媳妇,被女方家要求拿出28.8万彩礼,再加上一套全款婚房、一辆15万以上的代步车,算下来总成本超过百万。小杨父母一辈子在工地搬砖,攒下的积蓄连彩礼零头都不够,最后硬是东拼西凑借了20多万高利贷,才勉强凑齐这笔“面子钱”。
打开手机刷到一则新闻,江西小伙小杨为了娶媳妇,被女方家要求拿出28.8万彩礼,再加上一套全款婚房、一辆15万以上的代步车,算下来总成本超过百万。小杨父母一辈子在工地搬砖,攒下的积蓄连彩礼零头都不够,最后硬是东拼西凑借了20多万高利贷,才勉强凑齐这笔“面子钱”。婚礼当天,小杨看着父母佝偻的背影和满屋子的借条,心里五味杂陈:这场婚,到底是结给自己,还是结给外人看?
这不是个例。近年来,天价彩礼在部分地区愈演愈烈,从最初的“万里挑一”(10001元),到后来的“三斤三两”(百元大钞重量约14.35万元),再到如今的“一动不动”(房子+车子)“万紫千红一片绿”(5元、100元、50元纸币组合约15万元),彩礼数额水涨船高,早已偏离了传统婚嫁的本意。更让人揪心的是,明明国家已经多次点名整治天价彩礼,将其纳入移风易俗重点工作,可仍有不少人抱着“别人都这样,我不能输”的心态,在攀比的漩涡里“硬扛”,最后把喜事办成了烦心事,甚至酿成悲剧。
说起彩礼,老祖宗传下来的本意是“礼”,不是“利”。古代的聘礼,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一种感谢,感谢对方养育女儿的辛苦,也是新人组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象征着对婚姻的重视和美好期许。那会儿的聘礼讲究“量力而行”,有钱人家可能送些绫罗绸缎、金银首饰,普通人家哪怕是几斗米、几匹布,只要心意到了,女方家也不会过多计较。可现在呢?彩礼成了“面子工程”的硬指标,成了衡量男方家境、诚意的唯一标准,甚至出现了“无彩礼不结婚”“彩礼少了遭人笑”的歪风邪气。
我见过太多被天价彩礼裹挟的家庭。河南的老张,为了给儿子凑30万彩礼,把家里的老宅子卖了,自己和老伴搬到村口的简易棚里住;安徽的小李,因为拿不出20万彩礼,和相恋5年的女友分手,好好的感情败给了金钱;还有更极端的,有小伙不堪重负选择轻生,有家庭因为彩礼纠纷反目成仇,原本的喜事最后闹得鸡飞狗跳。这些案例背后,是被虚荣心绑架的父母,是被攀比心裹挟的年轻人,他们明知天价彩礼不合理,却还是被“面子”绑架,一步步陷入困境。
为啥国家三令五申整治,天价彩礼还是屡禁不止?核心原因无非两个:一是“面子文化”在作祟,二是落后的婚嫁观念没转变。在很多农村地区,婚嫁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面子比拼”。女方家觉得,彩礼要得越高,说明女儿越金贵,自己在村里越有面子;男方家觉得,彩礼给得越多,越能彰显自家实力,不会被人看不起。这种“你家彩礼20万,我家不能比你少”的攀比心理,让彩礼数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父母把彩礼当成了“养老钱”或者“给儿子娶媳妇的准备金”。他们觉得,养女儿几十年,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必须通过彩礼“捞一笔”,才能弥补自己的付出。这种把女儿当成“商品”来交易的观念,不仅玷污了婚姻的神圣,也伤害了女儿的感情。我认识一位大姐,她给女儿定的彩礼是28万,理由是“我儿子以后结婚也需要彩礼,现在不多要点儿,以后怎么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可她没想过,女儿嫁过去之后,要和丈夫一起背负沉重的债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作为母亲,难道心里真的好受吗?
其实,真正的婚姻幸福,从来不是用彩礼多少来衡量的。那些把彩礼当成“敲门砖”的家庭,往往容易忽略婚姻的本质——两个人互相扶持、彼此珍惜,一起把小日子过好。我身边有一对年轻夫妻,结婚时男方家境普通,只给了3万彩礼,女方家不仅没嫌弃,还陪嫁了同等数额的嫁妆,让他们用来创业。现在夫妻俩开了一家小超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感情也越来越好。女方母亲常说:“彩礼再多,不如找个疼女儿、有上进心的好女婿。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没必要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国家点名整治天价彩礼,真是太及时、太有必要了。近年来,各地也出台了不少措施:有的地方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明确彩礼上限;有的地方开展“零彩礼”“低彩礼”示范婚礼,引导新风尚;还有的地方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对天价彩礼进行约束。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彻底根除天价彩礼的陋习,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敢于对天价彩礼说“不”。婚姻是自己的,幸福与否只有自己知道,没必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让自己和家人陷入经济困境。两个人只要感情好,齐心协力,日子自然会越过越红火。那些因为彩礼多少就犹豫、退缩的感情,本身就经不起考验,就算勉强结婚,也很难长久幸福。
其次,父母要转变观念,不要把彩礼当成“面子”和“筹码”。作为长辈,应该希望子女婚姻幸福、生活美满,而不是把他们的婚姻当成一场“交易”。多为子女的长远考虑,少一些攀比和算计,才能让他们在婚姻里轻装上阵,收获真正的幸福。毕竟,子女过得好,才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和福气。
最后,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媒体可以多宣传“零彩礼”“低彩礼”的正面案例,让大家知道,幸福的婚姻和彩礼多少无关;基层组织可以发挥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引导大家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尚。当“低彩礼”“零彩礼”成为主流,当大家不再以彩礼多少论英雄,天价彩礼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说到底,天价彩礼就像一个“毒瘤”,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破坏了婚姻的本质,还影响了社会风气。国家点名整治,是为了让婚姻回归本真,让年轻人不再被彩礼所困,让每个家庭都能在婚嫁这件喜事上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面子固然重要,但比起一家人的幸福安康,比起子女的长远未来,那些虚无缥缈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希望更多人能醒悟过来,不要再为了面子“硬扛”天价彩礼。婚姻的真谛,是爱与责任,是陪伴与包容,而不是冷冰冰的金钱和数字。愿每个真心相爱的人,都能抛开彩礼的束缚,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愿天价彩礼的陋习早日消失,让婚姻回归纯粹,让幸福不再被“标价”。
来源:湖畔钓鱼人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