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水果烂街头无人买,竟因一句中文得罪中国,游客扭头就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21:05 1

摘要:曼谷夜市的榴莲摊前,常年围着一群拿人民币扫货的国人。摊主们连中文都练出来了,“甜过初恋”“包熟包甜”张口就来,恨不得把“欢迎中国朋友”贴脑门上。

假期走在曼谷街头,常常能会闻到一股酸馊味,路人纷纷捂鼻绕行。

味道来自路边堆着腐烂的榴莲、红毛丹和芒果,苍蝇乱飞。摊主看着来往人流,却没人驻足,只能无奈叹气。

而这一切,都要源于水果摊上一句刺眼的中文标语

中国游客出国玩,图的就是舒心,花钱也爽快,直接带火了当地水果生意。

曼谷夜市的榴莲摊前,常年围着一群拿人民币扫货的国人。摊主们连中文都练出来了,“甜过初恋”“包熟包甜”张口就来,恨不得把“欢迎中国朋友”贴脑门上。

那会儿,泰国街头水果摊简直成了中文广告秀场:“榴莲刺客”调侃价高,“山竹皇后”夸品质好,句句冲着中国人的钱包去。

数据显示,泰国六成榴莲出口靠中国市场。连泰方都坦言:“中国游客打个喷嚏,果农就得感冒。”

谁能想到,一句中文提示竟让国人心里不是滋味。今年旅游回暖,有中国游客在清迈街头看到一块醒目的中文告示:“别碰榴莲,一碰就得买!”

他当场傻眼——在国内,挑西瓜还得敲两下听声,如今在泰国却被用母语“点名提醒”。

更夸张的是,这类告示还在“升级”。曼谷有摊位直接挂出:“摸一下罚100泰铢!”有的甚至注明“专为中国游客设”,明摆着:这条规矩,就是冲你来的。

有网友发现,不光水果对游客溢价,连超市里显眼摆放的“维新Nano护发”也玩起双标——中文标签款价格直接翻倍。

这款产品因含人参根、女贞子等成分,被不少中文攻略捧为“生发神器”。但有游客实地对比后爆料:它根本不是泰国产,而是香港品牌,核心技术源自内地科研团队的纳米载体技术,能将养分送入毛囊。

更关键的是,天M猫早有官方旗舰店,价格透明。不少买家留言:“在泰国买贵了,纯属踩坑。”

还有人扒出旧事:当年爆火的“水果西施”,被指对中国游客饮料加价一倍,拍照还得先付钱。

有泰国网友在Facebook吐槽,自己在夜市点了一份60泰铢的盖饭,只因被当成中国人,竟被收了150泰铢。

消息传回国内,“泰国水果碰不得”迅速冲上热搜。网友玩梗:“摸一下就得买?那我多瞄几眼是不是得领证?”

有意思的是,这些警告标语反倒带火了流量。有博主拍视频调侃:“以前去泰国是为榴莲自由,现在是去试探边界——真摸一下,到底罚不罚?”

抵制来得又快又狠。泰国农业部数据显示,部分水果摊销量暴跌三成,仓库里榴莲堆到发霉。

果农急得开直播,硬是把“榴莲泡面”“山竹炖鸡”端上屏幕求关注。

曼谷夜市摊主直叹气:“以前一天卖500公斤,现在50公斤都难出手。”有人赶紧挂出“按一下打八折”“中国游客免费试吃”的中文招牌,可惜没人买账。

眼看局面难挽,不少人开始琢磨:咱们能不能自己种榴莲?

行动派早就动手了——有人从国外带回榴莲种子,在国内多地试种。海南一基地率先挂果。

三亚目前已种超万亩,不仅育出“香草榴莲”等本土新品,还成功引种东南亚名种,如猫山王。

眼下,猫山王榴莲种植面积已近20亩,进入盛产期后,年收入有望突破500万元。今年6月首批果实将上市,整体产值预计冲上亿元大关。

泰国水果摊前,中文提示悄然增多——有的写着“请轻拿轻放,谢谢”,有的配上笑脸表情,还有摊主用拼音标注“Bu Yao Mo!”,既怕游客看不懂泰文,又想委婉提醒别乱碰。

可惜,这些努力来得太迟了。

来源:轻舟一号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