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典型的国际比赛日,喧嚣,紧张,然后尘埃落定。在泽尼察的比利诺球场,波黑队在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里主场3-1逆转了罗马尼亚。对于主场球迷来说,这是个值得喝一杯的夜晚,球队从一球落后到最终取胜,哲科这种老江湖的进球总是能轻易点燃看台。比赛的过程没什么太多意外,罗马尼亚的比尔利贾先进了个球,让现场一度有点紧张。但波黑毕竟是在自己家门口,很快就稳住了。哲科扳平比分,之后巴伊拉克塔雷维奇和塔巴科维奇的进球,算是彻底把悬念杀死了。一场干净利落的逆转,三分到手,对于任何一支志在世界杯的球队来说,这都是标准操作。泽
一场典型的国际比赛日,喧嚣,紧张,然后尘埃落定。在泽尼察的比利诺球场,波黑队在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里主场3-1逆转了罗马尼亚。对于主场球迷来说,这是个值得喝一杯的夜晚,球队从一球落后到最终取胜,哲科这种老江湖的进球总是能轻易点燃看台。
比赛的过程没什么太多意外,罗马尼亚的比尔利贾先进了个球,让现场一度有点紧张。但波黑毕竟是在自己家门口,很快就稳住了。哲科扳平比分,之后巴伊拉克塔雷维奇和塔巴科维奇的进球,算是彻底把悬念杀死了。一场干净利落的逆转,三分到手,对于任何一支志在世界杯的球队来说,这都是标准操作。
而我们的目光,自然会落到桑普多利亚的球员身上。丹尼斯·哈季卡杜尼奇,这位桑普的后卫,这次也入选了国家队。但他整场比赛都穿着替补席的背心,在场边看完了这九十分钟。他做了热身,或许在球队落后时也曾心头一紧,期待着教练回头看他一眼,但最终,主教练的换人名额没有一个给到他。
这事儿,怎么说呢。对于球员本人,滋味肯定复杂。入选国家队当然是荣誉,证明你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球员之一。但比赛日坐在替补席上,特别是球队经历从落后到扳平再到反超的整个过程,你就像一个局外人,无法亲手为胜利贡献力量。这种感觉,有点像什么呢,对了,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份项目报告,结果在最终展示会上,老板让你的同事上去讲了。报告是你的,功劳簿上或许有你的名字,但聚光灯下的那份激动,跟你没关系。
我干这行十几年,见过太多这样的球员。在俱乐部,他们可能是绝对主力和后防核心,可一到国家队,就得重新排队。国家队教练的用人思路和俱乐部教练不一样,他考虑的是短期内的化学反应,是球员间的默契,有时候甚至是一些战术上的偏执。哈季卡杜尼奇没上场,不代表他能力不行,很可能只是教练在那一晚的战术板上,没有给他安排一个位置。
特别是当球队先丢球之后,教练的调整思路会立即切换到进攻模式。他会想,我该换上哪个前锋,哪个边路突击手去改变局面?后卫的更换,除非是出现伤病或者防守体系被彻底打穿,否则优先级是很低的。波黑队后来连进三球,从结果来看,教练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胜利可以掩盖一切,包括那些没能上场球员的失落。
对于远在热那亚的桑普多利亚来说,这反倒可能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俱乐部最怕的就是国际比赛日带来的伤病和疲劳,现在哈季卡杜尼奇没上场,意味着他毫发无损,体能也得到了储备。他会带着一点点国家队的失意回到俱乐部,但身体上是满格的。接下来的联赛,他能以最好的状态出战。这笔账,俱乐部高层心里清楚得很。他们花钱养着球员,当然希望球员能为自己好好卖力,而不是在国家队比赛里消耗掉。
这其实就是现代职业足球里,俱乐部和国家队之间那种微妙的、有点自私的关系。双方都需要球员,但出发点完全不同。
哈季卡杜尼奇本人现在估计已经回到意大利了,国家队的这一页已经翻篇,他的战场还是在俱乐部。作为一名职业球员,这种心理调节能力是必备的。或许他会跟队友开玩笑说自己去波黑度了个短假,看了场不错的球。但内心深处,下一次国家队集训时,他肯定希望能用场上表现,而不是场下观战,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泽尼察的那个夜晚,胜利属于波黑,属于哲科和那些进球功臣。而对于哈季卡杜尼奇来说,那只是他职业生涯里又一个普通的、没能上场的客场之旅。这样的夜晚,过去有过,未来可能还会有。这就是足球,残酷,但真实。
来源:优冠体育塑胶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