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是什么?哪些时候会用到对赌协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0:46 1

摘要:对赌协议是什么?哪些时候会用到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近年来在商业交易和投资领域频繁出现。它既是一种风险对冲机制,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广泛应用于企业并购、股权投资、创业融资等多个场景。那么,究竟什么是对赌协议?它又在哪些情况下会被使用呢?

一、对赌协议的定义与本质:

对赌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VAM),本质上是一种估值调整协议。它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投资协议时,对未来不确定情况进行的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未出现,融资方则行使另一种权利。简而言之,对赌协议就是双方对未来业绩或市场表现的一种“赌约”。

对赌协议的核心在于“估值调整”。投资方在投资时,往往基于对目标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来确定投资估值。然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双方通过协议约定,如果未来实际业绩与预期不符,则对投资估值进行调整,以平衡双方的利益。

二、对赌协议的常见类型:

1. 业绩对赌:这是最常见的对赌形式。融资方承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实现特定的业绩目标(如净利润、营业收入等)。如果未达到目标,融资方需向投资方进行补偿,补偿方式可能包括现金补偿、股权补偿或股份回购等。例如,某公司在接受投资时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累计达到1亿元,若未实现,则创始人需按约定价格回购投资方股份。

2. 上市对赌:在股权投资中,投资方往往要求目标公司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上市。如果未能如期上市,融资方需按协议回购投资方股份或支付违约金。例如,某创业公司在融资时承诺五年内上市,否则创始人需按年化8%的收益率回购投资方股权。

3. 市场对赌:这类对赌通常与市场表现挂钩,如产品市场份额、用户增长量等。若未达到约定目标,融资方需承担相应责任。

4. 其他特殊对赌:包括技术对赌(如产品研发进度)、管理对赌(如核心团队稳定性)等,这些对赌条款通常根据交易的具体需求定制。

三、对赌协议的应用场景:

1. 股权投资与创业融资:
在创业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方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准确评估初创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投资方倾向于通过对赌协议来降低风险。例如,某科技初创企业获得风投机构5000万元投资,条件是未来三年内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0%。若未达标,创始人需转让部分股权给投资方。

2. 企业并购与重组:
在企业并购中,收购方往往担心目标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此时,双方可能签订对赌协议,约定目标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目标。若目标公司未能实现承诺,卖方需向买方进行补偿。例如,某上市公司收购一家游戏公司时,约定后者未来两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否则原股东需补足差额。

3.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常与交易对手方签订对赌协议(即“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以确保注入资产的质量。例如,某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一家影视公司,后者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4000万和5000万元。若未实现,影视公司原股东需以股份或现金形式补偿上市公司。

4. 国际投资与跨境交易:
在跨境投资中,由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的差异,投资方更倾向于通过对赌协议来规避风险。例如,某中国企业在收购海外矿产时,约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必须达到特定标准,否则卖方需降低交易价格。

四、对赌协议的利弊分析:

优势:
1. 降低投资风险:对赌协议为投资方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确保其利益不会因目标公司业绩不达预期而严重受损。
2. 激励管理层:对赌协议中的业绩目标可以激励融资方努力经营,提高企业价值。
3. 促进交易达成:在估值分歧较大时,对赌协议可以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帮助双方达成交易。

风险:
1. 融资方压力过大:过于苛刻的对赌条件可能导致融资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短期行为,甚至财务造假。
2. 双输局面:如果对赌失败,融资方可能失去控制权或背负巨额债务,而投资方也可能因企业动荡而无法实现预期回报。
3. 法律纠纷:对赌协议的条款设计若不够严谨,容易引发法律争议。例如,在中国司法实践中,与公司对赌和与股东对赌的法律效力可能存在差异。

五、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与典型案例:

在中国,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经历了从模糊到逐步明确的过程。早期,由于缺乏明确规定,法院对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不一。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海富投资案”确立了“与股东对赌有效,与公司对赌无效”的原则。但随着《九民纪要》的出台,司法实践开始承认符合法定条件的对赌协议的效力。

典型案例包括:
- 俏江南对赌失败案:俏江南因未能在约定时间内上市,触发了对赌条款,导致创始人张兰失去控制权。
- 万达商业回购案:万达商业在私有化过程中,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若未能在约定时间内重新上市,将支付高额回购款。

六、如何设计合理的对赌协议:

1. 目标设定应科学合理:对赌目标应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避免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2. 补偿机制应多元化:除了现金补偿,还可采用股权调整、分期付款等方式,降低融资方的压力。
3. 退出机制应明确:协议中需明确对赌失败后的处理方式,避免争议。
4. 法律条款应严谨:确保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必要时聘请专业律师审核。

综上所述,对赌协议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促进交易达成;但若设计不当,则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对于融资方而言,签订对赌协议前需充分评估自身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对于投资方而言,则应避免过度依赖对赌条款,而忽视对企业基本面的判断。在商业合作中,诚信与双赢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查案局中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