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为江苏华大装配式房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大)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该项目通过“无权源集体土地合规确权—土地入市—房屋规划手续—不动产登记”的全流程闭环,成功破解了历史遗留的集体土地权属难题,为同类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提
近日,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为江苏华大装配式房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大)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该项目通过“无权源集体土地合规确权—土地入市—房屋规划手续—不动产登记”的全流程闭环,成功破解了历史遗留的集体土地权属难题,为同类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江苏华大所在地块曾“身份尴尬”。5年前,企业子公司曼多林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多林)因看中其毗邻中吴大道的地理优势,计划在此建设亚洲最大行星减速机生产基地,却因土地权属问题受阻——该地块在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均被认定为“无权源建设用地”,无法办理合法手续。类似困境在全国多地普遍存在:大量早期乡镇企业用地因历史原因权属不清,既无法开发利用,又面临违法用地风险,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沉睡资产”。
2023年起,常州经开区启动集体存量无权源土地确权改革。历时一年,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对2009年前形成的建设用地进行全面体检,梳理出2864公顷无权源土地,并建立“一地一档”数据库。“我们通过影像比对、入村走访、查阅历史档案,最终确认这些土地虽无权源证明,但长期实际使用且符合现行规划。”该局副局长宋亚平介绍。在调查的基础上,该局推出“确权+入市”组合拳:对符合产业规划的优质项目,在依规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后,通过公开挂牌“入市”,实现土地市场化配置。
“我们不断优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企业不动产登记服务,一方面加强工作协调,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集体存量无权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发挥企业专窗作用,以专班形式对接企业项目,通过查阅档案、实地查看、分析登记要素,形成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一企一策’登记方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集约利用。”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主任赵霄麟介绍。
去年10月,江苏华大通过公开竞拍取得该地块50年使用权。随后,子公司曼多林投入千万元研发集成式行星减速机,成功切入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预计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企业销售总监季晓冬说。
土地“转正”带来的红利惠及多方:村集体获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人居环境整治,36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周边配套产业随之集聚。
为避免“一确了之”,常州经开区还出台了全市首个书面《存量无权源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操作规程》,明确适用范围、申请主体、审核要点等12项细则。如规定土地必须用于非住宅建设,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确权需经村委会、镇政府、资规部门、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多级联审,严防权属纠纷。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局长王鸣岗表示,下一步,将深化“规划引领+土地确权+执法监管”联动机制,让土地要素真正成为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支点。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我是水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