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21:10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首要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面对新的历史方位与使命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首要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面对新的历史方位与使命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突破、持续前进的根本保证。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探索播下“种子”。早在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时,中国共产党就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现代化愿景,在根据地率先开展经济社会建设探索。在经济领域,创办公营经济,建设兵工厂、纺织厂等工业企业,既保障了革命战争的物资需求,也开启了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局部实践;在金融领域,统一根据地货币、建立银行体系,破除了旧中国金融混乱的局面,为经济稳定打下基础;在农业领域,推行土地改革、开展农业改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让根据地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这些探索体现了党对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的执着追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埋下了“第一粒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制定和执行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此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相继突破“两弹一星”等关键技术,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技术封锁,为现代化建设筑牢了国家安全屏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代以来,党的全面领导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高铁、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中央对“十五五”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集中统一领导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规划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一系列重大胜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实践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严峻。在国内,经济增速换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消费需求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等问题仍需破解;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逐步显现。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只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凝聚起应对风险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学制定、持续推进“十五五”规划,关键在于将“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十五五”规划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推进,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器”。

把党的领导贯穿“十五五”时期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十五五”时期,必须让党的领导始终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没有任何领域可以例外。前些年,金融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基础薄弱,金融“特殊论”“例外论”倾向突出,破坏了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党的二十大以来,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强化金融监管职能,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融入金融领域,为金融安全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十五五”时期,要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首要原则,确保党的领导无死角、全覆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所有领域严格执行。

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领导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严密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把党的组织建到城市、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让党的领导直达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重点解决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十五五”时期的宏观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建立“规划—部署—执行—监督—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地方和部门的具体行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

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科学谋划本地区本部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路径;又要当好“战斗员”,深入一线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关键少数”的担当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五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伟业中来,共同书写“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群众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