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两个人是第一组出场,所以比较慌乱,没有理清头绪,在5分钟时间内任务清单提交的都比较紧张,而且两个人没有来得及走一遍流程,所以在播报时出现了说错台词,抢台词的问题!
在2025年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的舞台上,第一环节“命题新闻节目制作” 率先拉开战幕。
该环节随机抽取选手,两人为一组,聚焦非遗、农业、科创等时代主题,重点考察选手的融媒体新闻策划与落地能力。
选手孙亚鹏抽签与赵文龙结成搭档,共同接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报道”的挑战。
在短短20分钟的准备时间内,他们需要消化两份新闻图片与一段新闻视频,并完成一档完整的融媒体节目策划与呈现。
因为两个人是第一组出场,所以比较慌乱,没有理清头绪,在5分钟时间内任务清单提交的都比较紧张,而且两个人没有来得及走一遍流程,所以在播报时出现了说错台词,抢台词的问题!
赛后采访时两个人说:
“我们是全场第一个上场,对于这个比赛形式又比较的陌生,整个的调度又比较的复杂。” “用上1/3的时间来商量彼此在哪个部分的分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他们的播报流程:
单霁翔: 大家好,我是单霁翔。此刻我正在《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的录制现场。
这些年来,跟随着节目的脚步,我走过了很多的城乡,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一个个静态的文物,一个个陌生的词条,逐渐变成了人们身上的衣着、餐桌上的美食、手里的文创、生活中的体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道题目与非遗保护相关联,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报道”。
当主持人邹韵把沉甸甸的密封袋交到两位的手中,里面装了你们在接下来的节目准备中所有的资料。比赛才真正开始。
赵文龙: 文脉传承,生生不息。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为您带来的第九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直播报道。我是主持人文龙。
孙亚鹏: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亚鹏。
赵文龙: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啊,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不仅仅是对于文物本身的保护,也体现了我们与大自然建立一种更豁达、更包容、更自信的一种关系。
孙亚鹏: 没错,我们国家确实是越来越注重文物的保护了哈。在我们的新闻镜头里呢,我们曾去到过陕西历史博物馆感受汉唐的风韵,也去到过洛阳十三朝古都来感受当地提供的“文化加文旅”的体验。
那今年的主题呢,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那在当下,文物到底能绽发出怎样的新活力?怎样的新光彩呢?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惊弓蛇盘绕,光辉闪耀, 千年成衰,惊天觉醒你时光流转,温柔如昔,每个瞬间都在心间。”
赵文龙: 这样的一种形式在现在真的不多见啊……不,是不少见了。(很显然这里赵文龙说错台词了。)
孙亚鹏: 而且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哈,在视频的最后,音乐忽然间静下来了。这恰恰代表着我们既要有静静守护文物的能力,也要有让文物真正“火”起来的科技智慧。
赵文龙: 是的,文物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更走进了巴黎。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就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样的一次入选,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们国家文物资源丰富的一种认可,同时更是对我们在当下这个阶段对于文物保护、文物传承所做努力的一种认可。
孙亚鹏: 我们还是让大家看一下西夏陵的图片吧。这就是西夏陵,他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也走过了很漫长的一段路。
除此之外呢,我们那么多的文化遗产背后,都有一代又一代的文保工作人员在守护着它们。
赵文龙: 那在我们今天直播的最后,也希望大家再聚焦一张更新的图片,这是一张3D数字建模的图片。过去啊,文保人员需要一个一个碎片去翻找,思考怎么去拼凑一个完整的瓶子。但是现在有了科技的赋能……
孙亚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当文化遇上自然,当遗产遇上我们的守护,相信中华文明会在未来大放光彩。
赵文龙: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观众朋友,再见!
他们两个都不是新手,但是面对的话题有点生涩,加上刚开始的时候浪费了时间,所以整个流程非常的不流畅,在播报中也出现了各种的问题,赵文龙说错台词,还有一次是抢孙亚鹏的台词,所以犯了大忌,最后他的分最低!
但是,孙亚鹏发挥还算稳定,拿到了第三的成绩,在我看来三亚鹏得高分,有一部分因素是他的观众缘,因为每次大众评审给他打的分都很高,加上他年记者生涯的积淀,所以稳稳地排在了第三位!无论结果如何,大赛结束了,每个人又回到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来源:莫多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