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到了一根头发”“太咸了,菜也给得少”“拆开外卖包装,筷子上居然长了霉点”……打开外卖平台的评价区,类似的吐槽在银川市消费者的留言中屡见不鲜。当外卖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就餐的“刚需选择”,“堂食外卖两张皮”的消费纠纷正逐渐升级为行业共性问题。
“吃到了一根头发”“太咸了,菜也给得少”“拆开外卖包装,筷子上居然长了霉点”……打开外卖平台的评价区,类似的吐槽在银川市消费者的留言中屡见不鲜。当外卖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就餐的“刚需选择”,“堂食外卖两张皮”的消费纠纷正逐渐升级为行业共性问题。
外卖平台中的一些差评。
为还原真相,记者选取银川市两家典型餐饮门店——金凤区万达广场某汉堡店与金凤区庆丰街某麻辣烫店,采用“双线同步实测”模式:一组到店堂食,一组通过外卖平台下单同款菜品,从重量、配料、口感、新鲜度等展开对比,探寻外卖与堂食是否存在差距。
11月17日,正值就餐高峰,记者走进金凤区万达广场某汉堡店,堂食点选了“人气明星餐随心配四件套”,包含汁汁双层嫩牛堡1个、鸡米花1份、蛋挞1个、可乐1杯,实测汉堡重量187克,面包胚松软有弹性,牛肉鲜嫩多汁,西红柿脆嫩,沙拉酱涂抹均匀;鸡米花色泽金黄,外脆里糯;蛋挞香酥,奶香味十足;可乐气泡充盈,很好保留了品牌经典口感。与此同时,记者通过外卖平台下单同款套餐,打开完好的专用保温袋,餐品独立包装,有效减少了配送过程中的挤压变形。实测结果显示与堂食无异,餐品因配送过程中轻微返潮,酥脆度略有下降,但整体口感未受明显影响。同时,外卖因有“平台神券”,价格比堂食优惠近14元,性价比较高。
消费者正在店内就餐。
在金凤区庆丰街某麻辣烫店,记者堂食挑选了13元的麻辣烫,其中包含西蓝花、金针菇、山药、面筋、蟹棒、鸡肉香肠六样菜品,煮熟后对菜品进行称重899克,汤汁充盈,蔬菜新鲜水灵,汤底麻辣鲜香,很好呈现了麻辣烫的地道风味。然而在记者打开外卖平台后发现,同样的菜品选好后价格在21元左右。原以为可能是菜品重量不一样,没想到收到后发现明显问题,餐品总重614克,同样的菜品较堂食减少285克,分量缩水近32%,价格却高于堂食约8元,味道也偏咸。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商家,对方起初坚决否认差别对待,坚称“外卖和堂食都是一样的标准”,随后记者展示了实测数据,商家改口“外卖需要考虑配送成本,分量会稍微调整”。记者又联系外卖平台客服,对方表示将记录问题并督促商家整改,同时建议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申请退款,但未提及具体的处罚或监管措施。
“这家麻辣烫我也点过,有一次买了个单人餐,没想到送来后里面大部分是豆芽、白菜、油菜,而且菜品不新鲜,我最后给了个差评,商家还回怼我‘如果不喜欢吃可以备注不要豆芽和白菜’,但是如果不要豆芽和白菜,这份餐估计就剩几根面筋了。”银川市市民许先生气愤地说。
记者选取同样的餐盒,对堂食和外卖购买的餐品进行测量。
这样的消费体验并非个例,不少消费者反映点外卖会遇到外卖分量缩水、配料缺漏、食材新鲜度不足等问题,部分门店甚至存在使用过期食材、餐具清洁不到位等安全隐患。为何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分化?部分消费者反映,堂食可以现场维权,外卖到手后证据难以留存,即使投诉,也多以退款了事,难以形成有效约束。部分中小型餐饮商家表示,外卖平台的流量规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衡,平台以价格、配送时效为核心考核指标,商家为了争夺流量,不得不参与低价竞争、压缩出餐时间。
外卖行业的发展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餐饮服务,而“堂食外卖两张皮”的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便捷成为外卖的核心优势,品质不应成为被牺牲的代价。(宁夏日报记者 徐琳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