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劝阎锡山改编,阎:我这辈子嫁过许多人,这次不打算再改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0:01 1

摘要:阎锡山幼时,他的祖父就曾多次叮嘱他:“这石头是规矩,没了规矩,邻里就该闹矛盾了。” 这句话,后来成了他做事的准则 —— 不管是早年经商,还是后来治理山西,他都格外看重 “平衡” 二字。

阎锡山幼时,他的祖父就曾多次叮嘱他:“这石头是规矩,没了规矩,邻里就该闹矛盾了。” 这句话,后来成了他做事的准则 —— 不管是早年经商,还是后来治理山西,他都格外看重 “平衡” 二字。

15 岁那年,阎锡山跟着父亲阎书堂学做买卖。父子俩在县城开了家钱铺,本想靠着算计赚点钱,可没几年就因为一场投机失败,把家底赔了个精光。债主天天上门催债,父子俩没办法,只能躲到太原避难。在太原的日子不好过,阎锡山找了个店铺当伙计,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扫地、擦桌子,给掌柜的点烟、倒茶。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借着煤油灯的光,抄录做生意的口诀,账本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连一点墨渍都没有。这段吃苦的日子,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踏实,来不得半点虚的。

后来,阎锡山去了日本留学,学的是军事。回国后,他凭着一身本事,在山西慢慢站稳了脚跟,最后成了山西的 “土皇帝”。刚主政山西的时候,他就立下目标:要让山西富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山西,交通不方便,农业也落后,阎锡山就从基础抓起。他修铁路,不过没修全国通用的宽轨,而是修了窄轨。别人问他为啥,他说:“窄轨省钱,而且要是有外人想打山西的主意,窄轨铁路也能挡一挡。” 他还在农村推广新的耕作技术,给农民发优良的种子,教他们怎么种棉花、种玉米。为了让老百姓能识字,他还建了好多乡村学校,规定每个村子都得有学堂,孩子到了年龄就得去读书。

在太原,阎锡山还建了一个兵工厂,规模在当时全国都算大的。他特别看重这个兵工厂,经常穿着灰布军装,蹲在车间里和工匠们一起琢磨。有一次,他看着工匠们给步枪镗孔,伸手摸了摸铁屑,对身边的人说:“这枪不光要能打出去,还得能修。山西山多,万一枪在山里坏了,得能在窑洞里修好才行。” 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不光装备了他自己的部队,还成了他在乱世中自保的底气。

不过,阎锡山也有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他一边大力发展教育,说 “教育是立国之本”,可又在学校门口设岗,让学生背 “军人魂” 誓词,把军事训练也搬进了学堂。他一边建工厂,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让太原的棉布、火柴能卖到周边省份,可又搞 “闭关锁省”,不让外面的商品随便进山西。有人说他矛盾,可阎锡山自己却觉得,这样做是为了保住山西的 “独立性”。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面临的压力更大了。一边是日本人的进攻,一边是国内其他势力的牵制。他提出 “守土抗战”,组织部队在山西的山区和日本人打游击。平型关大捷的时候,他的部队也参与了战斗,虽然打得很艰难,但也给了日本人不小的打击。不过,他也曾在不同的势力之间周旋,想在夹缝中保住自己在山西的地位。

1948 年深秋,对面的共产党代表刚结束改编部队的劝说,阎锡山忽然笑了,“我这辈子嫁过许多人,这次不打算再改嫁。”

遥想袁世凯称帝时,他送上 “劝进表”,成为唯一没被撤换的都督;袁倒台后,他又奉行 “三不二要主义”,把山西打造成军阀混战中的孤岛。有人说他是墙头草,他却在日记里写:“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个都不行。”

1927 年的青天白日旗插上太原城楼时,阎锡山已是晋绥军总司令。北伐军势如破竹之际,他才接受蒋介石的委任,将部队改编为北方国民革命军。这场迟来的 “归顺”,让他的势力扩展到平津冀察,办公室里的地图换了又换,五台籍将领的军刀却始终在最显眼的位置 —— 当时山西流传着 “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的顺口溜,连战功卓著的傅作义都因非同乡而难掌实权。

1932 年阎锡山复出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他提出 “十年省政建设”。窄轨铁路在群山间延伸,部队代替民工施工,省下的经费全投入实业。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率部抢占上党,却在战役中损兵折将。1948 年冬,太原已被围困,共产党代表带着改编方案而来。他想起自己走过的路:从同盟会会员到北洋都督,从蒋介石的盟友到反蒋先锋,这一生确实 “嫁” 过太多势力。

1949 年 4 月,太原解放,阎锡山知道,他在山西的时代结束了。这一年的 12 月,他带着少数随从,从成都坐飞机离开大陆,前往台湾。

阎锡山的前半生充满传奇,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晚年生活如何。

1950年3月,阎锡山在老蒋的逼迫之下辞掉“行政院长”的职位,之后干脆搬到台北市郊阳明山附近的菁山,仿造山西的农居,建造了一方窑洞,此后深居简出,不再过问政事,一心著书立说。

1959年,77岁的阎锡山突然感到一股心绞痛,医生经过诊断后,确诊为严重冠心病,从这之后,阎锡山的身体每况愈下。次年5月,阎锡山又腹泻,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终于康复,5月10日,阎锡山气喘,医生诊断发现他从感冒转为了气管炎,建议他入院治疗,就在这时,台大医院的内科主任蔡锡琴赶了过来,阎锡山又被诊断为急性肺炎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是,即便如此,阎锡山仍旧不愿意住院。

5月23日,阎锡山结束了自己的晚年生活,驾鹤西去,享年78岁,他的死因正是感冒引发的肺炎和心脏病。

阎锡山的晚景凄凉,但他死后却无比热闹。阎锡山葬礼的主持人是何应钦,蒋介石还亲自到现场致哀,并为对方送上悼匾。

阎锡山下葬时,他的墓地并没有全部封死,他的墓后还留下一个活动的口子,四年后,他的原配夫人徐竹青去世,终年88岁,随后和阎锡山合葬。

来源:紅色天空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