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韵诗情依依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0:03 1

摘要:唐朝状元贾棱(今冀州人)的状元及第诗《御沟新柳诗》:“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细腻描写了御苑里初春垂柳的生机盎然,也提到了折柳赠别的习俗:“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 刘兰根

柳,在古代称为“杨柳”。在冀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柳文化与地理风貌、历史传承和民俗风情紧密相连,留下许多与柳有关的佳作。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王之涣,在任冀州衡水主簿期间写有《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写出了柳树的繁茂及折柳赠别的习俗。

唐朝状元贾棱(今冀州人)的状元及第诗《御沟新柳诗》:“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细腻描写了御苑里初春垂柳的生机盎然,也提到了折柳赠别的习俗:“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金朝路铎(今冀州人),为人刚正,担任过御史台和谏官,有直臣之风。在其《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中写有:“有意候君门外柳,无机还我酒中天。”带着诚意在门外的柳树下等候朋友,内心回到饮酒时所陶醉的自在天地中,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明代诗人谢瑞(今冀州人),进士,曾任山东费县知县、甘肃临洮府知府等职。其在明正德年间洪水后在冀州城西泛舟,看到片片翠绿的柳树,作诗《大水后城西泛舟》写有:“瞬息吹过绿杨州,两鬓但觉风嗖嗖。”可见当时的柳树茂盛。

明代诗人石九奏(今冀州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这一年,石九奏写有一首关于柳树的诗《春郊》:“三月长安花正飞,长河堤畔柳依依。”描绘了三月长安繁花飞舞,长河堤畔柳树轻柔摇曳的景象。退居家乡后,石九奏过起了种树种菜的田园生活,写有《小园新筑》(六首),其中“五亩新开半是畦,种蔬播柳渐成蹊”,可以看出诗人爱柳,在春天栽种了许多柳树。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于光绪七年至光绪十五年任冀州知州。他为治理衡水至冀州间千顷易涝洼地,自光绪十年至十二年连续3年挑挖疏浚,兴修河道,被称为“吴公渠”。吴汝纶的《锡九叠韵见示敬再奉和》写有“新凿小渠才可漕,手移嫩柳亦能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于刚刚修好吴公渠期间。

晚清诗人范当世于光绪十一年应冀州知州吴汝纶邀请来到冀州。在冀州期间,曾于中秋夜登上冀州西城墙,作诗《中秋登冀州西城独吟》,“城根遍栽柳,或比游人长”,写出了老城墙下到处栽种着柳树,旺盛生长。

柳树,以其独有的风姿与深厚的意蕴,不仅装点了冀州古老的大地,更在千百年古冀州的文化长河中成为一道熠熠生辉的符号。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